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誰是管理的影舞者?管理教育在教什麼?企業要如何實施社會責任?公司治理真能治理公司?企業經營有捷徑嗎?有管理總比沒管理好?領導有這麼難嗎?制度不創新,科技能創新嗎?現任中山大學企管系教授、研考會副主委葉匡時,從這八大問題探討當今企業總體層次(群性)與企業個體層次(個性)的相關議題。
內容簡介
狐狸是獨來獨往的動物,狼是合群的動物。企業依其定位與價值觀,運作時可以是狐狸般的孤獨,也可能像狼一樣的合群。本書探討企業管理的個性與群性相關議題,協助企業,問對問題,找對答案。
現今是個管理的時代,任何領域不可避免的有其管理問題,大如政府或非營利事業的管理,小如小咖啡店的微型創業或是個人的生涯管理,皆如此。例如在現代管理的指導下,每個病人在醫師的眼中幾乎成為「獲利」或「成本」的來源,醫病關係中的關懷與愛護不知不覺中被管理機制侵蝕掉了。由此可知管理也有其侷限,管理只是工具手段,絕對不能為了符合管理工具的要求,而喪失了對於管理主體的關心。唯有如此,我們才能把管理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本書討論的議題就是建立在這樣的哲學基礎上。
內容簡介
狐狸是獨來獨往的動物,狼是合群的動物。企業依其定位與價值觀,運作時可以是狐狸般的孤獨,也可能像狼一樣的合群。本書探討企業管理的個性與群性相關議題,協助企業,問對問題,找對答案。
現今是個管理的時代,任何領域不可避免的有其管理問題,大如政府或非營利事業的管理,小如小咖啡店的微型創業或是個人的生涯管理,皆如此。例如在現代管理的指導下,每個病人在醫師的眼中幾乎成為「獲利」或「成本」的來源,醫病關係中的關懷與愛護不知不覺中被管理機制侵蝕掉了。由此可知管理也有其侷限,管理只是工具手段,絕對不能為了符合管理工具的要求,而喪失了對於管理主體的關心。唯有如此,我們才能把管理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本書討論的議題就是建立在這樣的哲學基礎上。
- 封面
- 推薦文 根植人性的管理體悟
- 自序 企業管理的個性與群性
-
第一篇 誰是管理的影舞者?
-
1. 華人社會所稱的「關係」
-
2. 管理不透明就沒有隱私權
-
3. 少了羞恥心的恥感文化
-
4. 名位與專業
-
5. 補習教育的印記
-
6. 原諒容易,同意難
-
7. 表裡不一的溝通文化
-
8. 共患難易,同享福難?
-
9. 尾牙的功能是什麼?
-
10. 多些克服,少些順服
-
-
第二篇 管理教育在教什麼?
-
11. 不要讓壞的管理理論摧毀好的管理實務
-
12. 管理與個人主體性
-
13. 台灣管理教授的挑戰與機會
-
14. 個案教學法有什麼神奇之處?
-
15. 誰適用個案教學法?
-
16. EMBA 學生須知
-
17. 管理方法應該貼上警示語
-
18. 教而不行,不如不教
-
19. 管理教育何去何從?
-
-
第三篇 企業要如何實施社會責任?
-
20. 有公義才有效率
-
21. 管理的社會成本
-
22. 哪些企業最受世人尊敬?
-
23. 企業要揭露其社會責任
-
24. 媒體與企業的關係
-
25. 誰是最有品德操守的企業家?
-
26. 富商的遺澤
-
27. 如果我是施振榮
-
-
第四篇 公司治理真能治理公司?
-
28. 企業也有基本人權
-
29. 公司治理,還是家族治理?
-
30. 可以馬上得天下,不能馬上治天下
-
31. 沒有獨立精神,怎能有獨立的董事?
-
32. 獨立董事能多獨立?
-
33. 獨立董事要怎麼付費?
-
34. 企業要規範利益衝突行為
-
-
第五篇 企業經營有捷徑嗎?
-
35. 企業經營三層面:勢、人、系統
-
36. 管理的位階
-
37. 企業定位三類型:高科技、高繁度、高感度
-
38. 有機可乘與有志竟成
-
39. 企業發展三部曲:抄、操、超
-
40. 企業失敗的主因:不誠實、不務實
-
41. 如何從失敗中學習?
-
-
第六篇 有管理總比沒管理好?
-
42. 企業要如何選用管理顧問?
-
43. 資訊時代的挑戰與機會
-
44. 原則與規則
-
45. 替品德打考績
-
46. 適得其反的記過制度
-
47. 適得其反的激勵制度
-
48. 效率可能扼殺創新與品牌
-
49. 看法、想法與做法
-
50. 好的管理系統要符合2C原則
-
51. 組織的四類成員
-
52. 薪酬=腦+肩+腳
-
53. 決策先說理,再依法,後講情
-
54. 從桑默斯辭哈佛大學校長談組織變革
-
-
第七篇 領導有這麼難嗎?
-
55. 領導是異中求同,管理是同中求異
-
56. 分治與統治
-
57. 作之君,作之師?
-
58. 領導人要能傾聽
-
59. 多做教練,少做仲裁
-
60. 獅子與綿羊:領導者與被領導者要能配適
-
61. 求知己於君臣尤難
-
62. 事業與舞台
-
63. 從龜兔賽跑談領導人才的格局
-
64. 企業接班的程序
-
65. 自律、自信、自得
-
-
第八篇 制度不創新,科技能創新嗎?
-
66. 制度創新比科技創新更重要
-
67. 台灣農業怎樣建立品牌?
-
68. 我們需要有知識深度的創意
-
69. 有環境才有創造力
-
70. 從教改經驗談決策與執行
-
71. 有權無責的審議制度
-
72. 期待專業菁英引領專業精神
-
-
附錄 發揮台灣具有的正體字優勢 只有裡面外面問題,沒有核心邊緣問題
-
73. 發揮台灣具有的正體字優勢
-
74. 只有裡面外面問題,沒有核心邊緣問題
-
- 版權頁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