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北埔民、居:一個典型客家山城的庶民與建築記趣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9158022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新竹縣北埔鄉曾被文建會的「社區總體營造」評比為全台灣最適合人居住的鄉鎮,是客家聚落中保存最好、古蹟最多,人與商業也最興旺的一處聚落;北埔老街數十年來都是著名的景點。
  北埔聚落開墾至今已近兩百年。原先為原住民與平埔族居住地,後來是客家人姜秀鑾家族與閩人周邦正等人合力拓墾,成立了今日的一級古蹟金廣福公館(商號),鄰近的天水堂(也是一級古蹟)。
  開墾之初,先民為了防範外來侵擾,便以集居的模式生活,耕種、鑿井、築屋;早在一八五○年就已發展成一完整的聚落,加上日治前後當地紅茶產業的興盛蓬勃,因此北埔鄉是客家聚落中保存最好、古蹟最多,人與商業也最興旺的一處聚落;北埔老街數十年來都是著名的景點。
  作者古武南為當地知名文化工作者,家族三代世居北埔,多年來返鄉,除了自費出版地方報、加入導覽,也積極以攝影、文史、推動古蹟維護工作保留當地原貌。本書以數年的心血完成,詳述了北埔的人文薈萃,也對十餘棟北埔最著名的百年建築作了圖文並茂的深入介紹,此外更穿插了許多作者自幼到大,穿街走巷、豐富活潑的童年記憶,瞭若指掌的人物,鄉親的生活情境、軼事,有第一手的精彩與趣味生動的陳述,人文風情躍然紙上。
  「過家即是鄉下人生活中的串門子。住在北埔,以前過家就好比吃三餐,是必須也是平常的,北埔自觀光經濟化,生活科技化,觀念國際化,這世界時尚的三大化侵入善良老聚落之後,向來家家戶戶大門敞開的街坊,突然間變得緊閉了起來。古樸的老街上除了作生意的店家外,很多鄉親開始深居簡出,日子過得不堪其擾。假日的北埔,人多、車多、噪音及垃圾多,儼然成了老聚落裡的另一款新景象,過家在北埔好像也將從以前的動詞,慢慢轉化成名詞了。
  北埔是個集諸多人文資產於一身,生活純樸的小山城,更是我們家族世代居的所在。返回能夠安頓身心的家鄉,能把家鄉所發生的趣事,傳遞給他人共享,是一件既快樂又幸福的大事。藉由本書的發行,寄望能為生活匆忙的人,留下些許我們曾經擁有,又即將失去的有趣事物。」――北埔文化工作室 古武南
本書特色
  深入北埔的「民」與「居」,一趟客鄉與老建築的深度之旅。  知名在地文化工作者古武南的溫暖活潑導覽,品味好茶,好屋,好生活。  初版隨書附贈多家北埔老街商家優惠券,並邀請讀者參加一場作者親自帶領的北埔導覽。  深獲好評的得獎出版品《北埔民、居》大幅¬修訂,全新彙整,全彩珍藏版。
  • 地圖拉頁
  • 老古自序
  • 編序:北埔,故鄉的想望
  • 1山城,北埔
  • 2水井茶堂的起源文學博士的居所
  • 3轉來老屋聊
  • 4百年穿瓦屋水堂修復記
  • 5北埔老巷子
  • 6回憶不盡的忠恕堂金廣福文教基金會
  • 7繁華不盡的北埔大正老街
  • 8細說金廣福公館
  • 9北埔姜屋天水堂
  • 10鄧醫院柑園記趣
  • 11富麗堂皇的姜氏家廟
  • 12北埔洋樓與永光公司
  • 13天水堂起新屋姜家下天水堂
  • 14南埔莊屋用一棵大樟樹蓋的宅院
  • 15崇德堂與彭三貴
  • 16秋月姑爺與金鑑堂
  • 17山頂上的單家圓屋記阿淘哥
  • 18下大湖介老伙房姜屋茶行
  • 19客家大廟慈天宮懷念廟埕的拙把戲
  • 附錄:北埔行旅清單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