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书作者在大量参证一手研究资源以及体会艺术原作的基础上,立足于文化研究的宏大视野,深入传统美术学中一些鲜有人重视却又举足轻重的命题,对诸如作为文化财产的艺术品的归属、偷盗、修复以及艺术博物馆等问题阐发了独到的见解,对相关的艺术现象以及作品进行了饶有新意而又鞭辟入里的剖析,展示了艺术本身的丰富意蕴和深层效应,令人耳目一新,在引领人们如何“文化地”看待艺术方面贡献了崭新的启迪。
- 版权信息
- 目录
- 总序
- 丛书序言
-
第一章 希腊艺术:古典文化的一种范本
-
引言
-
难以言尽的美
-
没有艺术家的美术史
-
竞赛的原则
-
人性化趋向
-
无法战胜的爱神
-
未来的遗产
-
-
第二章 埃尔金大理石:文化财产的归属问题
-
引言
-
事件的来龙去脉
-
归还的理由
-
不予归还的理由
-
对艺术品的审美本身的损害
-
值得考量的问题及其前景
-
附录:环球博物馆
-
-
第三章 艺术品的偷盗:文化肌体上的伤疤
-
引言
-
战争中的艺术品偷盗与归属
-
和平时期艺术品的偷盗与归属
-
艺术品的保护问题
-
结语
-
-
第四章 捣毁艺术:视觉文化的一种逆境
-
引言
-
艺术品破坏的显现原因
-
艺术品破坏的内在动机探究
-
结语
-
-
第五章 艺术品修复:一种独特的文化焦点
-
引言
-
修复的观念与理论的话语
-
修复的价值及其限定
-
修复的阐释学含义
-
修复作为文化事件
-
修复的前景
-
-
第六章 图像的文化阐释
-
引言
-
性别含义
-
名画之辩
-
理论与实证
-
走向前沿
-
结语
-
附录:建筑有性别吗?
-
-
第七章 艺术博物馆:文化表征的特殊空间
-
引言
-
一个前提的认识
-
缔造仪式的特殊圣地
-
原作的“飞地”
-
建树和展示自性的形象
-
重写艺术史的合法性?
-
潜隐的东方主义
-
在视觉文化语境中的艺术博物馆
-
走向“新博物馆学”
-
-
第八章 中国美术:视觉文化的特殊形态
-
全球化语境与中国古典美术
-
当代中国画问题
-
当代中国画与媒体文化
-
-
第九章 艺术教育:一种文化的塑造
-
艺术的位置
-
(1)审美化的维度
-
(2)历史化的维度
-
(3)媒体化的维度
-
(4)产业化的维度
-
-
艺术与教育的方向
-
(1)原创精神
-
(2)合作意识
-
(3)人文理念
-
-
艺术与人的成长
-
- 图录
- 跋
- 再版后记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