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21世纪技术经济学(2016年卷)

出版日期
2016
閱讀格式
PDF ;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509797938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李平、王宏伟和郑世林,以及南京财经大学宣烨和李向阳精选出来的优秀论文集结成册,内容涵盖资源利用、大学生创业、要素市场、产业竞争、互联网、知识产权、碳排放、地方政府绩效评价等领域。入选论文均反映了其各自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对当下的重点学术问题做了探讨,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 中国八大经济区域能源效率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随机前沿模型与面板Tobit模型两阶段法/李 平 陈星星
    • 一 文献综述
    • 二 理论模型
    • 三 数据来源及变量分析
    • 四 模型计量结果分析
    • 五 结论
  • 水资源资产化管理定义、路径与构建/王喜峰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二元水循环理论及其与水资源资产化管理的耦合
    • 三 水资源资产管理框架的构建
  • 基于物质流分析的中国减物质化趋势及循环经济成效评价/王 红
    • 一 引言
    • 二 文献综述
    • 三 研究方法
    • 四 结果与分析
    • 五 结论和政策建议
  • 大学生创业决策的偏好逆转诱因分析/赵耀文 黄金才
    • 一 引言
    • 二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 三 实验数据与统计分析
    • 四 结论与启示
  • 中国要素市场扭曲存在工业偏向吗?——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谭洪波
    • 一 引言
    • 二 工业偏向型要素市场扭曲的机制分析
    • 三 模型设定、变量说明与基本事实描述
    • 四 计量结果及其分析
    • 五 结论与政策启示
  • 开放条件下的产业竞争优势——基于拓展的资源基础分析框架/肖远飞
    • 一 对资源基础观的拓展
    • 二 跨国资源基础比较与产业国际竞争类型
    • 三 产业国际化动态竞争与国内企业资源调整
    • 四 结论
  • 移动互联网下的突破—迭代循环创新模式——以交通工具应用软件为例/李宗洁
    • 一 文献综述与研究框架
    • 二 移动互联网下交通工具应用软件的分类与研究对象选择
    • 三 移动互联网下交通工具应用软件的技术创新与运营模式创新
    • 四 移动互联网下交通工具应用软件的创新机制
    • 五 结语
  • 基于双边市场理论的互联网企业定价策略——以网络文学市场为例/夏宜君
    • 一 引言
    • 二 文献综述
    • 三 互联网市场中的企业定价策略
    • 四 网络文学企业的定价策略
    • 五 小结
  • 中国区域工业用水效率和用水特征研究/刘建翠
    • 一 文献综述
    • 二 工业用水总量及区域结构分析
    • 三 研究方法及数据处理
    • 四 我国地区工业综合用水效率分析
    • 五 我国地区工业用水特征
    • 六 结论
  • 知识产权强国的经验总结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朱承亮
    • 一 引言
    • 二 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现状
    • 三 美德日韩的知识产权制度述评
    • 四 知识产权强国的经验借鉴
    • 五 对我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启示
  • 中国区域碳排放特征和影响因素分析/蒋金荷
    • 一 省级碳排放总量及分品种排放估算
    • 二 区域碳排放特征比较
    • 三 人均碳排放的LMDIII模型分解
    • 四 结论与建议
  • 服务型政府视角下地方科技管理部门绩效评价体系研究/程桂枝
    • 一 服务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绩效评价
    • 二 服务型视角下地方科技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
    • 三 服务型地方科技管理部门绩效评价及其意义
    • 四 服务型政府视角下地方科技管理部门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 五 结束语
  •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趋势与影响因素分析/郭瑞东
    • 一 引言
    • 二 文献综述
    • 三 分析框架
    • 四 数据来源及处理
    • 五 过程与结果
    • 六 对策建议
  • 科技体制改革与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1998~2013/吕岩威 李 平
    • 一 引言
    • 二 文献综述
    • 三 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历程
    • 四 研究方法
    • 五 变量与数据处理
    • 六 中国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及区域差异分析
    • 七 科技体制改革对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果及区域差异分析
    • 八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知识产权会商制度政策效果评价——基于当量准值法和差分内差分的实证分析/任庆华 牛新星
    • 一 引言
    • 二 研究思路及文献回顾
    • 三 基于当量准值法的综合评价
    • 四 基于差分内差分的对比分析
    • 五 总结性评论及政策建议
  • 我国软件产业效率分析及政策建议/焦云霞
    • 引 言
    • 一 研究方法
    • 二 变量说明与模型设定
    • 三 实证结果及分析
    • 四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