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书内容包括:审美意识形态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论建构、“社会主义文学生产方式”与中当代文学的现代性、文化研究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范式及其构成等。
- 版权信息
- 目录
-
导论 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论建构:语境、问题与理论范式
-
1 作为美学基本问题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论范式
-
2 审美意识形态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论范式
-
3 如何看待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论范式问题
-
4 理论的现代性: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论范式及其理论呈现
-
-
上篇 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论问题
-
一 审美意识形态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论建构
-
1 《讲话》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知识经验
-
2 审美意识形态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论问题
-
3 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学术定位与历史责任
-
-
二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理论经验
-
1 50年代“美学大讨论”与《手稿》美学研究的理论开端
-
2 80年代以来的“美学热”与《手稿》研究的“经典化”阐释
-
3 新一轮的美学论争与《手稿》美学研究的深化发展
-
4 《手稿》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理论形态问题
-
-
三 “社会主义文学生产方式”与中国当代文学的现代性
-
1 作为一种“历史总体性”的“社会主义文学生产方式”
-
2 “社会主义文学生产方式”与中国当代文学现代性的生成语境
-
3 “社会主义文学生产方式”与中国当代文学现代性问题的悖谬处境
-
-
四 “文艺学危机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批评的价值诉求
-
1 “文艺学危机论”:一个反讽的命题
-
2 理论的焦虑与突围:当代文艺学的知识生产和知识建构
-
3 面向现实的文艺学:文学理论批评的价值诉求
-
-
五 “后现代语境”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的现代性问题
-
1 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的范式转型
-
2 作为“问题之源”的中国文论的现代性
-
3 作为一种“提问方式”的中国文论的现代性
-
4 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构
-
-
-
中篇 理论之后的文化理论与批评
-
六 理论的终结——“后理论时代”的文学理论形态及其历史走向
-
1 “反理论”:学科互涉与理论融通的可能与困境
-
2 “理论的抵抗”:伦理学、哲学、美学向文学理论的转折与位移
-
3 “理论之后”:批判理论的转折
-
4 “理论的终结?”:“后理论时代”的文学理论思考
-
-
七 艺术的终结与审美的期待:“艺术终结”问题的美学思考
-
1 “艺术的终结”:一种艺术哲学
-
2 “艺术的终结”:哲学对艺术的剥夺?
-
3 艺术终结了吗:艺术终结之后的美学与艺术
-
-
八 文化理论的兴衰:理论之后的批评旅途及其实现方式
-
1 理论之后:后现代主义之后的文化理论与文化研究
-
2 文化理论的兴衰:“理论之后”与马克思主义
-
3 “向这一切说再见”还是“处于问题之中”:伊格尔顿的理论情结
-
4 文学研究走向后理论时代了吗?
-
-
九 后现代政治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当代发展
-
1 “元叙事”的解构:知识合法性的悖论
-
2 解构主义的“政治冲动”与后现代主义
-
3 当代文化政治研究的语境转换与马克思主义的命运
-
4 后现代主义的困境与马克思主义总体性哲学的批判性重建
-
-
十 激进还是保守:特里·伊格尔顿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批评
-
1 后现代主义思想风格的生成
-
2 后现代主义幻象与马克思主义
-
3 激进政治与后现代主义文化批判
-
-
十一 意识形态与审美话语:伊格尔顿激进美学的逻辑与立场
-
1 激进的美学锋芒:“一切批评都是政治的”
-
2 唯物主义美学与激进美学的理论归宿
-
3 质疑与批判:激进美学的历史命运
-
-
-
下篇 文化研究与文艺学的学科反思
-
十二 从文学研究到文化研究:范式转换与观念变革
-
1 文化研究的双重血统
-
2 从文学研究到文化研究
-
3 范式转换与观念变革
-
4 文化研究的启示与挑战
-
-
十三 文化研究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范式及其构成
-
1 文化研究的本土接受与本土化反思:从两种话语模式谈起
-
2 如何继承作为一种思想资源的文化研究
-
3 文化研究与跨越文学理论范式问题
-
4 文化研究与文学理论的价值重构
-
-
十四 文艺学学科反思与文学理论的科学性
-
1 文艺学学科反思与文学理论的“科学性”
-
2 文学理论科学性的历史维度
-
3 文学理论科学性的价值维度
-
-
十五 “文学性”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价值重建
-
1 “文学性”与“文学性”理论
-
2 “文学性”的蔓延与当代“文学性”问题的现实境遇
-
3 “文学性”与文学理论的价值重建
-
-
十六 面向现实的文学理论:意义及其限度
-
1 “批评的世纪”:对一个批评命题的回溯性考察
-
2 “泛理论”与“反理论”时代的文艺学
-
3 面向现实的文学理论:意义及其限度
-
-
- 后记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