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古今》創刊於1942年3月,止於1944年10月,共57期。初為月刊,每期40頁左右。第九期起改為半月刊每期32頁左右。是上海淪陷後出版的第一種文學期刊。
由朱樸創辦,周黎庵、陶亢德先後任編輯。作家群為一時之選,橫跨南北、京海兩派,有散文大家、有掌故大家、有汪偽文人。重要者如北方的周作人、沈啟无、徐凌霄、徐一士、瞿兌之、大小二謝(謝國楨、謝興堯),南方的周越然、龍沐勛、文載道、柳雨生、陳乃乾、紀果庵、潘予且、張愛玲、蘇青(馮和儀)、陶亢德等。還有用了許多筆名,後來成為散文名家的黃裳。當然還有一批汪偽文人,如:汪精衛、周佛海、陳公博、梁鴻志、趙叔雍、樊仲雲、金雄白等等,可謂名家雲集。
《古今》的內容多為人物掌故、風土人情、文獻考據、史實記錄之類的隨筆及小品文,其風格皆為雋永沖淡,側重知識性、趣味性與學術性,是名副其實的「言志」散文。在四十年代上海淪陷區是一種獨異的存在,也難怪當時一紙風行。
本書特色
秀威資訊為了重新呈現此一深具價值的時代之作,費心蒐集原書,並利用自身擅長的POD(PrintonDemand)隨需印刷技術,經過版面去污等繁複工序,使其經典重現,紙本精印時,也以115%放大至更適合閱讀的開本,也將原每六期合為一冊調整為每十二期合為一冊,共五冊方便收藏。另在最後一冊附有57期的總篇目及以作者姓名檢索的目錄,由此目錄檢索即刻得知該作者所有文章發表在第幾卷第幾期,而免逐期翻查之勞,對讀者及研究者是一大便利。
由朱樸創辦,周黎庵、陶亢德先後任編輯。作家群為一時之選,橫跨南北、京海兩派,有散文大家、有掌故大家、有汪偽文人。重要者如北方的周作人、沈啟无、徐凌霄、徐一士、瞿兌之、大小二謝(謝國楨、謝興堯),南方的周越然、龍沐勛、文載道、柳雨生、陳乃乾、紀果庵、潘予且、張愛玲、蘇青(馮和儀)、陶亢德等。還有用了許多筆名,後來成為散文名家的黃裳。當然還有一批汪偽文人,如:汪精衛、周佛海、陳公博、梁鴻志、趙叔雍、樊仲雲、金雄白等等,可謂名家雲集。
《古今》的內容多為人物掌故、風土人情、文獻考據、史實記錄之類的隨筆及小品文,其風格皆為雋永沖淡,側重知識性、趣味性與學術性,是名副其實的「言志」散文。在四十年代上海淪陷區是一種獨異的存在,也難怪當時一紙風行。
本書特色
秀威資訊為了重新呈現此一深具價值的時代之作,費心蒐集原書,並利用自身擅長的POD(PrintonDemand)隨需印刷技術,經過版面去污等繁複工序,使其經典重現,紙本精印時,也以115%放大至更適合閱讀的開本,也將原每六期合為一冊調整為每十二期合為一冊,共五冊方便收藏。另在最後一冊附有57期的總篇目及以作者姓名檢索的目錄,由此目錄檢索即刻得知該作者所有文章發表在第幾卷第幾期,而免逐期翻查之勞,對讀者及研究者是一大便利。
-
創刊號 (月刊)中華民國三十一年(一九四二)三月
-
發刊詞
-
網巾(爰居閤脞談)
-
記周佛海先生
-
雪堂自傳(一)
-
康有為與梁啟超
-
郁達夫與王映霞 附錄—郁達夫 毀家詩紀
-
齊白石
-
四十自述
-
蠹魚篇(上)
-
談清代的太監
-
談神仙
-
記華商報晚刊(香港追記之一)
-
革命之決心(古今文選)
-
編輯後記
-
-
第二期 民國三十一年四月
-
爰居閤記
-
談汪容甫
-
洪稚存之狂
-
重光大使屬題北極閣紀遊圖卷作者
-
為重光大使題清水董三畫金陵山水
-
釀花天氣自度曲
-
-
記嚴範孫(修)先生
-
關於沈萬三(聚寶盆的傳說)
-
雪堂自傳(二)
-
紅樓夢的言語及風格
-
談明代的妓女
-
蠹魚篇(下)
-
胡文虎與星島日報(香港追記之二)
-
我的奮鬥(古今文選)
-
中國公學復校緣起
-
-
漫談古今(代編輯後記)
-
-
第三期 民國三十一年五月
-
苦學記
-
閣下之誤(爰居閤脞談)
-
蘇遊散記
-
記爰居閤主人
-
龍堆雜拾
-
雪堂自傳(三)
-
談英國人的迷信
-
崇效寺楸陰感舊圖考(上)
-
香港的雜誌(香港追記之三)
-
補談汪容甫
-
再覆吳敬恒書(古今文選)
-
編輯後記——介紹周黎庵先生
-
-
第四期 民國三十一年六月
-
汪精衛先生庚戌蒙難實錄序
-
曾國藩與左宗棠
-
記金聖歎
-
談諸葛亮
-
談李慈銘
-
關於珍妃
-
美國投機家列傳——樊德璧與屈魯
-
生活興亡錄
-
崇效寺楸陰感舊圖考(下)
-
雪堂自傳(四)
-
編輯後記
-
-
第五期 民國三十一年七月
-
甘遯村居日箚(一)
-
藥味集序
-
中庸讀本書後
-
秣陵十日
-
兩都賦——南京與北京
-
我所知道的陳獨秀
-
記語言學家王小航(照)
-
牡丹亭女讀者的戀慕狂
-
從魯迅談到龔定庵
-
(齊白石、李雨林繪)銀錠橋話往圖記
-
十園談助
-
蘇曼殊詩 齊白石三銘 姜啓贈李郎詞 王漁洋序吳野人詩 蠡
-
海談花木 金陵貢院考 讀書與飯量 宋王臺秋唱圖 羅浮仙
-
蝶詩
-
-
雪堂自傳(五)
-
編輯後記
-
-
第六期 民國三十一年八月
-
諸貞長(宗元)大至閣詩序
-
甘遯村居日箚(二)
-
記蔡孑民先生的事
-
讀知堂文偶記
-
四庫瑣話(一)
-
談四大名旦
-
明末的人物
-
談狐
-
香港戰爭目擊記(上)
-
施德樓隨筆——霧、夜半鐘聲、馬戲
-
雪堂自傳(六)
-
與文徵明書(古今文選)
-
題集蓼編(詩四首)
-
編輯後記
-
-
第七期 民國三十一年九月
-
先退庵公宦蹟圖殘冊後記
-
甘遯村居日箚(三)
-
龍堆再拾
-
四庫瑣話(二)
-
海藏樓(鄭孝胥)詩的全貌(上)
-
論『從容就死』
-
賦得廣州的吃
-
光緒帝與那拉后
-
記聯聖方地山
-
香港戰事目擊記(下)
-
編輯後記
-
-
第八期 民國三十一年十月一日
-
嚴東樓(嵩子世蕃)軼事彙記
-
漫談蟫香館主人(嚴修)
-
關於『實庵(陳獨秀)自傳』
-
記章太炎及其軼事
-
談岑春煊
-
關於李義山
-
記金冬心
-
明喬白巖守南京記
-
海藏樓(鄭孝胥)詩的全貌(下)
-
序四幕劇『餘生』
-
編輯後記
-
-
第九期 (半月刊)民國三十一年十月十六日
-
自反錄
-
遍地烽火話瑞士
-
龔定盫與林則徐
-
記(香港)丹桂村(廣西政爭失敗的軍人聚居地)
-
董其昌的書畫
-
京話
-
論離婚
-
說歡喜佛
-
記閹人
-
偶談吃
-
談眉
-
滿城風雨談古今
-
編輯後記
-
-
第十期 民國三十一年十一月一日
-
朱竹垞詠古詩
-
聖城被困記
-
談長人
-
馬眉叔(建忠)的才學及其被罵
-
談自傳 附:作者畧傳
-
說『通』與『不通』
-
朱竹垞的戀愛事蹟(上)
-
四庫餘話
-
-
第十一期 民國三十一年十一月十六日
-
上海的市長
-
縱論文化記——訪周佛海先生一夕談
-
白門買書記
-
記郭嵩燾出使英法(上)
-
記(乾隆間)早慧詩人張瘦銅(塤)
-
女人頌(一)
-
漫談戀愛
-
編輯後記
-
朱竹垞的戀愛事蹟(下)
-
-
第十二期 民國三十一年十二月一日
-
拙政園記
-
北都書業之盛衰及事變後之舊書業——書林逸話(上)
-
談梅巧玲——壬午閒綴
-
關於墨
-
社語.編輯後記
-
王右丞江山雪霽圖流傳始末
-
女人頌(二)
-
談求婚
-
送禮
-
記郭嵩燾出使英法(下)
-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