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溝通分析心理學經典(2)人生腳本:你打算如何度過一生?徹底改變命運的人際溝通心理學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0487848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影響你一生命運的心理學經典▲
學會與內在「父母自我」和解,
擺脫「輸家腳本」、找回自主的人生道路

「每個人生來便是『王子』,
然而養育的過程,卻讓我們變成了『青蛙』……
而腳本分析,是為了讓青蛙變回王子。」
──艾瑞克‧伯恩(溝通分析、腳本分析心理學創始人)

★溝通分析、腳本分析創始者經典作品
★深深影響「家族系統排列」心理學理論、「人際關係」心理學
★了解PAC自我狀態、看見童年與內在自我,如何影響我們的人生走向

「你會上哪一所大學?」
「你會生幾個孩子?」
「你會在什麼時候死去?」
「你會是『贏家』還是『輸家』?」
這些問題的答案,早已刻在我們的命運之上,
而寫下這個命運的人,正是「年幼時期的我們」。

◆童年時期就注定了自己未來人生的道路◆
從出生那一刻起,我們就開始寫下自己的人生計畫──「努力工作直到死去」、「當個乖乖牌」、「什麼事都做不好,總是笨手笨腳」……父母的教導、教誨,甚至辱罵,不斷影響我們如何決定自己的命運;無論多麼後悔,我們依舊被隱藏在深處的自我驅使、不斷重複同樣的行為模式。而最終,我們成為了充滿悲劇性的「青蛙」,而不是有著幸福人生的「王子」或「公主」。

◆擺脫「輸家腳本」,找回人生控制權◆
溝通分析、腳本分析心理學大師艾瑞克‧伯恩帶領我們看見自己的人生腳本──看見父母養育的影響、看見歷代親屬的腳本關聯、看見內心深處不斷誘惑我們做出錯誤決定的聲音……唯有學會與「父母自我」和解,才能跳脫「悲劇性」的人生結局。

【本書特色】
1. 找回「我好,你也好」的正向心理地位
悲劇性的人生通常有著「壞」的心理地位,不論是:「我好-你不好」、「我不好-你好」、或是「我不好-你也不好」。這些心理地位影響著我們如何面對這個世界──憂鬱、不滿、傲慢、奴性、憤世嫉俗……讓我們感到痛苦與怨恨。找回「我好,你也好」的健康心理地位,跳脫「人生腳本」與「心理遊戲」的控制。

2. 想要改變命運的你,必讀經典心理學作品
深深的覺察、與內在自我和解,你也能改變注定悲傷的結局。溝通分析、腳本分析創始人艾瑞克‧伯恩,在書中帶我們一步一步深刻剖析自己的「父母自我」、「成人自我」、「兒童自我」的龐大影響,從認識自己開始,解開童年枷鎖、學會擁有更自主的人生道路。

3. 專業人士審定,最權威的內容、最專業的翻譯
本書由長期研究溝通分析心理學的周司麗老師翻譯,並且由溝通分析預備教師與督導黃珮瑛老師審定,提供讀者最具權威的心理學經典,讓翻譯貼近中文讀者的同時,也能清楚表達原文的含意,並從中了解溝通分析與腳本分析的重要性。
  • 【推薦序】「人生腳本」了解如何擁有滿足的人生,以及如何與他人和諧相處
  • 【譯者序】最煎熬的時期,本書帶給我啟發與幫助
  • 【繁體中文版審定序】展開這本書,便點上了福爾摩斯的菸斗
  • 【前言】
  • Part 1 總論 溝通分析裡的腳本 General Considerations
    • 第1章 簡介認識腳本分析的開始
      • 1. 說完「你好」以後,你會說什麼?
      • 2. 你如何對別人說「你好」?
      • 3. 舉例:研究「人類如何說你好」的潛在價值
      • 4. 握手:握手與問候之後,互動才開始有真實的意義
      • 5. 朋友:社交情境間,「你好」與「再見」的差異
      • 6. 理論框架:從「溝通分析」到「人生腳本」
    • 第2章 溝通分析的基本原理
      • 1. 結構分析:人格結構中的父母、成人與兒童自我
      • 2. 溝通分析:人類生活中有限的溝通模式
      • 3. 時間結構:多數人面對沒有安排活動的時間會感到不安
      • 4. 腳本:影響整個人生的結構化時間
  • Part 2 父母編制的程式 Parental Programing
    • 第3章 人類命運的決定
      • 1. 人生計畫:幼年時早已決定且影響一生的重要計畫
      • 2. 台上與台下:從戲劇中,看見真實的人生腳本
      • 3. 神話和童話:看似誇張的故事,卻映照著真實的生活
      • 4. 等到死亡到來:等待沉睡
      • 5. 家庭戲劇:了解腳本情節與重要線索的方法
      • 6. 人類命運:受到腳本、應該腳本與兒童自我控制
      • 7. 歷史背景:溝通分析之前的腳本概念與研究
    • 第4章 出生前的影響
      • 1. 引言:基因、銘印、兒時的玩耍、父母與社會訓練,都是腳本的基礎
      • 2. 祖先的影響:腳本如何在世代間傳遞
      • 3. 懷孕的情景:孕期的情況,會深深影響孩子最終的命運
      • 4. 出生位置:家中的排行順序,如何影響未來的人生道路
      • 5. 出生腳本:「出生創傷」是否會影響孩子形成其腳本
      • 6. 孩子的姓名:連結了父母期待,並深刻影響孩子的內心
    • 第5章 人生腳本的早期發展
      • 1. 早期影響:早期養育過程如何讓孩子成為永遠的青蛙
      • 2. 信念與決定:孩子對自己與周遭人的信念會伴隨他一生
      • 3. 心理地位(代名詞):構成心理遊戲與腳本的基礎
      • 4. 腳本贏家和輸家:我們如何界定贏家和輸家?
      • 5. 三方的心理地位:牽涉到你、我、他們的八種心理地位
      • 6. 心理地位(形容詞):由言語塑造的心理地位
      • 7. 腳本選擇:孩子如何找到劇情與適當的結局
    • 第6章 可塑的年代
      • 1. 父母編制的程式:影響我們行為反應的父母指令
      • 2. 火星人的思考:「真實的」理解父母的指令
      • 3. 小律師:淘氣但又不違反父母的禁令
      • 4. 腳本裝置:不同的腳本或人生計畫的共有元素
    • 第7章 腳本裝置
      • 1. 腳本結局:成為孤獨的人、乞討者、發瘋或猝死
      • 2. 禁止訊息:幼年時,父母所下且影響一生的禁令
      • 3. 引誘:兒童自我聽見的父母自我低語
      • 4. 電極:被植入父母自我中的自動化反應
      • 5. 袋子:限制人們「做真實自己」的牢籠
      • 6. 生存處方(應該腳本):養育型父母自我,與控制型父母自我以及瘋狂兒童自我間的衝突
      • 7. 父母榜樣或模式:父母的行為如何影響孩子的人生腳本
      • 8. 小惡魔:人類生存中的滑稽丑角
      • 9. 允許:解除父母所下的咒語、獲得自由選擇的能力
      • 10. 內部解除:去除禁止訊息,從腳本的限制中解放出來
      • 11. 腳本零件:解析組件腳本的零件,看見其影響
      • 12. 渴望與對話:腦中的對話,決定了我們的每一個行為
      • 13. 腳本中的贏家:具適應性、善意的程式
      • 14. 每個人都有腳本嗎?
      • 15. 反腳本:了解真正的自由與虛假的叛逆
      • 16. 總結:腳本是完整的生活計畫,提供了方法以及限制
    • 第8章 童年晚期
      • 1. 腳本情節與英雄榜樣:孩子如何找到相似的腳本零件
      • 2. 扭曲:持續一生的制約反射情緒
      • 3. 點券:利用心理遊戲收集,並兌換溝通中的扭曲情緒
      • 4. 幻覺:童年時期獎懲制度所造就,對人生的虛假想像
      • 5. 心理遊戲:家庭中的心理遊戲如何影響人生腳本
      • 6. 人格面具:受到外界影響所形成的社會性人格
      • 7. 家庭文化:從相應的生理跡象與症狀,了解個案的心理遊戲與腳本
    • 第9章 青春期
      • 1. 消遣:青春期的消遣,讓孩子學會與他人比較心理點券
      • 2. 新英雄:從神話或具有神力的人物,轉向更接近現實的人物
      • 3. 圖騰:了解夢中出現的圖騰隱喻
      • 4. 新的感受:新的生理衝動、同儕與老師的允許,讓個體的情緒逐漸與家庭分離
      • 5. 身體反應:青春期的壓力與改變,會呈現在個體的身體反應上
      • 6. 前屋和後室:孩子看見父母人格的多面性
      • 7. 腳本與反腳本:在兩者間搖擺的青春期
      • 8. 對世界的看法:從個案對世界的看法,理解他表現出的行為
      • 9. 運動衫:個體透過行為,清楚展現出來的態度
    • 第10章 成熟與死亡
      • 1. 成熟:界定個體成熟與否的四種方式
      • 2. 抵押:社會上的各式債務,都在為人類生活賦予意義
      • 3. 成癮:成為輸家最簡單且直接的方式
      • 4. 戲劇三角:具有戲劇特性的拯救者、迫害者與受害者
      • 5. 預期壽命:多數人的生活計畫也包含著壽命多寡
      • 6. 老年:不同的腳本類型,驅使著不同的老年生活
      • 7. 臨終情景:總結了每一個人的人生目標
      • 8. 絞架上的笑:巫婆父母早已為孩子決定了壽命的長短
      • 9. 死後的圖像:美好現實的成功腳本,或是有可悲幻想的悲劇腳本
      • 10. 墓碑:反映個案腳本的墓誌銘
      • 11. 遺囑:實現腳本結局的最後機會
  • Part 3 腳本運作的方式 The Script in Action
    • 第11章 腳本的類型
      • 1. 如何判斷贏家、非贏家與輸家腳本
      • 2. 腳本時間:無論贏家或輸家腳本,都是使用時間的方式
      • 3. 「性」與腳本的關聯
      • 4. 腳本指令中的「時鐘時間」與「目標時間」
    • 第12章 典型的腳本
      • 1.「小粉帽」或「流浪兒」腳本
      • 2. 「薛西弗斯」或「我又這樣了」腳本
      • 3. 「瑪菲特小姐」或「你嚇不倒我」腳本
      • 4. 「老兵不死」或「誰需要我?」腳本
      • 5. 「屠龍者」或「父親知道得最多」腳本
      • 6. 「西格蒙德」或「如果這種方法行不通,就試試另一種」腳本
      • 7. 「佛羅倫斯」或「看穿一切」腳本
      • 8. 悲劇式腳本:就算悲慘,仍然是輸家最熟悉的老路
    • 第13章 灰姑娘仙杜瑞拉的人生腳本
      • 1. 灰姑娘的故事背景:看見故事中隱含的腳本寓意
      • 2. 童話中,灰姑娘故事的情節
      • 3. 互相關聯的腳本:灰姑娘故事中有關聯的腳本
      • 4. 現實生活中的灰姑娘:從童話故事對比真實的生活
      • 5. 舞會結束後:灰姑娘的真實人生
      • 6. 童話故事與真實人物:如何運用童話對比現實中的人物
    • 第14章 腳本如何成為可能?
      • 1. 多變的臉龐:臉龐如何影響著人們的社交生活
      • 2. 流動的自我:對自我的真實感受是流動且可任意變換的
      • 3. 著迷與銘印:根植在兒童自我,干擾著生活的迷戀
      • 4. 無嗅之味:持續刺激感受器官、無法察覺的化學物質
      • 5. 「後事前置」與「前事後置」:源自父母教導的恐懼
      • 6. 小法西斯:隱藏在人格最深層的虐待者
      • 7. 勇敢的思覺失調症案主:滿足於取得進步
      • 8. 腹語師的傀儡:父母自我控制著人們所說出的話語
      • 9. 小惡魔:深埋在內心,誘惑人們走向失敗
      • 10. 真實的人:能夠自由轉換自我狀態的人
    • 第15章 腳本如何在世代間傳遞
      • 1. 腳本矩陣:展示並分析父母及祖父母如何將指令傳達給子孫
      • 2. 家族序列:代代相傳的禁止訊息
      • 3. 文化傳承:文化與角色,同樣也會在世代中傳承
      • 4. 祖父母的影響:祖父母如何影響後代腳本
      • 5. 過度傳遞腳本:父母施予的指令遠超過孩子腳本所需
      • 6. 腳本指令的混合:隨著人生經歷產生的腳本指令
      • 7. 總結:了解腳本矩陣的概念與如何應用
      • 8. 父母的責任:腳本程式如同代代相傳的基因缺陷
  • Part 4 臨床實踐中的腳本分析 The Script in Clinical Practice
    • 第16章 治療前的準備階段
      • 1. 引言:臨床腳本分析的「初始階段」與「腳本分析階段」
      • 2. 選擇治療師:從個案如何選擇治療師看見他的腳本指令
      • 3. 如魔法師般的治療師:對個案的「兒童自我」而言,治療師彷彿有魔法一般
      • 4. 準備:第一次治療時盡可能收集個案的腳本草案
      • 5. 如何判斷「職業個案」
      • 6. 讓個案像個真正的人:腳本分析的治療期望
    • 第17章 如何看見腳本徵兆
      • 1. 腳本訊號:如何從個案獨特的姿態,看見其腳本
      • 2. 生理因素:突然發作的病症與腳本的關聯
      • 3. 如何傾聽:了解個案話語中所透露的腳本訊息
      • 4. 基本的聲音訊號:四種聲音訊號所隱含的意義
      • 5. 個案選擇的字詞:字詞選擇的心理學意義
      • 6. 絞架溝通:引發「絞架上的笑」的特殊刺激與回應
      • 7. 各種類型的笑:五種類型的笑所呈現的背後含義
      • 8. 祖母:高於「父母自我」且影響個案行為的力量
      • 9. 抗議的不同類型:憤怒與哭泣
      • 10. 你的人生故事:無論多麼後悔,都會被腳本驅使而不斷重複同樣的行為模式
      • 11. 腳本轉換:腳本中的受害者、迫害者與拯救者
    • 第18章 如何在治療中運用腳本分析
      • 1. 治療師的角色:辨別個案的期待,就能愈早發現腳本類型
      • 2. 心理遊戲劑量:如何面對治療中的心理遊戲
      • 3. 治療動機:為了更舒適的生活在腳本中並推動腳本前進
      • 4. 治療師的腳本:如何避免落入個案的腳本中
      • 5. 預測結果:治療師如何避免落入治療難題
      • 6. 腳本的對立主題:讓個案跳出腳本,進入真實的世界
      • 7. 治癒:從贏得時間開始,更深入挖掘並改變腳本決定
    • 第19章 治療中的關鍵干預
      • 1. 最後展現通道:分離、排除或整合三種自我狀態
      • 2. 腦中的聲音:父母、成人與兒童自我間的對話
      • 3. 允許的力度:有效允許的三步驟
      • 4. 治癒vs.取得進步:真正「治癒個案」,而非僅是「取得進步」
    • 第20章 三個個案史
      • 1. 克蘿妮:有社交困難的31歲家庭主婦
      • 2. 維克多:與上司捲入嚴重心理遊戲的男士
      • 3. 珍和比爾:要求再次加入團體治療的夫婦
  • Part 5 從科學角度探討腳本理論 Scientific Approaches to Script Theory
    • 第21章 反對腳本理論的聲浪
      • 1. 精神層面的反對聲音:認為腳本理論違背了人類是自由意志生物的理念
      • 2. 哲學層面的反對聲音:關於先驗與存在兩方面的誤解
      • 3. 理性層面的反對聲音:「決定」究竟來自哪個自我狀態
      • 4. 教義層面的反對聲音:腳本分析與宗教以及傳統精神分析間的歧異
      • 5. 經驗層面的反對聲音:同一個家庭中的孩子,為什麼會有不同的腳本結局
      • 6. 發展層面的反對聲音:嬰兒的性心理危機與青少年的身分認同危機
      • 7. 臨床層面的反對聲音:只處理個案意識層面資訊,並不能實現精神分析式的治癒
    • 第22章 方法論的問題
      • 1. 地圖和地域:了解治療中可能會犯下的錯誤
      • 2. 概念網格:溝通分析中彼此交互關聯與相容的概念
      • 3. 軟資料與硬資料:從不同資料來證明腳本分析
    • 第23章 腳本檢核表
      • 1. 腳本的定義:定義腳本與非腳本的「S公式」
      • 2. 如何驗證腳本:辨別腳本必要元素的五大標準
      • 3. 什麼是「腳本檢核表」?
      • 4. 腳本檢核表:了解個案是否受到腳本影響
      • 5. 簡化版腳本檢核表:更自然的提升與個案的信任關係
      • 6. 治療檢核表:檢查個案是否已經脫離腳本
  • 【後記】說完「你好」後,你會說什麼?
  • 術語表
  • 參考書目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