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全文需連結至索引數位平台或閱讀器上使用,版權來源為國立故宮博物院。】
臺灣博物館界的一大盛事,第一次結合了公、私立六座博物館,在嘉義故宮南院重現臺灣原住民族典藏服飾精品。「織路繡徑穿重山」的主題訂定,即意涵服飾技法的多樣性以及在社區部落的自然生活中,蘊育出百年來縱有千百變,卻也不曾消失的各族服飾特色。很高興,故宮南院於去(2017)年底邀請北投文物館館長擔任此次聯展初始概念的原發想人及執行策展人。為了讓更多人認識並瞭解臺灣原住民族文化藝術和生活習俗中的服飾用品,我們提出結合國內收藏有精彩豐富臺灣原住民族文物與服飾精品的六座公、私立博物館,即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國立臺灣博物館、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以及北投文物館,共同參與策劃難得一見的臺灣原住民族服飾精品聯展。六館均表達高度合作意願,並於多次研商討論之後,陸續提供總數269件的服飾精品,作為展示要項。有各館的大力支持,展覽作業才得以順遂進行。
臺灣博物館界的一大盛事,第一次結合了公、私立六座博物館,在嘉義故宮南院重現臺灣原住民族典藏服飾精品。「織路繡徑穿重山」的主題訂定,即意涵服飾技法的多樣性以及在社區部落的自然生活中,蘊育出百年來縱有千百變,卻也不曾消失的各族服飾特色。很高興,故宮南院於去(2017)年底邀請北投文物館館長擔任此次聯展初始概念的原發想人及執行策展人。為了讓更多人認識並瞭解臺灣原住民族文化藝術和生活習俗中的服飾用品,我們提出結合國內收藏有精彩豐富臺灣原住民族文物與服飾精品的六座公、私立博物館,即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國立臺灣博物館、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以及北投文物館,共同參與策劃難得一見的臺灣原住民族服飾精品聯展。六館均表達高度合作意願,並於多次研商討論之後,陸續提供總數269件的服飾精品,作為展示要項。有各館的大力支持,展覽作業才得以順遂進行。
- 院長序The Director's Preface
- 六館序Six Museums' Preface
- 導論Introduction
- I 打製類Tree bark pressing and hide tanning
- II 織布類Weaving
- III 刺繡類Embroidery
- IV 綴珠類Beadwork
- Ⅴ 貼飾類Appliqué
- Ⅵ 飾品類Accessories
-
專文Essays
-
1. 傳統的當代轉化- 織品服飾工藝的實踐經驗—尤瑪˙ 達陸 Creating a Modernized Traditional Craft: As Seen in Our Practice in the Textile Sector—Yuma·Taru
-
2. 中部平埔原住民的衣飾—胡家瑜原著 、申尚艷整理 The Costumes of Central Taiwan Indigenous Peoples—Authored by Chia-yu Hu Copyedited by Shang-yen Shen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