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书从译介、语言、诗体、观念等层面,深入论析了现代抒情诗中“叙事性”的发生机制,具体呈现了现代抒情诗人在叙事性诗学实践中的多元繁杂面目。在此基础上,从抒情主体的叙事性话语、情事互动等层面,对叙事性的诗学形态——情境美学展开了理论上的探析。通过追溯“叙事性”的历史演变,重绘了现代抒情诗表意版图的变化,彰显了“叙事性”在现代抒情诗中的诗学意义,进一步明确了“叙事性”在文学史中的地位和价值。
- 封面
- 书名页
- 文前辅文
- 作者简介
- 前言
- 目录
-
绪论
-
一 中国现代抒情诗的概念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现代抒情诗叙事性研究的必要性
-
-
第一章 中西诗学背景下的叙事性诗学传统
-
第一节 中国古典叙事性诗学传统及近代新变
-
第二节 对西方叙事诗学传统与叙事学的吸纳
-
第三节 “叙事”与“叙事性”的知识谱系
-
第四节 叙事性与散文化、戏剧化和小说化
-
-
第二章 中国现代抒情诗叙事性写作的发生
-
第一节 西诗译介中的叙事性发生
-
第二节 叙事性发生的语言与诗体机制
-
第三节 现代思想中孕育的叙事性
-
-
第三章 中国现代抒情诗叙事性的诗学实践
-
第一节 郭沫若:现代抒情诗叙事性的滥觞
-
第二节 五四后各诗人群的叙事性书写
-
第三节 新月诗人:体式创制下的客观化叙述
-
第四节 戴望舒:“制最合自己的脚的鞋子”的叙事性实验
-
第五节 何其芳:情节因素的意象化抒情
-
第六节 卞之琳:小说化的抒情策略
-
第七节 冯至:经验型的现代抒情
-
第八节 艾青:散文美中的叙事性抒情
-
第九节 穆旦:叙事性与“新的抒情”
-
-
第四章 中国现代抒情诗叙事性的诗学形态
-
第一节 情境美学的由来
-
第二节 情境美学中抒情主体的叙事性话语
-
第三节 情事互动的抒情诗学
-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版权页
- 封底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 DOI : 10.978.75201/55144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