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身體政治:解讀二十世紀中國文學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5915889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以中國現代文學書寫為素材,從身體視角研究二十世紀中國政治文化的內在邏輯。
人類思想史的源頭,東方以「貴身論」為中心形成了「身本論」傳統,西方以身心二分法為中心形成了心本論的理路。五四文化革命時期文學描寫中普遍存在身體病理隱喻,左翼革命時期身體書寫以犧牲美學和勞動美學為圭臬;二十世紀八○年代以來的「身體寫作」則堅持一種「身體消費」立場。
本書還從饑餓政治、性政治、疾病政治的內在理路出發,討論了窮愁、怨恨、陶醉、孤獨等四種身體的「在世狀態」。最後,以身體本位的貴身論倫理學作結。
  • 第一章 身:中國思想的原初立場
    • 一、漢語思想:奠基於貴身論
    • 二、貴身論是否是漢語思想的一個根本信念
    • 三、「身」:漢語言始原思想的核心命義及現代價值
    • 四、身:一個被遺忘的命題
  • 第二章 政治的身體:在古代希臘及現代西方世界
    • 一、實在論身體觀、虛在論身體觀:產生、消解及其動機
    • 二、身心二分法:一個主流身體觀念的產生
    • 三、論生成:解釋身和世界的一個方法
    • 四、尼采的超越
    • 五、福柯:身體的「現代性」
  • 第三章 「五四」新文化革命中的「身體」觀念
    • 一、作為近代政治場域的「身體」
    • 二、頭髮:辛亥政治的身體標記物
    • 三、身體解放:「人性論」作為一個身體政治概念
    • 四、病重的中國:文化診斷中的身體隱喻
  • 第四章 階級的身體:革命時代的身體意識形態
    • 一、革命敘事中的衣著
    • 二、知識分子的身體
    • 三、勞動者的體質
  • 第五章 身體寫作:啟蒙敘事、革命敘事之後──身體的後現代處境
    • 一、解慾望化及其所指
    • 二、大寫的身體:表述什麼,怎樣表述
    • 三、「下半身」
  • 第六章 饑餓的文化政治學
    • 一、饑餓、饑餓感、永恆饑餓
    • 二、饑餓感與政治革命:從「反饑餓」到「反壓迫」
    • 三、饑餓政治學的完型:翻身樂
    • 四、饑餓政治學:「饑餓」的控制
  • 第七章 性政治
    • 一、男性書寫中的性邏輯
    • 二、徵用、奴役
    • 三、授受政治
    • 四、婚姻:性政治的人類學圖譜
  • 第八章 病中的身體
    • 一、醫學專制與罪惡隱喻
    • 二、疼痛中的身體
    • 三、死亡隱喻
  • 第九章 身的在世狀態:論窮愁、悔恨、陶醉、孤獨
    • 一、窮愁
    • 二、悔恨
    • 三、陶醉
    • 四、孤獨
  • 第十章 身體倫理學:倫理奠基於身體之上是否可能?
    • 一、未來的倫理學
    • 二、身的倫理學意義
    • 三、身體倫理學:一個信念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