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虹橋與極光:紀弦、覃子豪、林亨泰詩學理論中的象徵與現代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8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9618694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臺灣詩學季刊》以論說臺灣詩學為其立刊宗旨之一,大部份同仁都在大學任教,能寫詩,亦都有現代新詩的論述能力,策劃編印「臺灣詩學論叢」,將收入有關臺灣現代詩的專著、論集、詩話等。

※叢書有總序,各本有自序,內文可分輯,最後或有附錄,如作者詩學年表等。期待本論叢能朝跨領域整合的大方向前進,為臺灣現代詩學的建設,略盡棉薄之力。

※2018年共出版四本,包括李桂媚的《色彩.符號.圖象的詩重奏》、朱天的《虹橋與極光──紀弦、覃子豪、林亨泰詩學理論中的象徵與現代》、夏婉雲的《時間的擾動》、白靈的《世界粗礪時我柔韌》。

「象徵」與「現代」作為研究開展的雙主軸,此二關鍵詞彙是紀弦、覃子豪與林亨泰之詩論內容的交集與重心。

【象徵】
紀弦是如何透過新詩中的情緒展現象徵意涵?
用不同視角觀察與分析,覃子豪詩論對象徵關係有何闡述?
林亨泰詩學理論中象徵所具有的完整內涵究竟為何?

【現代】
何謂音分內外,以內為重?看《紀弦詩論》之現代詩定義。
覃子豪現代詩論之生成軌跡,是怎麼以抒情新詩與詩之表現為起點呢?
如何從〈關於現代派〉與〈中國詩的傳統〉解讀林亨泰現代的詩學意義?

首開臺灣當代詩論之探索風潮,影響後起詩論之持續建構,替詩評之驗證增添有力的支持,提供詩史書寫時必備的理論性資源,是紀弦、覃子豪與林亨泰對當代詩壇、文學界帶來的廣博影響與重要成就。


紀弦、覃子豪與林亨泰,可說是臺灣當代詩學理論之先行者。具體而言,紀弦等三人都十分強調,由實到虛之象徵關係,對詩之本體層面及方法範疇來說,可謂必備之關鍵元素。至於新穎獨創、強調理知、聚焦內在、物我交融、強調意象、提倡美感與借重傳統,當可說是紀弦等三人現代詩論中最為精華的主張。總體來說,紀弦、覃子豪與林亨泰詩學理論中的象徵與現代,本就具有彼此貫通的詩學背景;而不管是首開臺灣當代詩論建構之風、影響後起之詩學理論、支援詩評之驗證基礎、提供詩史之書寫資源、指引詩人之創作方向,以及強化五○年代之文學自律,皆可視為紀弦、覃子豪與林亨泰之象徵詩論與現代詩論,對於臺灣當代詩壇、文學界所帶來的重要成就。
  • 【臺灣詩學論叢】第三輯 總序/李瑞騰
  • 推薦序/洪淑苓
  • 推薦序:解開文藝思潮與現代派詩學的糾葛/須文蔚
  • 推薦語/劉正忠
  • 自序/朱天
  • 全文提要
  • 第壹章、緒論
  • 第貳章、紀弦之詩學理論與象徵
  • 第參章、覃子豪之詩學理論與象徵
  • 第肆章、林亨泰之詩學理論與象徵
  • 第伍章、與象徵相關之紀弦、覃子豪、林亨泰詩論歸納
  • 第陸章、紀弦之詩學理論與現代
  • 第柒章、覃子豪之詩學理論與現代
  • 第捌章、林亨泰之詩學理論與現代
  • 第玖章、與現代相關之紀弦、覃子豪、林亨泰詩論統整
  • 第拾章、結論
  • 參考文獻
  • 附錄 紀弦、覃子豪、林亨泰詩學論著之引用細目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