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哲學的追問,科學的革命:用通俗語言寫給現代人的思想常識入門課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9689397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中國「最可能接近哲學家」稱號的大師,
前北大哲學系教授、當代中文世界重量級哲學作家——陳嘉映
寫給大眾的經典名著全新改版再現!

用淵博而不瑣碎的知識、以淺白但不泛泛而談的敘述,帶領我們穿越到古希臘,一路悠遊至哥白尼、牛頓、愛因斯坦,一覽引領人類認識世界的兩大脈絡──哲學與科學的發展簡史。

人類解釋世界的努力,前有神話、巫術,後有哲學、科學。排除了千難萬險,才抵達日心說、牛頓力學、進化論、量子物理,直至今日,科學已儼然成為「真理」的代言者。

科學為什麼會取得這樣的成功?人們經驗著同樣的世界,為什麼歷史上只從歐洲產生了科學?最大的關鍵,在於希臘哲學的出現,以哲學為母體,科學逐漸茁壯,直至今日,我們對世界的認識,已由科學所主導。另一方面,我們也為科學之成功付出了代價:用科學來逼近「真理」,卻將人的心靈排除出真理的領域之外。用數學和實驗思維樹立的科學大廈,沒有人之善惡、悲喜的位置——科學果真是這個世界的全部答案嗎?科學之外,還另有求道之途?

一場站在人類認知發展歷史上的回望
一部明白現代哲學/科學大路線的簡要速讀

當代,我們毫不懷疑科學能逼近「真理」,卻也將人的心靈排除出真理的畫面之外。
當我們已能用數學推理感官不及之處,卻仍習慣靠經驗感受世界──這本書將帶你超越常識的表淺思維,瞭解世界觀背後的人文與科學之爭。

要談論科學的真理性及其限度,最好從科學的源頭——哲學談起。這本書既不是個開端,更不是個結論。而是試圖從反思哲學自身的歷史,獲得更清醒的自我認識,獲取新鮮的生命形態。

要理解當代的科學思想興起,與哲學處於當代的意義,本書是一部簡鍊的人類思想故事,也如同作者陳嘉映的自述:天下的道理,差不多早被前人講過,他自己則是嘗試用大眾讀者比較易懂的方式,把道理重新講述。
  • 導論
    • 科學認識
    • 建構主義
    • 哲學—科學
    • 本書章節
  • 上篇
    • 第一章 理性與哲學
      • 感應思維
      • 覺醒的心智
      • 理知時代
      • 理性與理論
      • 哲學—科學之為求真的理論
    • 第二章 從希臘天文學到哥白尼革命
      • 希臘哲學的文化背景
      • 亞里斯多德的天文學
      • 托勒密體系
      • 從羅馬到文藝復興
      • 哥白尼革命
      • 圍繞哥白尼
      • 理論的整體性
    • 第三章 近代科學的興起
  • 下篇
    • 第四章 經驗與實驗
    • 第五章 科學概念
      • 概念與語詞
      • 日常概念與科學概念
      • 運動
      • 力、加速度、質量
      • 萬有引力與可理解性
      • 數學取向
    • 第六章 數學化
      • 數與實在
      • 數運與數學
      • 科學的數學化
      • 為什麼是數學
    • 第七章 自然哲學與實證科學
      • 自然哲學
      • 自然與必然
      • 實證與操作
      • 預測與假說
      • 一般的實在問題
      • 物理學的實在問題
    • 第八章 通過反思求取理解
      • 常識和理論
      • 思辨理論與概念考察
      • 哲學的終結?
      • 哲學何為?
  • 版權頁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