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蔣介石「事略稿本」刪節材料,重新補遺
1939年,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授意侍從室第二處主任陳布雷編纂「事略稿本」,陳布雷於是聘來了浙江奉化著名文人王宇高、袁惠常、孫詒三人擔任編纂工作。這三位秘書被合稱為「奉化三先生」,他們選錄抄擷日記、電文、報告等,以時間為經,編寫出蔣介石歷年的大事紀。其中孫詒在編纂之餘,又將未收錄於「事略稿本」中的文字,另行編纂為「復興贅筆」。
復興贅筆共有八卷,內容收錄有時如戰爭紀錄,描寫蔣介石在各大小戰役中之指揮與決策,有時像口述訪談,記述蔣介石與師友如陳其美、戴傳賢等人之往來,另外還有些帶著點奇聞軼事的意味。這些內容為何不收錄「事略稿本」,我們不得而知,但本書無疑是根據蔣介石個人真實史料編纂而成,確可提供蔣介石其人的另一側寫。
1939年,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授意侍從室第二處主任陳布雷編纂「事略稿本」,陳布雷於是聘來了浙江奉化著名文人王宇高、袁惠常、孫詒三人擔任編纂工作。這三位秘書被合稱為「奉化三先生」,他們選錄抄擷日記、電文、報告等,以時間為經,編寫出蔣介石歷年的大事紀。其中孫詒在編纂之餘,又將未收錄於「事略稿本」中的文字,另行編纂為「復興贅筆」。
復興贅筆共有八卷,內容收錄有時如戰爭紀錄,描寫蔣介石在各大小戰役中之指揮與決策,有時像口述訪談,記述蔣介石與師友如陳其美、戴傳賢等人之往來,另外還有些帶著點奇聞軼事的意味。這些內容為何不收錄「事略稿本」,我們不得而知,但本書無疑是根據蔣介石個人真實史料編纂而成,確可提供蔣介石其人的另一側寫。
- 編輯說明
- 自敘言/孫詒
-
卷一
-
總裁之家世及十六歲以前之軼事
-
顧清廉先生
-
立志革命學習陸軍
-
吳淞練兵
-
上書陳述歐戰趨勢及倒袁計畫
-
國民黨設總理之始
-
貽鄧鏗書
-
確定中國國民黨名義
-
師事總理彌謹
-
復胡漢民廖仲愷書
-
與戴季陶往來書
-
條示二公子矢志革命
-
廣州蒙難始末略紀
-
任東路討賊軍參謀長
-
赴俄報聘
-
與俄外長齊采論蒙古問題
-
-
卷二
-
上總理書
-
論共產黨問題
-
陳英士先生之待人
-
黨歌之來歷
-
戴季陶書一通
-
商團事變
-
革命軍連坐法
-
淡水、棉湖之戰
-
平楊劉
-
取消紅領帶
-
統一軍隊名稱
-
歡讌廣州市商界領袖時之重要演講
-
三民主義哲學之立足點
-
第二次東征惠州攻城之戰
-
為西山會議忠告海外各黨部同志
-
黃埔軍校之改組
-
中山艦事變
-
與伊萬洛夫司基談話
-
告誡學生及退出軍隊之黨代表CP官長
-
對高級班訓話
-
就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
-
復張溥泉函
-
汀泗橋之捷
-
攻贛鄂計畫變更之曲折
-
克復南昌之始末
-
南昌克復後在總部紀念週演講
-
-
卷三
-
講民族主義
-
往訪山本條太郎
-
始時行清黨
-
國民黨之立場
-
吳稚老面斥汪兆銘
-
鮑羅廷之瘋狂跋扈
-
獨立自由平等
-
徐州會議
-
十六年八月之下野
-
朝日新聞披露論對俄絕交文
-
十七年一月之復職
-
奉方突增兵津浦線
-
致書中央全體委員
-
對日本記者談話
-
繼續北伐時重要文告略述
-
克復濟南
-
濟南慘案
-
奉方傾向革命與張作霖被炸
-
與段祺瑞書
-
美國首與中國簽訂關稅關係之條約
-
從新土耳其說到中國之國策
-
各國注意五中全會
-
就任國府主席
-
編遣會議
-
革命之策略與真正革命者
-
指示農工運動
-
看墨索里尼傳略
-
國恥紀念不宜放假
-
奉安典禮
-
中國之前途與國人應有之覺悟
-
論軍閥
-
陳公博之罪惡與陰謀
-
中東路事件及聲明否認伯力協定之略述
-
-
卷四
-
民國十九年十月以前國內大勢略述
-
告西北部隊宣言
-
楊虎城
-
告各軍二電
-
吳稚暉先生言
-
夫人願將房產積蓄變充軍費
-
開始注重剿匪
-
中國由紛亂而進於治之先聲
-
孔夫人之雋語
-
行的哲學之基礎
-
對人做事
-
爭約法
-
對宣傳員訓話
-
琴風翁
-
提倡陽明學說
-
九一八
-
考慮備戰及講演擁護公理抗禦強權之道
-
與朱培德談對日外交方針
-
長公代覆孫電
-
電部屬阻止特殊組織及設置
-
-
卷五
-
二十一年初返京
-
一二八淞滬之役
-
重視偵探隊
-
看日本侵略中國計畫之感想
-
德量
-
二十一年之出任軍事委員會委員長
-
論尹奉吉事
-
注意統計制度
-
闡發致良知學說確定行的哲學思想
-
東京爆炸事件之推測與我國對日外交之標準
-
論日本武士道
-
國防之基礎
-
限制征用商船
-
致函大公報闢謠
-
諾桑會議與德國
-
與蕭一山論治道
-
與徐青甫胡汝麟談經濟財政
-
令改正民團組織以為實行徵兵制之過渡辦法
-
倭寇承認偽滿與中國統一
-
與顧維鈞談外交
-
聞日人將承認所謂滿洲國時之言論
-
經濟與教育
-
外交之策略――對李頓報告書之考慮
-
考慮時局
-
手書九要點告湘中教育界
-
函勉張學良
-
不贊同法西斯蒂主義之又一證
-
日人侵熱之始及我方對日策略之決定
-
-
卷六
-
熱河失陷之始末
-
塘沽協定之經過情形
-
國防委員會
-
注意儲才及戰時財政經濟設計
-
對於我國教育之主張
-
求氣節之中
-
電規韓復
-
作戰要言
-
參謀會議
-
對江西縣長會議訓話
-
用人之道
-
黨務工作人員必須深入民間
-
讀書方法
-
時間與空間
-
閩變時致汪電
-
閩變略述
-
發表對土地政策之意見
-
論越王勾踐與岳武穆
-
指示匪區善後
-
調查設計會議
-
不能耐閒
-
促成地方自治之五件事
-
禮義廉恥智仁勇
-
國際間對倭反響之始
-
感念陳英士先生
-
電慰黃膺白
-
為學之目的
-
新與舊
-
海會寺賞月
-
劃分中央與地方權限之五原則
-
到鄉村去
-
視察蒙邊――二百餘年來第一人
-
-
卷七
-
新生活運動發凡及綱要
-
十年來革命經過之回顧
-
大學之道
-
-
卷八
-
嘉言鈔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978.9888637/508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