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重要漢方處方解說口訣集(第五版)

出版日期
2016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8849471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重要漢方處方解說口訣集)共分七部,即以第一部(重要漢方處方解說口訣集)
為名,共收載83個處方,每個處方彙集中國經方及日本諸醫家名著之說,以解說
處方之方義,考證,臨床應用及進一步的研究,並配合現代醫學的解釋.第二部
(依照病名選方)乃依照病名的類別按其所出現症狀,以選則處方,第三部(依照症候選方)即依照人體所呈現不適的症狀,選擇處方使用.第四部(中醫藥之基礎)乃闡明中醫學的基本理論.第五部(中醫術語解說)將中醫名詞術語,集諸家之說,並配合現代病名解釋.第六部(重要藥物解說)闡述個各個藥材性質,由古本草,日本藥局方所記載藥性,以及近代人研究所含成份,藥理作用.第七部(處方藥量對照表)共收載116方,記載每個處方的出典和不同藥物之配伍等.
  • 第一部 重要漠方處方解說日訣集
  • 引用文獻一覽
    • l 安中散
    • 2 茵陳蒿湯
    • 3 溫經湯
    • 4 溫清飲
    • 5 越婢加朮湯
    • 6 黃連解毒湯
    • 7 黃連湯
    • 8 乙字湯
    • 9 葛根湯
    • 10 葛根湯加辛夷川芎
    • 11 加味逍遙散
    • 12 甘草湯
    • 13 甘麥大棗湯
    • 14 穹歸膠艾湯
    • 15 九味檳榔湯
    • 16 桂枝加芍藥湯
    • 17 桂枝加朮附湯
    • 18 桂枝加龍骨牡蠣湯
    • 19 桂枝湯
    • 20 桂枝茯苓湯
    • 21 香蘇散
    • 22 五積散
    • 23 吳茱萸湯
    • 24 五苓散
    • 25 柴陷湯
    • 26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
    • 27 柴胡桂枝湯
    • 28 柴胡桂枝乾薑湯
    • 29 柴胡清肝湯
    • 30 三黃瀉心湯
    • 31 梔子柏皮湯
    • 32 四物湯
    • 33 灸甘草湯
    • 34 芍藥甘草湯
    • 35 十全大補湯
    • 36 十味敗毒湯
    • 37 小建中湯
    • 38 小柴胡湯
    • 39 小青龍湯
    • 40 小半夏加茯苓湯
    • 41 消風散
    • 42 辛夷清肺湯
    • 43 神秘湯
    • 44 真武湯
    • 45 清上防風湯
    • 46 續命湯
    • 47 大黃牡丹皮湯
    • 48 大建中湯
    • 49 大柴胡湯
    • 50 大承氣湯
    • 51 猪苓湯
    • 52 腸癰湯
    • 53 桃核承氣湯
    • 54 當歸芍藥散
    • 55 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
    • 56 人參湯
    • 57 人參養榮湯
    • 58 排膿散
    • 59 排膿散及湯
    • 60 排膿湯
    • 61 八味丸
    • 62 麥門冬湯
    • 63 半夏厚朴湯
    • 64 半夏瀉心湯
    • 65 半夏白朮天麻湯
    • 66 白虎加人參湯
    • 67 茯苓飲
    • 68 平胃散
    • 69 防己黃耆湯
    • 70 防風通聖散
    • 71 補中益氣湯
    • 72 麻黃湯
    • 73 麻黃附子細辛湯
    • 74 麻杏甘石湯
    • 75 麻杏薏甘湯
    • 76 麻子仁丸
    • 77 木防己湯
    • 78 抑肝散加陳皮半夏
    • 79 六君子湯
    • 80 龍膽瀉肝湯
    • 81 苓甘薑味辛夏仁湯
    • 82.苓薑朮甘湯
    • 83 苓桂朮甘湯
  • 第二部 依照病名選方
    • 1 呼吸器疾患
      • 感冒
      • 支氣管喘息
      • 肺結核
    • 2 消化器疾患
      • 胃炎.胃Atonic-症.胃下垂症.胃神經症
      • 腸炎(腸Catarrh)
      • 胃.十二指腸潰瘍
      • 肝炎.膽石症.膽囊炎
      • 蟲垂炎.移動盲腸症
      • 口內炎
    • 3 循環器疾患
      • 心臟瓣膜症.心臟喘息.心臟神經症
      • 高血壓病.動脈硬化症.腦出血後遺症
      • 低血壓
      • 貧血症
    • 4 泌尿器疾患
      • 腎炎 .腎孟炎(Nephrositis)
      • 腎結石.膀脫結石
      • 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肥大
      • 遺精.陰萎
    • 5 代謝異常
      • 肥滿症
      • 糖尿病
      • 腳氣
    • 6 內分泌疾患
      • 甲狀腺腫Basedow’s(巴塞杜氏)病
    • 7 運動器神經疾患
      • 三叉神經痛
      • 五十肩
      • 四肢神經痛.僂麻質斯
      • 肋間神經痛
      • 腰痛.坐骨神經痛
      • 神經症
    • 8 婦科疾患
      • 月經異常.月經困難症.不妊症.不定愁訴.更年期障礙.中絕後遺症
    • 9 產科疾患
      • 妊娠惡阻
      • 習慣性流產.妊娠中毒症
      • 產後諸症
    • 10 小兒疾患
      • 虛弱體質
      • 乳兒諸症
      • 感冒性疾患
      • 胃腸疾患
      • 夜尿症
    • 11 皮膚疾患
      • 蕁麻疹.皮膚瘙癢症
      • 濕疹.皮膚炎
      • 蕁常性痤瘡
      • 手掌角皮症
      • 疣贅
      • 肝斑.鞏皮症
      • 脫毛
      • 水蟲(汗疱狀白癬)
    • 12 外科疾患
      • 癤瘡
      • 打撲症.交通事故後遺症
      • 凍傷
    • 13 肛門疾患
      • 痔核.肛門出血.肛門周圍炎
      • 脫肛
      • 痔瘻
    • 14 眼疾患
      • 麥粒腫.結膜炎.淚囊炎.網膜變性炎
    • 15 耳鼻咽喉疾患
      • 外耳炎.中耳炎
      • 鼻炎.副鼻炎
      • 扁桃炎.咽喉炎
      • 齒根膜炎.齒槽膿漏
  • 第三部 依照症候選方
    • 1 體質
    • 2 性質
    • 3 嗜好
    • 4 顏色
    • 5 血壓
    • 6 發熱
    • 7 熱感
    • 8 出汗
    • 9 盜汗
    • 10 不眠
    • 11 身體搖動感
    • 12 貧血
    • 13 不整脈
    • 14 黃痘
    • 15 上逆
    • 16 頭皮多
    • 17 眼疾症狀
    • 18 耳.鼻疾患之症狀
    • 19 口.舌疾患症狀
    • 20 咽喉疾患症狀
    • 21 頭.肩.背疾患症狀
    • 22 胸及脇呈現之症狀
    • 23 胃痛
    • 24 胸熱
    • 25 噁心
    • 26 嘔吐
    • 27 食慾不振
    • 28 尿量滅少.尿量增加.頻尿
    • 29 下痢
    • 30 便秘
    • 31 上腹部痛
    • 32 下腹部痛
    • 33 腰痛
    • 34 胃痞滿
    • 35 動悸.心悸.腹動
    • 36 咳嗽
    • 37 口渴.口乾.口燥
    • 38 眩暈
    • 39 頭痛
    • 40 精神不安
    • 41 浮腫
    • 42 冷症
  • 第四部 中醫學之概說
    • (一)病因之基礎概念
    • (二)範疇
      • 1 表示病位之範疇
      • 2 表示病狀之範疇
      • 3 關於三陰三陽
    • (三)證之設定
    • (四)診斷論
      • 1 望診
      • 2 聞診
      • 3 問診(含症候論)
      • 4 切診
    • (五)藥能論
      • 1 總論
      • 2 各論
    • (六)治療方法.治療原則.治療法則
    • (七)系統處方論
      • 1 桂枝湯為中心的處方之展開與發展
      • 2 小柴胡湯為中心的處方之展開與發展
      • 3 五苓散、人參湯為中心的處方展開與發展
      • 4 藥物為主體的中醫處方分類
      • 5 中醫處方之位置
      • 6 中醫處方之範疇
    • (八)後世派醫學概要
      • 1 陰陽說
      • 2 五行說
      • 3 關於臟腑
      • 4 關於經絡
      • 5 關於金元醫學
      • 6 主要藥物之「氣味」「引經」一覽表
      • 7 一貫堂醫學概要
  • 第五部 中醫術語解說
    • 一畫
    • 二畫
    • 三畫
    • 四畫
    • 五畫
    • 六畫
    • 七畫
    • 八畫
    • 九畫
    • 十畫
    • 十一畫
    • 十二畫
    • 十三畫
    • 十四畫
    • 十五畫
    • 十六畫
    • 十七畫
    • 十八畫
    • 十九畫
    • 二十畫
    • 二十一畫
    • 二十二畫
    • 二十三畫
    • 二十四畫
    • 二十九畫
  • 第六部 重要藥物解說(增補)
    • 桂枝
    • 芍藥
    • 大棗
    • 乾薑
    • 甘草
    • 葛根
    • 麻黃
    • 厚朴
    • 杏仁
    • 附子
    • 石膏
    • 人參
    • 茯苓
    • 大黃
    • 半夏
    • 黃連
    • 黃苓
    • 細辛
    • 五味子
    • 澤瀉
    • 猪苓
    • 山梔子
    • 柴胡
    • 栝樓根
    • 牡蠣
    • 龍骨
    • 枳實
    • 桃仁
    • 桔梗
    • 地黃
    • 阿膠
    • 茵陳蒿
    • 吳茱萸
    • 當歸
    • 薏以仁
    • 防己
    • 黃耆
    • 牡丹皮
    • 穹藭
  • 第七部 處方之藥量表
    • 1 安中散
    • 2 痿證方
    • 3 胃風湯
    • 4 茵陳蒿湯
    • 5 烏藥順氣散
    • 6 烏頭桂枝湯
    • 7 溫經湯
    • 8 溫清飲
    • 9 越婢湯
    • 10 延年半夏湯
    • 11 黃芩湯
    • 12 黃連湯
    • 13 黃連阿膠湯
    • 14 黃連解毒湯
    • 15 乙字湯
    • 16 解勞散
    • 17 加味歸脾湯
    • 18 加味逍遙散
    • 19 葛根湯
    • 20 葛根黃連黃苓湯
    • 21 乾薑黃連黃苓人參湯
    • 22 甘草乾薑湯
    • 23 甘草瀉心湯
    • 24 甘草附子湯
    • 25 甘麥大棗湯
    • 26 歸耆建中湯
    • 27 穹歸膠艾湯
    • 28 九味檳榔湯
    • 29 桂薑棗草黃辛附湯
    • 30 桂枝湯
    • 31 桂枝加黃耆湯
    • 32 桂枝加葛根湯
    • 33 桂枝加芍藥湯
    • 34 桂枝加厚朴杏仁湯
    • 35 桂技加龍骨牡蠣湯
    • 36 桂枝人參湯
    • 37 桂枝茯苓丸
    • 38 桂枝附子湯
    • 39 桂枝芍藥知母湯
    • 40 五物大黃湯
    • 41 五苓散
    • 42 吳茱萸湯
    • 43 柴葛解肌湯
    • 44 柴陷湯
    • 45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
    • 46 柴胡桂枝湯
    • 47 柴胡桂枝乾薑湯
    • 48 酸棗仁湯
    • 49 四逆散
    • 50 四逆湯
    • 51 四君子湯
    • 52 炙甘草湯
    • 53 芍藥甘草湯
    • 54 芍藥黃辛附湯
    • 55 芍藥甘草附子湯
    • 56 十味敗毒湯
    • 57 潤腸湯
    • 58 小建中湯
    • 59 小柴胡湯
    • 60 小承氣湯
    • 61 小青龍湯
    • 62 生薑瀉心湯
    • 63 真武湯
    • 64 參苓白朮湯
    • 65 續命湯
    • 66 折衝飲
    • 67 旋覆花代赭石湯
    • 68 疎經活血湯
    • 69 大黃附子湯
    • 70 大黃牡丹皮湯
    • 71 大建中湯
    • 72 大柴胡湯
    • 73 大承氣湯
    • 74 大青龍湯
    • 75 澤瀉湯
    • 76 調胃承氣湯
    • 77 猪苓湯
    • 78 通導散
    • 79 通脈四逆湯
    • 80.桃核承氣湯
    • 81 當歸建中湯
    • 82 當歸飲子
    • 83 當歸散料
    • 84 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
    • 85 當歸芍藥散
    • 86 二陳湯
    • 87 人參湯
    • 88 白頭翁湯
    • 89 麥門冬湯
    • 90 八味丸
    • 91 半夏厚朴湯
    • 92 半夏瀉心湯
    • 93 白虎加人參湯
    • 94 茯苓飲
    • 95 茯苓甘草湯
    • 96 茯苓杏仁甘草湯
    • 97 茯苓四逆湯
    • 98 附子湯
    • 99 防己黃耆湯
    • 100 防己茯苓湯
    • 101 補中益氣湯
    • 102 麻黃湯
    • 103 麻黃附子細辛湯
    • 104 麻杏甘石湯
    • 105 麻杏薏苡仁
    • 106 麻子仁丸
    • 107 木防己湯
    • 108 薏苡仁湯
    • 109 抑肝湯
    • 110 六君子湯
    • 111 苓甘薑味辛夏仁湯
    • 112 苓桂五味甘草湯
    • 113 苓薑朮甘湯
    • 114 苓桂甘棗湯
    • 115 苓桂朮甘湯
    • 116 連珠飲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