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明代的漕運(1368-1644)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02/01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0830033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大運河(漕運)是京城和江南之間唯一的交通運輸線
對明朝國家財政發揮命脈的作用
幾乎中國所有的物產,都通過大運河來輸送
在中國有政治上絕對重大的歷史意義

從經濟角度來說,大運河(漕運)對明朝的國家財政發揮著命脈的作用,大運河是京城和江南之間唯一的交通運輸線,所有的物資供應都要經過它。這些物資,以榖類為最大宗,其他還有水果、家禽、紡織品、木材、文具、瓷器等,幾乎中國所有的物產,都通過大運河來輸送,所以大運河有它絕對的歷史意義。

一般說來,明代漕運問題涉及到明史中許多因素,例如皇帝及大臣管理漕運的風格、政府模式、官場慣例、財政政策、財政制度、國民經濟、地理環境和工藝技術等,都密切關聯著漕運的運作。

許多學者研究,大凡一個王朝的滅亡,其中一個跡象就是對水利的忽視,大運河後來無法進行有系統的輸送,是否證明了大明帝國的崩潰?史學家黃仁宇教授在本書對此有深入的研究。
  • 封面
  • 書名頁
  • 作者簡介
  • 前言
  • 目次
  • 第一章 京杭大運河的背景和本文研究的目的
  • 第二章 京杭大運河的地形概況
  • 第三章 明代管理大運河的行政機構
  • 第四章 漕糧運輸
    • 一、漕糧制度的發展
    • 二、軍運組織——漕軍
    • 三、國家支出下的京師漕糧儲存撥付
  • 第五章 宮廷供應品的漕運
  • 第六章 徵稅、商業、旅行和勞役
    • 一、徵稅
    • 二、商業
    • 三、旅行
    • 四、勞役
  • 第七章 結論
  • 附錄
    • 一、明代皇帝世襲表
    • 二、《明實錄》中所記載的輸送到京師的漕糧
    • 三、《大明會典》中所記載的幾省和南直隸幾府州的漕糧份額
    • 四、幾個內河河港的稅收份額
  • 文獻目錄注釋
  • 譯後記
  • 版權頁
  • 封底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