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六祖壇經》,全名為《六祖大師法寶壇經》,由六祖惠能大師口述,弟子法海集錄而成,全經共一卷,分為十品,收於大正藏第四十八冊,是研究禪宗思想淵源的重要依據。
惠能大師於曹溪弘揚禪宗,主張頓悟,其學派與北方主張漸悟的神秀禪師分庭抗禮,有「南頓北漸」之稱。本經闡述其佛性本有、見性成佛的中心要義,並強調禪法須以定慧為本,於行住坐臥間皆可妙悟,並不限於一法。
傳世的《壇經》有多種版本,然後人多所節略,元代德異乃探求諸方,得其全文,世祖至元二十七年於吳中休休庵上梓;次年,宗寶校對三種異本並增編弟子請益機緣,而予印行。
本經為中國佛教著作中唯一被稱為「經」者,其地位不容忽視。讀者如耐心參讀,必能有歡喜收穫。
惠能大師於曹溪弘揚禪宗,主張頓悟,其學派與北方主張漸悟的神秀禪師分庭抗禮,有「南頓北漸」之稱。本經闡述其佛性本有、見性成佛的中心要義,並強調禪法須以定慧為本,於行住坐臥間皆可妙悟,並不限於一法。
傳世的《壇經》有多種版本,然後人多所節略,元代德異乃探求諸方,得其全文,世祖至元二十七年於吳中休休庵上梓;次年,宗寶校對三種異本並增編弟子請益機緣,而予印行。
本經為中國佛教著作中唯一被稱為「經」者,其地位不容忽視。讀者如耐心參讀,必能有歡喜收穫。
- 出版前言
- 推薦序
- 序言
-
第一‧行由品
-
01 人人有佛性,證悟有深淺
-
02 佛法旗幟,須待認證
-
03 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個人
-
04 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
-
05 三世因果,業力使然
-
-
第二‧般若品
-
06 煩惱即菩提,凡夫亦成佛
-
07 自我是佛,心外無佛
-
08 大人有智慧,小人存知見
-
09 隨緣放下,原因何在?
-
10 傳承有人,續佛慧命
-
11 各自修道,殊途同歸
-
12 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
-
第三‧疑問品
-
13 布施有福報,法身具功德
-
14 淨土在東方?或者在西方?
-
15 在家修行,成果相等
-
-
第四‧定慧品
-
16 定慧一如,出離四相
-
17 一行三昧,實修活用
-
18 繫縛源頭,執著使然
-
-
第五‧坐禪品
-
19 不見他人過錯,勿論人我是非
-
20 禪定非凡,證悟菩提
-
-
第六‧懺悔品
-
21 三香飄散,人人讚歎
-
22 懺悔功德,超乎想像
-
23 自知之明為最上,懵懵一生是蠢漢
-
-
第七‧機緣品
-
24 諸佛妙理,無關文字
-
25 頂禮伏慢心,謙卑收利益
-
26 佛法無邊,神通廣大
-
27 雖種人天福田,仍未究竟解脫
-
-
第八‧頓漸品
-
28 頓悟漸悟,佛佛大道
-
29 只會知解,受用有限
-
-
第九‧護法品
-
30 人不可貌相,道不在形跡
-
31 二乘的見解,非佛陀本懷
-
32 外道說生滅,實相無生滅
-
-
第十‧附囑品
-
33 若修得天眼通,便能預知時至
-
34 久旱若無雨,種子不萌芽
-
35 依教奉行,佛法不滅
-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