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曲子的發生學意義

作者
出版日期
2013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1515939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 緒論
    • 一、曲子·文人·樂人
    • 二、曲子·樂人·樂籍
    • 三、樂籍制度:傳承與傳播
    • 四、樂籍體系:研究視角與方法論
  • 第一章 曲子的本體特徵、屬性及承載者
    • 第一節 曲子本體特徵申論
      • 一、曲子與詩詞之區別
      • 二、曲子的創作特點
    • 第二節 制度承載:古歌•樂府•曲子
      • 一、俗樂與禮樂之關係
      • 二、先秦的「歌」
      • 三、秦漢魏六朝的「樂府」
      • 四、隋唐的「曲子」
    • 第三節 曲子的承載主體
      • 一、樂人:曲子的「職業」群體
      • 二、樂籍制度下的俗樂群體概覽
      • 三、關於唐代「妓女」主體身份的辨析
  • 第二章 音樂機構的國家體系
    • 第一節 地方官府之音樂機構及其體系化
      • 一、地方官府音樂機構之稱謂與「地方教坊」
      • 二、地方教坊之基本功能
      • 三、地方教坊之延續
    • 第二節 音樂機構體系與多種用樂需求
      • 一、關於「用樂需求」
      • 二、教坊服務
    • 第三節 音樂機構體系之樂人流動
      • 一、基於教坊人事制度的流動
      • 二、基於音聲技藝不同場合(所)、服務對象的流動
      • 三、體系內外的流動
  • 第三章 音聲技藝的國家體系
    • 第一節 樂籍體系下音聲技藝的一致性與豐富性
      • 一、樂籍體系的創承與傳播
      • 二、音聲技藝的一致性與豐富性
    • 第二節 區域中心的重要意義
    • 第三節 樂籍體系與文人互動
      • 一、文人參與的主動性
      • 二、文人參與創造的途徑與情狀
  • 第四章 曲子「母體」意義的多重闡釋
    • 第一節 河流·細胞·母體:曲子既有認知再讀與重解
      • 一、「河流」:曲子「母體」意義的揭示
      • 二、樂籍體系在曲子「母體」生成中的關鍵作用
      • 三、「細胞」:曲子「母體」意義的體現
    • 第二節 曲子在創作中的「母體」意義
      • 一、創作的基本素材
      • 二、創作的結構方式
      • 三、創作的基本技法
      • 四、創作技法在多種音聲技藝中的廣泛運用
    • 第三節 曲子•曲藝•戲曲:曲子在音聲技藝傳承中的「母體」意義(一)
      • 一、繁聲淫奏與能動創造
      • 二、曲子與諸宮調
    • 第四節 曲子•曲藝•戲曲:曲子在音聲技藝傳承中的「母體」意義(二)
      • 一、從「南北曲」到「南北調合腔」
      • 二、樂籍體系之多聲腔承載
  • 結語
  • 附錄
    • 曲子論域研究述評
    • 樂人、音聲技藝的相關統計
      • 表一 唐代部分地區女樂概覽表
      • 表二 《青樓集》樂人屬地、技藝統計表
      • 表三 諸宮調與部分音聲技藝之曲牌對照表
      • 表四 川劇昆腔、川劇高腔、贛劇高腔唱腔曲牌表
      • 表五 昆、高、梆子、皮黃諸腔代表劇種器樂曲牌表
  • 參考文獻
  • 後記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