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生存革命

出版日期
2021/09/10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1394053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台灣社會正持續崩壞中

當危機威脅到生存,就應該及時革命

從個人、社會乃至於國家,重建公平與公義

為何民主未必帶來幸福快樂?為何窮者愈窮、富者愈富?為何台灣醫療水準高,國民健康卻比不上別人?

前衛生署長楊志良觀察到台灣社會當前的問題:政府施政無能又貪腐,為了選票亂放民粹式的福利政策;權、錢、媒結合,社會資源跟財富愈益集中,貧富差距擴大,階級固化;高齡化與少子化速度愈來愈快,社會及健康醫療保險都面臨破產;用意識型態防疫,造成無辜人命的犧牲,以及經濟的重大損失;種種因素交疊加成,終將引爆生存危機!

有鑑於此,楊志良決定發起新一波的革命,從國家、社會、健康三大議題切入,提出具體有效的解方:

‧針對罷免與公投修法,還權於民

‧公營事業股票全民配股,還錢於民

‧調漲公立學校學費,資源公平分配給學子

‧支持稅改,讓社會福利能夠永續

‧推動第三家庭以因應超高齡社會

‧重視預防保健,醫療體制更完善

如果你也關心台灣的未來該何去何從,這本書將為你揭示政治與社會的亂象,以及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的影響,並回到實務層面,提出保健、社福、政治制度的改革與重建,以及如何落實分配正義,讓社會福祉的效用極大化,進而讓這個民主國家回歸「民有、民治、民享」的核心價值。

  • 序一 知識份子裡的一軍 王惠珀
  • 序二 用心、用腦、用愛寫出的作品 馬以南
  • 序三 胸懷國事,執著發聲 蘭萱
  • 自序 求生存,非革命不可
  • 第一部 生存,充滿了危機
    • 一、國家分崩離析
      • 1 世界危矣!台灣危矣!
      • 2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 3 台灣大崩壞「進行中」
      • 4 「這個國家」的「這個總統」
      • 5 蔡政府的滅國大計
      • 6 台灣徹底崩壞——1450萬碎
      • 7 横遭暴政,人民當如何?
      • 8 獨裁防疫必敗
      • 9 雖未蓋棺,早已論定
      • 10 台灣民主進步了嗎?
      • 11 國家使人變愚蠢?
      • 12 民眾偉大,政府混蛋
      • 13 誰是統派,誰是獨派?
      • 14 誰撕裂了兩岸三地的華人?
      • 15 新冠肺炎是中國的陰謀?
    • 二、社會困境重重
      • 16 1993年世界銀行的忠告
      • 17 人類是否「進化」了?
      • 18 科技造福或禍害了人類?
      • 19 信仰的善與惡
      • 20 人類能否超脫?
      • 21 台灣人真幸福?
      • 22 台灣社福制度的困境
      • 23 信任:台灣幸福之鑰
      • 24 勞保費率,高一點好,低一點好?
      • 25 超前關懷,不是只有萊豬及疫苗
      • 26 假如我是年輕人
      • 27 是女不嫁,還是男不娶?
    • 三、健康危在旦夕
      • 28 失控的WHO與疫情
      • 29 如果疫情大爆發,要先救誰?
      • 30 新冠肺炎肆虐救人類?
      • 31 疫苗政治學
      • 32 上窮碧落下黃泉的健康照護
      • 33 台灣從未實施「全民健保」
      • 34 稅制不公有害健康
      • 35 該不該進口日本核食?
  • 第二部 革命,是唯一辦法
    • 一、重塑政治典範
      • 36 馬克思的陰魂必將再起
      • 37 見證世界霸權的殞落
      • 38 後疫情時代的世局預測
      • 39 疫情當前,要錢還是要命?
      • 40 失敗的團結
      • 41 政客們,為了國家,請去死吧!
      • 42 政府應還權於民、還錢於民
      • 43 分配正義救台灣
      • 44 建交狂想曲
    • 二、擘畫社福願景
      • 45 推動《超高齡社會發展法》迫在眉睫
      • 46 攜手共老:第三家庭的倡議
      • 47 超高齡社會的銀髮商機
      • 48 長照服務的未來
      • 49 願景工程:台灣的幸福與挑戰
      • 50 以社會儲蓄代替個人儲蓄
      • 51 如何讓社會福祉的效用極大化?
      • 52 社會福利該不該排富?
      • 53 教育資源再分配
      • 54 拿了社會資源,就該服務社會
      • 55 非懲罰單身,是照顧家庭
      • 56 健康員工,幸福國家
      • 57 請聆聽基因的呼喚
      • 58 關懷一下周遭的人吧!
      • 59 吃人一口,至少還人半口
      • 60 建立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祥和社會
    • 三、完善保健醫衛
      • 61 控制疫情的重要關鍵
      • 62 學習與新冠病毒共存
      • 63 為何高端疫苗不應取得緊急使用授權?
      • 64 健康政策需要宏觀改革
      • 65 健保未來只能減,不能加
      • 66 建立就醫準則與倫理,提升醫療品質
      • 67 衛福部瀆職,民眾健康大倒退
      • 68 增進病友參與權
      • 69 我們都是病友
      • 70 死能如願,才是尊重生命
      • 71 酒駕防制尚須努力
      • 72 烈酒捐,此其時
      • 73 請響應新「節食」運動
      • 74 幫助別人是利他還是利己?
      • 75 奉獻的人,最快樂健康
  • 附錄 追求公平正義:楊志良教授 江東亮、林佳霈、牛傑薇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