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苏联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新经济政策

出版日期
2017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520106672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 封面
  • 前折页
  • 书名页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概念界定
      • 一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 二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与新经济政策的关系
      • 三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
      • 四 新经济政策的持续时间
    • 研究方法
    • 创新之处
    • 本书结构
  • 第1章 起始:新经济政策对商业的改造
    • 1.1 实施背景
    • 1.2 政策目标
      • 1.2.1 实现工农经济的结合
      • 1.2.2 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1.3 具体措施
      • 1.3.1 改征农业税并允许粮食自由买卖
      • 1.3.2 经济核算制使企业成为市场主体
      • 1.3.3 通过国家资本主义扩大商品生产
      • 1.3.4 改革财政金融体系,稳定通货币值
      • 1.3.5 发展国营和合作社营等商业机构
      • 1.3.6 重视政治教育和文化的引导作用
    • 1.4 经济后果
      • 1.4.1 国民经济的恢复
      • 1.4.2 工业品销售危机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进退:坚持还是改变新经济政策
    • 2.1 党内外反对派在新经济政策后的转变
      • 2.1.1 党外反对派的演变
      • 2.1.2 党内反对派的指责批评
      • 2.1.3 俄共(布)禁止党内派别活动
    • 2.2 1923年销售危机与托洛茨基反对派
      • 2.2.1 托洛茨基反对派的形成历史
      • 2.2.2 托洛茨基对销售危机的认识
      • 2.2.3 俄共(布)中央对销售危机的看法
    • 2.3 反对派与党的工业化路线之争
      • 2.3.1 党内关于列宁主义问题的论战
      • 2.3.2 工业专政和社会主义原始积累
      • 2.3.3 国家工业化与工农业经济结合
    • 2.4 新反对派与党的农村政策之争
      • 2.4.1 党的农村政策产生的历史背景
      • 2.4.2 党内关于农村政策的严重分歧
      • 2.4.3 农村政策要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调整:新经济政策对工业的改造
    • 3.1 实施背景
    • 3.2 政策目标
      • 3.2.1 推进国家工业化建设
      • 3.2.2 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3.3 具体措施
      • 3.3.1 社会主义积累和国家预算制度
      • 3.3.2 建立统一计划并改组工业管理
      • 3.3.3 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快速工业化
      • 3.3.4 采用缩减成本等办法降低价格
      • 3.3.5 手工业从流通到生产的合作化
      • 3.3.6 通过生产会议提高劳动积极性
    • 3.4 经济后果
      • 3.4.1 国民经济的改造
      • 3.4.2 农产品收购危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攻守:发展还是固守新经济政策
    • 4.1 新经济政策是否能建成社会主义?
      • 4.1.1 反对派联盟的形成和活动
      • 4.1.2 一国能否建成社会主义?
      • 4.1.3 用内部力量解决工农矛盾
    • 4.2 新经济政策是否会复辟资本主义?
      • 4.2.1 反对派联盟的声明及活动
      • 4.2.2 “分期付款的资本主义复辟计划”
      • 4.2.3 用经济上的办法战胜富农
    • 4.3 1928年收购危机和布哈林集团
      • 4.3.1 布哈林集团形成的理论基础
      • 4.3.2 由收购危机引起的党内争论
      • 4.3.3 对解决粮食困难的意见分歧
    • 4.4 社会主义农业集体化路线之争
      • 4.4.1 “贡税论”和农业公共积累方式
      • 4.4.2 “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
      • 4.4.3 “非常措施”和对富农展开进攻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终结:新经济政策对农业的改造
    • 5.1 实施背景
    • 5.2 政策目标
      • 5.2.1 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
      • 5.2.2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5.3 具体措施
      • 5.3.1 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的示范作用
      • 5.3.2 从流通合作社发展到生产合作社
      • 5.3.3 实现生产性质上的工农经济结合
      • 5.3.4 从限制富农剥削到消灭富农剥削
      • 5.3.5 开展全盘集体化和集体农庄运动
      • 5.3.6 用社会主义竞赛提高劳动生产率
    • 5.4 经济后果
      • 5.4.1 国民经济的转变
      • 5.4.2 “三大差别”的遗留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新经济政策的双重战略目标
    • 新经济政策的世界历史意义
  • 启示
    • 新经济政策对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
    • 新经济政策与中国过渡时期总路线
  • 附录 相关争论
    • 实行新经济政策是权宜之计还是社会主义实践模式?
    • 退却到新经济政策还是在新经济政策的基础上前进?
    • 新经济政策是只适合于落后国家还是具有普遍适用性?
    • 新经济政策是发展商品市场关系还是对其限制和斗争?
    • 新经济政策是间接过渡还是含有直接过渡的迂回过渡?
    • 新经济政策是被强制中止的还是在历史上自行消亡的?
  • 后记
  • 版权页
  • 后折页
  • 封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