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提到「上帝」或者「天主」,今天的中國人首先想到的,恐怕不是儒家經典中在在皆是的「昊天上帝」,抑或儒佛道三教迄明末仍在共有共饗的「天主」,而是基督宗教共同崇拜的那個至上神God。中西上帝觀的相遇,即是作為儒家文明之根的帝天崇拜與西方基督教系統神學的上帝論在古代中國的衝撞與融合。「中西禮儀之爭」在一定程度上或許是失敗了,「譯名之爭」引致的「上帝之賭」卻意味着基督教在地化,尤其是神的名字中國化的成功,這是漢語神學的濫觴。提到「上帝」或者「天主」,今天的中國人首先想到的,恐怕不是儒家經典中在在皆是的「昊天上帝」,
- 獻詞
- 李序
- 楊序
-
第一章 緒論:早期全球化時代的上帝之賭與漢語神學的濫觴
-
一、邁向「核心問題」
-
二、上帝之賭:基督教神學的「世界歷史性問題」與中國基督教史的新書寫
-
三、漢語神學的濫觴:晚明中西上帝觀比較研究的意義、現狀及研究的主要內容
-
-
第二章 明末「天主」考
-
一、引言
-
二、論「利瑪竇規矩」對「沙勿略方針」的承嗣與開新
-
三、利瑪竇與「天主」:《天主實義》以及利瑪竇的貢獻
-
四、羅明堅與「天主」:「歐洲人在中國出版的第一本書」及其版本
-
五、范禮安、《葡漢辭典》、《中國詩集》與「天主」
-
六、上帝之賭:「天主」譯名在晚明的流播、歧變及其影響
-
-
第三章 明末儒耶天論發微
-
一、從中國基督宗教傳播史裏的譯名問題談起
-
二、「譯名之爭」揭櫫「兩種哲學」與儒耶天論
-
三、「譯名之爭」與隱匿在「上帝」「天主」背後的中西經典詮釋傳統
-
四、餘論:譯名之爭與儒家的宗教性問題
-
-
第四章 漢語神學的濫觴:利瑪竇的「帝天說」與上帝存在論論證
-
一、「帝天說」與利瑪竇的發明
-
二、漢語神學的濫觴:譯名還是證明
-
三、教父神學家:造生之天還是化生之天
-
四、「帝天說」與晚明中西上帝觀的相遇
-
-
第五章 明末天主教Deus之「大父母」說法考詮
-
一、中國式神名與「大父母」
-
二、《天主實義》與《聖水紀言》:「大父母」說法的提出
-
三、追根溯源:「大父母」說法的淵源
-
四、本色之探:東方的「大父母」與西來的「天主」
-
五、「大父母」說法與漢語神學的濫觴
-
-
第六章 明末天主(上帝)的存在論論證研究(上):方法與意義
-
一、工具論:「人禽之別」與「格物窮理」之重釋
-
二、方法論:教義論證與理性論證之抉擇
-
三、過程論:自然推理與自然神學之使用
-
四、類型論:駁論與認識論的論證及其對理學的修正
-
五、結語
-
-
第七章 明末天主(上帝)的存在論論證研究(下):在地化的討論
-
一、同中之異:利瑪竇的證明與阿奎那的五種進路
-
二、明末清初的「良能說」與普遍認可的論證
-
三、明末清初的「良能說」與本體論論證
-
四、明末清初天主(上帝)存在的「道德論證」與孟子思想
-
五、結語
-
-
第八章 誰的上帝之賭:帕斯卡爾與中國
-
一、誰的「上帝之賭」?
-
二、龐迪我「上帝之賭」與帕斯卡爾「打賭說」
-
三、帕斯卡爾與中國
-
四、「打賭說」、實用理性與中西語境中上帝存在的確定性問題
-
-
第九章 結論:明末「天學」之種種與基督教神名的中國化
-
一、上帝之賭的成與敗:晚明大變局與早期「上帝全球化」
-
二、明末「天學」之種種
-
三、論基督教中國化與基督教神名的中國化
-
- 參考書目
- 後記一
- 後記二
- 出版地 : 香港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