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羞辱創傷:最日常,卻最椎心的痛楚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4062966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情緒勒索》作者周慕姿繼《過度努力》之後,2022年療癒大作。

★內容簡介:

《情緒勒索》作者周慕姿2022年療癒大作。

有一種痛,我們難以述說──羞辱創傷。
而隱藏在「為你好」下的羞辱創傷,更難以辨識。

羞辱創傷,是我們教養文化裡,
最沉痛巨大的傷害。


「養你真辛苦,養條狗都比你好。」
「你是從垃圾場撿回來的。」
「你怎麼這麼笨?你真是一個很爛的人。」

這些話,我們耳熟能詳嗎?
這是我們習慣貶低一個人價值與自我的方式。
讓對方感受到羞恥、覺得自己很糟糕、不值得活。
而,我們卻往往不自覺。

有一種很深的痛楚,你難以說出口。
但它們牢牢箝制住你的人生;你無法愛人,也無法被愛。
那是羞辱創傷。

我們習慣用「羞辱」方式教養孩子
許多父母不經意脫口而出:「你怎麼這麼笨?」「你是個壞孩子。」「你做錯了,我要懲罰、羞辱你。」甚至「你不比別人好,所以我羞辱你,希望你知道羞恥,才會努力進步。」
當父母「為孩子好」,期許孩子更優秀與完美,但卻深深斲傷孩子的自我、價值與人格。孩子的心碎裂,世界崩塌。他們讓自己無知無覺,或討好,又或將父母殘忍的語言內化在心裡,不斷攻擊自己……而當他們有下一代,「要對自己殘忍,才會進步」的羞辱教養方式,成了血液裡唯一的基因。

以語言,述說創傷;以六階段,走過每回羞辱情緒重現的驚濤駭浪
在童年,也曾經歷羞辱創傷的慕姿心理師,她知曉當年老師是為她好,但卻是這份為學生好的心意,讓羞辱創傷更被隱身,也更不易被覺察。
將當時的情景說出來或寫下來,是慕姿心理師認為療癒羞辱創傷的第一步;接著,自我接納與哀悼、與唱衰魔人對話等六階段,讓我們緩緩撕下那些過往貼在身上的內在負面標籤。那些「我是不被愛的、我是不夠好的、都是我的錯……」的禁錮與牢籠,慕姿心理師陪你一起走出來。

心受傷了,我們渴求陪伴與溫柔以對,
但當孩子犯錯,我們卻對他說:「你做錯了,你表現得很糟、很差勁。
為了你好,我要懲罰、羞辱你。」
長大了的孩子,心遺失;若心仍在,也荒蕪一片。

★本書特色:
◎李崇建(薩提爾成長模式推手)、鐘穎(愛智者書窩版主;心理學作家)撰推薦序。

◎王浩威(作家;精神科醫師;榮格分析師)、洪仲清(臨床心理師)、葉丙成(台大教授)、鄧惠文(精神科醫師;榮格心理分析師)、蘇明進(大元國小教師)療癒推薦(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李崇建(薩提爾成長模式推手):「慕姿整理了諸多概念,彙整成生命中各種情境,說出了同為創作者,我寫不出來的深刻經驗。
一般人並不大明瞭,成長中各種形式的對待,其實已達到「羞辱」的層級,有些隱形的語言傷害、以為對人好的各種安慰、那些發心善意的語言,或是照顧者本身心靈的恐懼,造成了人們日後的身心反應,都是羞辱創傷的一部分。」──摘自推薦序〈看見傷,清除恥辱的印記〉

◎鐘穎(愛智者書窩版主;心理學作家):「從遭受羞辱後的行為表現到邁向療癒的方法,周慕姿心理師再次發揮她過人的才華,對這個長久在許多人心中隱隱作痛的創傷議題,做了全面性的介紹。」──摘自推薦序〈重獲靈魂──心的創傷與修復〉

◎「當你翻開這本書,或許你也有類似的經驗,對象可能是父母、老師、同學、上司……
在這過程中,我想邀請你,在當時,你或許沒有機會照顧自己、站在自己這一邊,但當你現在重新經驗,甚至重新感受過往的回憶湧起、情緒升起的時候──
請你試著站在自己這一邊,對自己說:
「是很糟糕的事情發生在我身上,而不是我很糟糕。」
這句話,我們都要記得。
我也期待這本書,有機會能讓大家留意到「羞辱創傷」對孩子、對人的長期人格與心理、生理傷害。一旦我們有機會去看見、理解,才有機會調整與改變。
而社會,就有機會變得不一樣。
走上這條療癒之路並不容易,希望我的書,能夠陪你一程。」──摘自序〈寫在《羞辱創傷》之前〉

◎面對羞辱創傷,慕姿心理師提出實用又完整的「療癒六階段」:
階段一 探究你的羞愧創傷:傷口被看見,才會被療癒。
階段二 哀悼那些你所失去的,了解不是你的錯。
階段三 撕下你的負面標籤:重述關於你的這個故事。
階段四 情緒調節的練習與重新建立──面對情緒重現,我可以怎麼做?
階段五 與唱衰魔人對話。
階段六 與人互動。
  • 封面
  • 作者簡介
  • 【推薦序】 看見傷,清除恥辱的印記
  • 【推薦序】 重獲靈魂──心的創傷與修復
  • 【序】 寫在《羞辱創傷》之前
  • 壹 傷與痛,是最難忘記的
    • 羞辱創傷的傷害
  • 貳 羞辱創傷的樣貌
    • 「羞辱創傷」引發的症狀
    • 父母的羞辱創傷
  • 參 羞辱創傷的形式
    • 外貌、性格、能力與價值否定
    • 肢體、精神暴力
    • 霸凌
  • 肆 羞辱創傷的影響
    • 自我防衛機轉
    • 「為什麼是我?」──自我歸因與投射性認同
    • 我該怎麼做,可以不再被傷害?──僵化的防衛機轉與因應的生存策略
    • 覺得這個世界/他人很危險──對世界的負面看法
    • 這世界有可以相信的人嗎?有人會愛我而不傷害我嗎?──對關係的不安全感
  • 伍 我不喜歡我自己:從羞辱創傷到自我厭惡,怎麼發生?──關係中羞辱創傷的影響
    • 做自己,為什麼那麼難?
    • 因為羞辱創傷形成的內在負面標籤
    • 內在負面標籤、羞恥感與假我的關聯
    • 因為羞辱創傷而造成的「重複性生命腳本」
  • 陸 當我們陷入羞辱創傷而過度努力──沒關係,還有我愛你
    • 階段一:探究你的羞辱創傷──傷口被看見,才會被療癒
    • 階段二:哀悼那些你所失去的,了解不是你的錯
    • 階段三:撕下你的負面標籤──重述屬於你的這個故事
    • 階段四:情緒調節的練習與重新建立──面對情緒重現,我可以怎麼做?
    • 階段五:與唱衰魔人對話
    • 階段六:與人互動
    • 當我有羞辱創傷,怎麼做,才不會延續?
    • 一起把內心那個「好的自己」找回來──你知道嗎?這不是你的錯
  • 版權頁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