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文化與歷史的追索:余英時教授八秩壽慶論文集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9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0834901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為什麽這位學者的英文著作比較少,可是在哈佛、耶魯、普林斯頓三所名牌大學任教數十年,而且是頭一位獲頒克魯格獎(KlugePrize)的亞洲歷史學家?這位學者就是中央研究院院士余英時教授。研究中國歷史是余先生畢生志業之所在,他多年來在海外嚴肅的用中文發表學術著作,不但提升了中文著作在海外的學術地位,也提升了海外中國研究的水平。余先生是國際知名的學者,他的學術思想博大精深,研究範圍縱橫三千年中國思想史,在中國史學研究有多方面開創性的貢獻,更培養了許多出的中外研究人才。余先生在2006年克魯格獎得獎演說的題目是〈我對中國文化與歷史的追索〉,本書所收的各篇論文,也正是想要從各個不同的面向呈現對中國「文化與歷史的追索」,以表達對余先生的敬意。
  • 前言——我們所認識的余英時老師(田浩、黃進興、陳弱水、王汎森)
  • 第一編 思想與歷史
    • 文學與文化——論中唐思想變化的一條線索/陳弱水
    • 實踐與知識——朱熹的早期學術取向析論/吳展良
    • 儒學倫理和經世思想——探討陳亮、陳煥章與澀澤榮一的觀點/田浩
    • 日本江戶初期學塾之發展與中國、朝鮮/吾妻重二
    • 晚明思想史上的唐伯元/朱鴻林
    • 黃宗羲佚著《理學錄》考論/彭國翔
    • 程廷祚與程雲莊——清代中期思想史的一個研究/王汎森
    • 六經皆史?且聽經學家怎麼說——龔自珍、章學誠「論學術流變」之異/張壽安
  • 第二編 史學與方法
    • 齊侯四器的辨偽和斷代的再探討/孫志新
    • 余英時對匈奴研究的貢獻/賴大衛
    • 再議中國古代和帝國早期宇宙觀中的「地方」說/狄約翰
    • 置思想於政治史背景之中——再讀余英時先生的《朱熹的歷史世界》/葛兆光
    • 余英時的中國近世思想史研究/何俊
    • 再論清季民初經學的邊緣化與史學的走向中心/羅志田
    • 讀《柳如是別傳》謹以獻英時先生於八秩壽慶/葉文心
    • 後現代主義——救世之良方還是時髦的胡說?/艾愷
  • 第三編 宗教與社會
    • 解開孔廟祭典的符碼——兼論其宗教性/黃進興
    • 「精魂拘閉,誰之過乎?」——道教與中國法律文化的建構初探/康豹
    • 略論占卜與醫療之關係——以中國漢隋之間卜者的醫療活動為主的初步探討/林富士
    • 中國佛教文學中祖師形象的演變——以道安,慧能和孫悟空為中心/陸揚
    • 宋德方法派與全真列祖論/景安寧
    • 利瑪竇與章潢/夏伯嘉
  • 第四編 政治與文化
    • 從伯夷到嚴光——中國早期隱逸的政治意義/冀小斌
    • 18世紀大阪的獨立思想家的智慧——論五井蘭洲的《百王一姓論》/陶德民
    • 擁有全部——18世紀清中國的文化與政治/衛周安
    • 晚清「海外遊記」與「殖民時代」——以《稿本航海述奇彙編》中的「物質文化」為引子/陳玉
    • 清末的戴震像——以劉師培為例/河田悌一
    • 胡適與吳敬恒/周質平
    • 粵劇書寫與民族主義——芳腔名劇《萬世流芳張玉喬》的再詮釋/容世誠
    • 小小旅遊紀念品/林霨
  • 附錄 余英時教授著作目錄(車行健彙編)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