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由人而圣而希天:清儒刘沅学术思想研究

作者
出版日期
2018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520131810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刘沅(1767~1855),祖籍湖北麻城刘家沟,先祖于明末迁蜀。刘沅出生于双流云栖里,嘉庆十二年(1807) 迁居成都淳化街。因刘沅在双流和成都的书塾中均有一株古槐,故世称刘沅为“槐轩先生”,其学为“槐轩之学”。刘沅是学问大家,现存著述逾200卷。本书作者2010年开始以槐轩学派的学术思想作为研究对象,以刘沅所关怀之社会历史问题为轴心展开探讨,阐明其逾出当时知识界义理与考据之争的真正深意,在于重建社会整体性的价值信念系统。
  • 封面
  • 前折页
  • 书名页
  • 版权页
  • 前言
  • 目录
  • 第一章 “以‘天理’定人性,以‘中庸’概圣贤”
    • 第一节 融通三教之真意:作为精神之“道”的槐轩学
    • 第二节 “匡末俗而明大道”:槐轩立言之“大本”
    • 第三节 “天之理,人得之以为性”:百姓作为“人类”之人的尊严与价值
  • 第二章 “养其中而制其外”与“制其外以养其中”
    • 第一节 “万理函于性,万事根于心”:槐轩的世道人心观
    • 第二节 “为上尤必自修道”:槐轩对中国历史的深切识见
    • 第三节 “仁育苍生,则大道未尝不在是”:槐轩的价值史观
  • 第三章 “圣人知天心,立人道,以持气化无穷”
    • 第一节 天意—民生—德政:周人基于王族本位的观念结构的形成
    • 第二节 天——民——元后:槐轩之超越王族本位的纯粹观念的真意
    • 第三节 “成己成人,养教周全无憾”:“上天爱民”的历史之合目的性
    • 第四节 “至明至公”与“协乎中正”的统一:槐轩对良政系统如何可能的思考
  • 第四章 “圣人知天心,立人道,以持气化无穷”
    • 第一节 “天假”与“天意”:船山与槐轩的历史理性之同趋
    • 第二节 “善世宜民,变通协一,必俟圣流”:槐轩之普遍价值的历史理性
  • 第五章 “学为圣人”与“无愧为人,即无愧于天”
    • 第一节 “学术正而治术隆”与“探渊源而出治道”:槐轩与朱子的“内在一致性”
    • 第二节 “三代直道,存于简策”:以“道学”承载“道统”的历史意义
    • 第三节 “多传经而少传道”:对士人群体的反省与批评
    • 第四节 “君子建极”:有“道”社会的恒久法则
  • 第六章 “学为圣人”与“无愧于人,即无愧于天”
    • 第一节 “托始孔子”之深意:确立经邦治国的价值准则
    • 第二节 “道非师不传,五伦非道不立”:儒者之价值理念与历史责任
    • 第三节 关于槐轩尊古本《大学》的讨论
    • 第四节 “致中”就是“至善”:为人的生活提出善恶之标准
    • 第五节 由人而圣而希天:人在历史中的最高目的
  • 后记
  • 后折页
  • 封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