
0人評分過此書
產科護理學
產科護理是以「家庭」為中心之「母育照護」。其範疇涵蓋:正常或高危險妊娠期、分娩期、產褥期及新生兒期,並包括不孕症與人工生殖科技之護理。
透過「周產期照護體系」的健全發展,醫護人員不僅僅提供孕婦保健、遺傳諮詢的機會,也加強高危險群孕產婦的篩檢及診斷,開設生產教育與指導課程;並在「人性化生產照護」環境中尊重婦女的自主權與決策權,提供生產過程中的照護;另外也更進一步針對產婦、家屬(如配偶、其他子女)、新生兒在生理、心理及社會的需要與調適,提供產前、分娩以及產後階段的個別化照護。
母乳是所有嬰兒,包括早產兒及生病嬰兒最好的食物,政府近年來積極推動「母乳哺餵」相關政策,例如「母嬰親善醫院」的評鑑、「鼓勵哺集乳室的設置」等,其目的就是希望能藉由親善環境的設置及人員的培訓,協助產婦成功的哺餵母乳,進而提升母乳哺餵率,以促進母嬰的健康。
因此,產科護理人員越來越邁向專業性、獨立性、全面性及人性化的護理,必須扮演更多的角色與功能來促進婦嬰健康及提高生活品質。
本版修訂重點如下:
‧第1章:更新產科的各項政策和發展趨勢,並新增陪產員之介紹。
‧第3章:新增胚胎前期和胚胎期的發育過程照片、胎盤照片、胎盤的類型表、胎兒循環路線的比較表、TORCH感染表。
‧第4章:更新染色體異常遺傳疾病表;新增黑中線照片、托腹帶照片、認同母親角色的過程專欄、準祖父母的心理變化及調適、準手足的心理變化及調適、各階段兒童的發展任務、唐氏症非侵入性產前篩檢等。
‧第5章:調整本章之架構順序。新增胎心音中央監控照片、下床活動照片、換氣過度處置照片、會陰撕裂傷圖片、胎兒頭部徑線的比較表、胎勢表、會陰撕裂傷專欄、寶寶與母親肌膚接觸之好處專欄、不同產程的產痛來源表等。
‧第6章:更新生化湯、母乳的保存、離乳與退奶;新增催產素對產婦的影響專欄、黃體素和泌乳激素對泌乳的控制圖、各時期婦女的泌乳激素濃度變化表、產後情緒障礙的比較表、母乳中免疫物質之功能專欄、母乳和配方奶的比較專欄、初乳的特別功能專欄、友善職場哺乳專欄、哺餵母乳反思專欄、事後避孕法等。
‧第7章:調整本章之架構順序。更新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需照光治療的標準表、新增新生兒沐浴等。
‧第8章:更新自然流產、子宮外孕、葡萄胎;新增懷孕期間應立即就醫的危險徵兆專欄、自最後一次月經後血清HCG值之變化表、前置胎盤的分類表、胎盤早期剝離的分類表、Rh因子激敏反應專欄、藥物濫用等。
‧第9章:調整本章之架構順序。更新羊水栓塞、早期破水、早產、多胞胎妊娠;新增臀產式的分類表、臍帶脫垂的種類表、子宮發育異常的種類表等。
‧第10章:更新基礎體溫測量、人工生殖技術;新增無排卵性月經圖例、試管嬰兒之趨勢等。
‧第11章:新增一章「婦科疾病的護理」,介紹有關月經異常、更年期、性傳染病、婦科常見疾病等內容。
透過「周產期照護體系」的健全發展,醫護人員不僅僅提供孕婦保健、遺傳諮詢的機會,也加強高危險群孕產婦的篩檢及診斷,開設生產教育與指導課程;並在「人性化生產照護」環境中尊重婦女的自主權與決策權,提供生產過程中的照護;另外也更進一步針對產婦、家屬(如配偶、其他子女)、新生兒在生理、心理及社會的需要與調適,提供產前、分娩以及產後階段的個別化照護。
母乳是所有嬰兒,包括早產兒及生病嬰兒最好的食物,政府近年來積極推動「母乳哺餵」相關政策,例如「母嬰親善醫院」的評鑑、「鼓勵哺集乳室的設置」等,其目的就是希望能藉由親善環境的設置及人員的培訓,協助產婦成功的哺餵母乳,進而提升母乳哺餵率,以促進母嬰的健康。
因此,產科護理人員越來越邁向專業性、獨立性、全面性及人性化的護理,必須扮演更多的角色與功能來促進婦嬰健康及提高生活品質。
本版修訂重點如下:
‧第1章:更新產科的各項政策和發展趨勢,並新增陪產員之介紹。
‧第3章:新增胚胎前期和胚胎期的發育過程照片、胎盤照片、胎盤的類型表、胎兒循環路線的比較表、TORCH感染表。
‧第4章:更新染色體異常遺傳疾病表;新增黑中線照片、托腹帶照片、認同母親角色的過程專欄、準祖父母的心理變化及調適、準手足的心理變化及調適、各階段兒童的發展任務、唐氏症非侵入性產前篩檢等。
‧第5章:調整本章之架構順序。新增胎心音中央監控照片、下床活動照片、換氣過度處置照片、會陰撕裂傷圖片、胎兒頭部徑線的比較表、胎勢表、會陰撕裂傷專欄、寶寶與母親肌膚接觸之好處專欄、不同產程的產痛來源表等。
‧第6章:更新生化湯、母乳的保存、離乳與退奶;新增催產素對產婦的影響專欄、黃體素和泌乳激素對泌乳的控制圖、各時期婦女的泌乳激素濃度變化表、產後情緒障礙的比較表、母乳中免疫物質之功能專欄、母乳和配方奶的比較專欄、初乳的特別功能專欄、友善職場哺乳專欄、哺餵母乳反思專欄、事後避孕法等。
‧第7章:調整本章之架構順序。更新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需照光治療的標準表、新增新生兒沐浴等。
‧第8章:更新自然流產、子宮外孕、葡萄胎;新增懷孕期間應立即就醫的危險徵兆專欄、自最後一次月經後血清HCG值之變化表、前置胎盤的分類表、胎盤早期剝離的分類表、Rh因子激敏反應專欄、藥物濫用等。
‧第9章:調整本章之架構順序。更新羊水栓塞、早期破水、早產、多胞胎妊娠;新增臀產式的分類表、臍帶脫垂的種類表、子宮發育異常的種類表等。
‧第10章:更新基礎體溫測量、人工生殖技術;新增無排卵性月經圖例、試管嬰兒之趨勢等。
‧第11章:新增一章「婦科疾病的護理」,介紹有關月經異常、更年期、性傳染病、婦科常見疾病等內容。
-
CHAPTER1 緒論〈盧碧瑛、顧惠珍、楊琪華〉
-
第一節 產科照護的背景與發展趨勢
-
產科照護的歷史背景
-
產科照護的發展趨勢
-
-
第二節 產科照護改變的影響因素
-
社會經濟的改革
-
生殖科技的進步與其倫理法律之考量
-
專業責任之提升
-
家庭結構與性別角色之改變
-
外籍及大陸配偶之人數增加
-
-
第三節 婦幼衛生保健服務與政策
-
婦幼衛生保健服務
-
婦幼衛生重要政策
-
-
第四節 文化對孕產婦自我照護的影響
-
第五節 產科護理人員的職責
-
-
CHAPTER2 生殖系統的解剖生理〈蔡菊蘭、洪明玉〉
-
第一節 女性生殖系統
-
外生殖器官
-
內生殖器官
-
骨盆
-
乳房
-
生殖內分泌機轉
-
卵巢週期
-
月經週期
-
-
第二節 男性生殖系統
-
外生殖器官
-
內生殖器官
-
附屬腺體
-
男性生殖週期與荷爾蒙之關係
-
精液
-
-
-
CHAPTER3 胚胎與胎兒的發育〈彭幸櫻〉
-
第一節 受精過程
-
精子
-
卵子
-
受精的過程
-
受精卵的增殖與發育
-
著床
-
-
第二節 胚胎期的發育
-
胚胎的發育
-
胚胎附屬器官的發育
-
-
第三節 胎兒期的發育
-
第四節 胎兒生理的發育及功能
-
循環系統
-
呼吸系統
-
消化系統
-
泌尿系統
-
神經系統
-
感覺系統
-
內分泌系統
-
免疫系統
-
生殖系統
-
-
第五節 影響胚胎及胎兒發育的因素──畸胎原
-
-
CHAPTER4 妊娠期的護理〈蔡菊蘭、陳淑溫、林麗華〉
-
第一節 妊娠的診斷
-
疑似徵狀
-
可能徵狀
-
確實徵狀
-
-
第二節 母體的生理變化
-
內分泌系統的變化
-
生殖系統的變化
-
心臟血管系統的變化
-
呼吸系統的變化
-
血液組成的變化
-
腸胃系統的變化
-
泌尿系統的變化
-
骨骼系統的變化
-
其他
-
-
第三節 家庭成員的心理變化
-
準媽媽的心理變化及調適
-
準爸爸的心理變化及調適
-
準祖父母的心理變化及調適
-
準手足的心理變化及調適
-
-
第四節 妊娠期的護理
-
不適症狀之處理
-
促進安全與良好的健康行為
-
性生活的調適
-
妊娠期需立即處理之危險徵候
-
-
第五節 生產準備教育課程
-
減輕生產疼痛的方法
-
認識產兆及準備生產
-
-
第六節 產前評估
-
預產期的計算
-
母體的評估
-
胎兒評估
-
-
第七節 遺傳諮詢
-
遺傳諮詢服務
-
適合進行遺傳基因檢測的疾病
-
-
-
CHAPTER5 分娩期婦女的護理〈林盈慧〉
-
第一節 影響分娩的因素
-
產道
-
產出物
-
產出力
-
精神因素
-
-
第二節 入院待產的護理常規
-
入院之護理評估
-
胎兒監視器:子宮收縮和胎兒健康狀況的監測
-
-
第三節 自然分娩
-
產兆
-
分娩機制
-
產程之四階段
-
-
第四節 生產的減痛與麻醉
-
全身性鎮痛藥物
-
區域性鎮痛麻醉法
-
-
第五節 引產(催生)
-
子宮頸成熟度與引產
-
妊娠中期的引產
-
妊娠後期的引產
-
-
第六節 剖腹產
-
剖腹產的適應症
-
剖腹產的種類
-
剖腹產的麻醉方式
-
剖腹產的手術步驟
-
剖腹產之併發症
-
剖腹產之護理原則
-
剖腹產後陰道生產
-
-
-
CHAPTER6 產褥期婦女的護理〈林盈慧、邱淑容、蔡菊蘭〉
-
第一節 產褥期婦女的生理變化
-
生殖器官
-
系統性變化
-
-
第二節 產褥期婦女的心理調適
-
第三節 產後親子依附關係的建立
-
第四節 產後護理評估
-
產婦個人的基本資料
-
健康史
-
孕產史
-
此次懷孕狀況
-
此次生產情況
-
家庭狀況
-
產後評估
-
-
第五節 產後衛教
-
子宮復舊與惡露評估
-
傷口照護
-
排泄
-
母乳哺餵
-
坐月子習俗
-
產後感染控制
-
家庭計畫
-
產後運動
-
-
第六節 產褥期常見的問題及護理
-
第七節 產褥期合併症的處置及護理
-
產後出血
-
子宮復舊不全
-
血栓性栓塞疾病
-
產後感染
-
-
-
CHAPTER7 正常新生兒的護理〈林盈慧、陳嘉雯〉
-
第一節 出生後子宮外的調適
-
呼吸系統的調適
-
心臟血管系統的調適
-
血液系統的調適
-
體溫調節
-
肝臟功能的調適
-
腸胃系統的調適
-
泌尿系統的調適
-
神經系統的調適
-
免疫系統的調適
-
-
第二節 新生兒之護理
-
新生兒立即護理
-
過渡期護理
-
-
第三節 新生兒身體檢查與評估
-
新生兒評估的時機與項目
-
新生兒成熟度的評估
-
新生兒神經學檢查
-
-
第四節 新生兒的照護需求
-
營養需求
-
新生兒先天性代謝異常篩檢
-
臍帶護理
-
新生兒沐浴
-
黃疸
-
新生兒尿布疹
-
新生兒眼炎
-
-
-
CHAPTER8 高危險妊娠〈蕭秀桂、周汎澔、蔡菊蘭、柯淑華〉
-
第一節 妊娠期出血
-
自然流產
-
人工流產
-
子宮外孕
-
葡萄胎
-
子宮頸閉鎖不全
-
前置胎盤
-
胎盤早期剝離
-
-
第二節 妊娠誘發性高血壓
-
高危險群
-
相關理論
-
治療原則
-
預後
-
預防
-
孕產婦高血壓症的護理
-
護理評估
-
護理目標及措施
-
評值
-
-
第三節 妊娠與心臟疾病
-
第四節 妊娠期之內分泌與代謝疾病
-
妊娠期糖尿病
-
甲狀腺功能異常
-
-
第五節 妊娠期其他內科併發症
-
貧血
-
全身性紅斑性狼瘡
-
妊娠劇吐
-
Rh 致敏感作用(溶血疾病)
-
膀胱炎
-
急性腎盂腎炎
-
慢性腎病
-
藥物濫用
-
-
第六節 病毒性感染疾病
-
毒漿體原蟲病
-
B 型肝炎
-
德國麻疹
-
巨細胞病毒
-
疱疹病毒
-
水痘
-
-
-
CHAPTER9 分娩期異常的處置及護理〈盧碧瑛〉
-
第一節 難產:分娩力異常的處置及護理
-
低張性子宮收縮
-
高張性子宮收縮
-
產程延滯
-
急產與急娩出
-
-
第二節 難產:娩出物及產道異常的處置及護理
-
娩出物異常的處置及護理
-
產道異常的處置及護理
-
精神狀態過度焦慮和恐懼
-
-
第三節 產科合併症的處置及護理
-
早期破水
-
早產
-
多胞胎妊娠
-
產後出血
-
-
-
CHAPTER10 不孕症與生殖科技〈陳淑溫〉
-
第一節 不孕症
-
第二節 不孕症的診斷檢查
-
第三節 不孕症的臨床處置
-
藥物療法
-
外科治療
-
人工生殖技術
-
-
第四節 不孕症的護理過程
-
生理評估
-
心理社會評估
-
護理目標與措施
-
-
-
CHAPTER11 婦科疾病的護理〈蔡菊蘭、洪明玉、柯淑華、陳馥萱〉
-
第一節 月經異常之護理
-
經前症候群
-
痛經
-
異常的子宮出血
-
-
第二節 更年期之護理
-
定義
-
停經的過渡期
-
停經期的症狀
-
停經症候群的診斷
-
停經症候群的醫療處置
-
停經期女性的因應
-
護理處置
-
-
第三節 性傳染疾病之護理
-
淋病
-
梅毒
-
滴蟲陰道炎
-
白色念珠菌陰道炎
-
披衣菌感染
-
後天性免疫缺乏症候群
-
-
第四節 婦科常見疾病之護理
-
良性疾病
-
惡性疾病
-
婦科常見疾病的護理措施
-
-
-
附錄
-
附錄一 新生兒先天性代謝異常疾病篩檢作業流程
-
附錄二 人工生殖法
-
附錄三 優生保健法
-
附錄四 優生保健法施行細則
-
- 索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