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以海洋捕撈及其可選擇性為研究物件,探討了傳統的“漏網捕魚”轉向現代的“一網打盡”的技術支援、環境條件、文化根源和社會影響。研究發現海洋捕撈方式轉變的原動力是人類拓展生存空間的需求。但是,科學技術的發展從應對自然壓力轉向了滿足人的無限欲求、以產權為核心的現代海洋漁業管理制度誘使著漁民去追逐個體利益的最大化,尤其是國際海洋法及其附屬產物更加強化了這種無序的資源爭奪、以競爭為原則的現代漁業經濟體系及其改革改變了漁民的身份,經濟價值取代意義價值成為解釋捕撈方式選擇的合理性依據。捕撈方式的轉變不僅導致了海洋漁業資源枯竭等海洋生態問題,也因為職業群體之間的利益分化而導致了漁民群體之間的緊張關係,以及漁民個體內在的身份認同困境。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方法与本书框架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创新
-
-
第二章 海洋捕捞方式的可选择性:文献综述与分析框架
-
2.1 相关研究文献评述
-
2.2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
第三章 传统海洋捕捞方式及其社会条件
-
3.1 “漏网捕鱼”及其方式
-
3.2 “漏网捕鱼”的技术特点
-
3.3 “漏网捕鱼”的经济条件
-
3.4 “漏网捕鱼”的社会规范
-
3.5 “漏网捕鱼”的文化禁忌
-
小结:在技术与文化之间
-
-
第四章 现代海洋捕捞方式及其社会条件
-
4.1 “一网打尽”及其方式
-
4.2 “一网打尽”的技术支撑
-
4.3 “一网打尽”的经济刺激
-
4.4 “一网打尽”的政策维护
-
4.5 “一网打尽”的文化认同
-
小结:在需要与欲求之间
-
-
第五章 海洋捕捞方式转变的原因与影响
-
5.1 海洋捕捞方式转变的原因
-
5.2 海洋捕捞方式转变的影响
-
小结:无限欲求与有限理性
-
-
第六章 可持续海洋捕捞业及其实现途径
-
6.1 可持续海洋捕捞业及其特征
-
6.2 可持续海洋捕捞业的基础
-
6.3 可持续海洋捕捞方式的实现途径
-
小结:可持续海洋捕捞业的架构
-
-
第七章 结论与反思
-
7.1 结论
-
7.2 对问题的反思
-
7.3 余论
-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三个典型的海洋渔村
- 附录2 两个访谈提纲
- 附录3 中国传统海洋渔具
- 附录4 胶东与福建的传统海洋渔船之比较
- 后记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 DOI : 10.978.75201/03916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