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鑑古:乾隆朝的宮廷銅器收藏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5628420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全文需連結至索引數位平台或閱讀器上使用,版權來源為國立故宮博物院。】


乾隆皇帝(在位期間:1736-1795)擁有許多古代的銅器,和其他珍貴收藏一樣,這些銅器布置於各個宮殿,是清宮日常生活中的景致。特別的是,乾隆皇帝曾經召集群臣,為銅器丈量尺寸、手繪圖像、撰寫說明。他在位的六十年間,持續整理和編輯,完成了三套宮廷收藏銅器的圖錄。在尚未有照相技術和數位資料庫的時代,這項耗費人力的編書工程,為清宮裡的大量銅器留下形影紀錄,並成為最具規模的官方圖鑑。
現在,打開乾隆朝的銅器圖錄,看見的是當時探尋古史的一種方法。由於對夏、商、周三代的未知和想像,有著神秘紋飾和古文字的銅器,成為古人追求理解和鑑賞的對象。乾隆朝精選的銅器和分類繪製的圖錄,不僅展現對於歷史文物的思考,並反映了鑑賞過程中的知識轉變。今日,出土材料紛呈,科技檢測加入,對銅器的名稱、年代、區域風格有新的理解。透過古器進入古代文明,有了更多路徑。
本書為展覽圖錄,分為三個單元,第一單元「鑑古遠思」由乾隆皇帝為銅器寫詩、編書的角度,展現收藏的趣味和鑑別的知識性。第二單元「精繪形模」按器形群聚展示,說明編纂圖錄對器物名稱和形制產生定義作用。同時成為其他材質模仿的古器樣式。第三單元「學古有獲」從禮儀用器的理解,重新再現不同器類構成的組合,反映銅器認識史的演變。最後,結合本院科技檢測,以影片呈現一件清宮舊藏銅器的樣貌解謎過程。
  • 展覽概述
  • 第一單元「鑑古遠思─乾隆皇帝與古銅器」
  • 第二單元「精繪形模─銅器的分類和記錄」
  • 第三單元「學古有獲─銅器組合的理解與再現」
  • 專論
    • 典範在夙昔:論清宮舊藏芮公銅器組的製作背景 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處/張莅
    • 奢侈的風雅:乾隆時期的仿古青銅掐絲琺瑯器 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處/胡櫨文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中英對照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