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全文需連結至索引數位平台或閱讀器上使用,版權來源為國立故宮博物院。】
由於臺灣原住民衣飾形式多樣,傳統打製樹皮布、皮革、織布、綴珠、刺繡、貼縫等技法在服裝形制上的運用,蘊含不同族群、地域、使用場合或社會階級的文化意涵,也作為重要族群識別表徵。另一方面,衣飾文化由侷限生活周遭素材、染料,逐漸與時擴增的發展又反映族群間相互影響和交流的關係,彰顯臺灣原住族群服飾文化的獨特、多元和包容性。因此以臺灣原住民族傳統衣飾文化為主題,結合國內擁有豐富精彩臺灣原住民族文物與服飾典藏的六大博物館: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國立臺灣博物館、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北投文物館,以及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共同策劃「織路繡徑穿重山: 臺灣原住民族服飾精品聯展」。
由於臺灣原住民衣飾形式多樣,傳統打製樹皮布、皮革、織布、綴珠、刺繡、貼縫等技法在服裝形制上的運用,蘊含不同族群、地域、使用場合或社會階級的文化意涵,也作為重要族群識別表徵。另一方面,衣飾文化由侷限生活周遭素材、染料,逐漸與時擴增的發展又反映族群間相互影響和交流的關係,彰顯臺灣原住族群服飾文化的獨特、多元和包容性。因此以臺灣原住民族傳統衣飾文化為主題,結合國內擁有豐富精彩臺灣原住民族文物與服飾典藏的六大博物館: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國立臺灣博物館、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北投文物館,以及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共同策劃「織路繡徑穿重山: 臺灣原住民族服飾精品聯展」。
- 序 Preface
- 總說明 Overview
- I 打製類 Tree bark pressing and hide tanning
- II 織布類 Weaving
- III 刺繡類 Embroidery
- IV 綴珠類 Beadwork
- Ⅴ 貼飾類 Appliqué
- Ⅵ 飾品類 Accessories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中英對照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