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文藝紹興:南宋藝術與文化.書畫卷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0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5625900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全文需連結至索引數位平台或閱讀器上使用,版權來源為國立故宮博物院。】


南宋一百五十三年,是中國文化發展中極為重要的時期。歷史學家劉子健先生指出,南宋模式的文化,已經成為漢文化的大傳統,而南宋的文化模式有幾個特點,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重視文化,以教化維持社會秩序,「因為尚文,各種文學、藝術,特別是哲學,不但造詣高超,且漸趨普遍」。這段時期朝廷重振禮樂規章,重視儒學教育,獎勵各種經濟發展,以至於農耕進步,商業繁榮,手工業興盛,海外貿易蓬勃。從南宋人的著作,如吳自牧《夢粱錄》,或周密《武林舊事》等記載,可以看到此時的精神與物質文化豐富而多元。尤其在書畫、圖書與工藝製作方面,隨著皇室的倡導,地理環境、氣候條件與人文風氣的轉變,無論在內容與形式上,都創造出獨特而有高度藝術性的特色,對後世藝術發展影響深遠。
  • 展覽總說
  • 專論
    • 兼容並蓄,藝文光影:南宋政治、士人與文化的發展及其特色 黃寬重
    • 壺中天地:西湖與南宋都城臨安的藝術與文化 李慧漱
  • I 文化振興
    • I-1 宋人 宋高宗坐像
    • I-2 宋人 宋高宗后坐像
    • I-3 宋人 宋寧宗坐像
    • I-4 宋人 宋寧宗后坐像
    • I-5 宋人 宋理宗坐像
    • I-6 宋高宗 草書洛神賦
    • I-7 宋高宗 賜岳飛手敕
    • I-8 宋高宗 賜岳飛批劄
    • I-9 宋高宗 書七言律詩
    • I-10 宋高宗書馬和之畫 唐風圖
    • I-11 御書院 千文
    • I-12 宋孝宗 詩帖
    • I-13 宋孝宗 題宋人蓬窗睡起
    • I-14 宋楊皇后 書長春花詩
    • I-15 宋人 折檻圖
    • I-16 宋人 書畫孝經
    • I-17 馬麟 夏禹王立像
    • I-18 (傳)李唐 文姬歸漢圖
    • I-19 (傳)陳居中 文姬歸漢圖
    • I-20 馬和之 古木流泉
    • I-21 馬和之 清泉鳴鶴
    • I-22 朱熹 致會之知郡尺牘
    • I-23 真德秀 致周卿學士尺牘
    • I-24 陳與義 詠水仙花詩
    • I-25 吳說 尺牘
    • I-26 王十朋 書劄子(室銘帖)
    • I-27 陸游 尺牘(秋清帖)
    • I-28 楊万里 呈達孝宮使判府中大劄子
    • I-29 吳琚 尺牘(稟報帖)
    • I-30 樓鑰 呈提舉郎中契丈劄子
  • II 藝術創新
    • II-1 李唐 江山小景
    • II-2 李唐 坐石看雲
    • II-3 蕭照 畫山腰樓觀
    • II-4 宋人 奇峰萬木
    • II-5 宋人 秋溪待渡
    • II-6 賈師古 巖關古寺
    • II-7 閻次平 松磴精廬
    • II-8 宋人 松岫漁村
    • II-9 李嵩 西湖圖
    • II-10 宋人 遠水揚帆
    • II-11 馬遠 山徑春行
    • II-12 馬遠 雪灘雙鷺
    • II-13 馬遠 倚雲仙杏
    • II-14 馬遠 小品
    • II-15 馬遠 小品
    • II-16 馬遠 曉雪山行
    • II-17 楊皇后 題宋人桃花
    • II-18 (傳)馬遠 松風樓觀
    • II-19 馬麟 芳春雨霽
    • II-20 馬麟 靜聽松風圖
    • II-21 馬麟 暗香疏影
    • II-22 馬麟 暮雪寒禽
    • II-23 夏珪 溪山清遠
    • II-24 夏珪 觀瀑圖
    • II-25 夏珪 松崖客話
    • II-26 謝元 桃花
    • II-27 (傳)林椿杏花春鳥
    • II-28 (傳)黃筌 蘋婆山鳥
    • II-29 李安忠 竹鳩
    • II-30 (傳)李安忠 野菊秋鶉
    • II-31 馮大有 太液荷風
    • II-32 (傳)惠崇 秋野盤雕
    • II-33 (傳)黃筌 雪竹文禽
    • II-34 (傳)黃居寀 竹石錦鳩
    • II-35 宋人 乳鴨
    • II-36 李迪 秋卉草蟲
    • II-37 吳炳 嘉禾草蟲
    • II-38 (傳)韓祐 螽斯綿瓞
    • II-39 劉松年 畫羅漢
    • II-40 劉松年 畫羅漢
    • II-41 劉松年 畫羅漢
    • II-42 宋人 畫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
    • II-43 宋人 羅漢
    • II-44 朱敦儒 書尺牘(塵勞帖)
    • II-45 蔣璨 書詩帖
    • II-46 吳說 頓首上啟明善尺牘
    • II-47 張孝祥 書尺牘(休祥帖)
    • II-48 范成大 書尺牘(雪後帖)
    • II-49 吳琚 七言絕句
    • II-50 陸游 自書詩
    • II-51 張即之 致殿元學士尺牘
  • III 生活美學
    • III-1 趙伯駒 漢宮圖
    • III-2 馬遠 華燈侍宴圖
    • III-3 宋人 寒林樓觀
    • III-4 李嵩 月夜看潮
    • III-5 李嵩 焚香祝聖
    • III-6 (傳)郭忠恕 宮中行樂
    • III-7 馬麟 秉燭夜遊圖
    • III-8 (傳)趙令穰 橙黃橘綠
    • III-9 趙伯驌 風檐展卷
    • III-10 宋人 柳塘釣隱
    • III-11 宋人 荷亭銷夏
    • III-12 宋人 水軒花榭
    • III-13 李嵩 天中水戲
    • III-14 (傳)李唐 炙艾圖
    • III-15 李迪 風雨歸牧
    • III-16 李嵩 市擔嬰戲
    • III-17 宋人 柳塘呼犢
    • III-18 揚无咎 尺牘(均休帖)
    • III-19 虞允文 書劄子(適造帖)
    • III-20 范成大 致養正監廟奉議尺牘(雪晴帖)
    • III-21 洪咨夔 致舟公堂頭禪師尺牘
  • IV 傳播與融合
    • IV-1 宋人 松泉磐石
    • IV-2 宋人 岷山晴雪
    • IV-3 趙秉文 跋金武元直赤壁圖卷
    • IV-4 梁楷 潑墨仙人
    • IV-5 (傳)牧谿 布袋圖
    • IV-6 (傳)蘇漢臣 羅漢圖
    • IV-7 (傳)蘇漢臣 羅漢圖
    • IV-8 吳說 再拜尺牘
    • IV-9 張九成 書尺牘(宮祠帖)
    • IV-10 大慧宗杲 與無相居士尺牘
    • IV-11 敬叟居簡 登承天萬佛閣偈
    • IV-12 無準師範 致聖一國師尺牘
    • IV-13 德敷 致圓爾辨圓尺牘
    • IV-14 癡絕道沖 大慧墨蹟跋
    • IV-15 虛堂智愚 與照禪者偈頌
  • 作品解說
  • 參考書目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中英對照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