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书通过对清季民初学制、学堂与经学关系的研究,以近代中西学关系的消长为背景,梳理了科举不能容纳西学之后,中学进入新式学堂分科设学的架构,被西学分解重组,以致经学最终因难以调试而被迫退出的历史进程。经学退出的问题,反映了近代中西文化的此消彼长。而中西文化的优劣短长,也是近代中国长期存在的科举与学堂之争的主题。经学进出学制与学堂,恰能呈现相关历史进程与轨迹,可说是认识近代经学历史命运的重要途径。
- 封面
- 前折页
- 书名页
- 目录
-
绪论
-
一 前人研究
-
二 研究取径和思路
-
-
第一章 经学进入学堂与学制
-
第一节 新式学堂与经学
-
第二节 经学进入学制
-
第三节 科举、学堂与经学
-
-
第二章 制度条文与办学实情
-
第一节 中小学堂读经讲经
-
第二节 高等学堂与大学堂经学课程
-
第三节 师范学堂经学课程
-
第四节 学制规定与实际演化
-
-
第三章 经学课程的授受与成效
-
第一节 经学教科书的编写与审定
-
第二节 经学教习的选任
-
第三节 经学课程的授受
-
第四节 教授方法的研究与改良
-
第五节 成效与走向
-
-
第四章 经学教育的变通与调整
-
第一节 学堂体系外的变通
-
第二节 学制框架内的调整
-
第三节 经科大学的开办
-
-
第五章 经学退出学制
-
第一节 清季预备立宪和学堂读经
-
第二节 民初经学退出学制
-
- 结语
- 征引文献
- 人名索引
- 后记
- 版权页
- 后折页
- 封底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 DOI : 10.978.75201/34293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