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退休教授張燦輝,在中大求學、教書、生活三十餘年,2019年後,退休的逍遙生活不僅不可得,還因文賈禍,遠走他鄉。此生無法再進入母校半步的感懷,遂集結過去多年在中大拍攝的照片,回顧中大的美好時光,並走筆思考當下的問題──中文大學的立校精神、大學的獨立精神與學術自由、在暴政恐怖橫行下知識人如何自處、中文大學雕像傳遞的價值等等。
這本書不僅呈現山城大學昔日的靜謐優美與濃厚的人文關懷,也有張教授對2019年風起雲湧活動的觀察紀錄;不只是曾經身為香港中文大學師生者留念的圖文輯,種種彷若昨日的事件,也可供思考大學價值與精神的讀者參考。
這本書不僅呈現山城大學昔日的靜謐優美與濃厚的人文關懷,也有張教授對2019年風起雲湧活動的觀察紀錄;不只是曾經身為香港中文大學師生者留念的圖文輯,種種彷若昨日的事件,也可供思考大學價值與精神的讀者參考。
- 封面
- 前言
- 艱險不忘奮進──《山城滄桑》序│周保松
-
第一部 山城滄桑
-
之一 最美麗的山城大學
-
之二 從開放兼容到恐懼噤聲
-
之三 知識分子在香港
-
之四 遵循不傷害古訓
-
之五 大學排名與學術自由
-
之六 大學與學術自由
-
-
第二部 銅雕能言
-
之一 中文大學的雕像
-
之二 唐君毅先生雕像
-
之三 勞思光先生雕像
-
之四 新民主女神像與港版民主女神像
-
-
第三部 山城人與事
-
之一 香港人的校長:沈祖堯
-
之二 二○一九年九月到十一月
-
- 後記
- 附錄一 「知識人」的反省│長明
- 附錄二 由銅雕能言說起│大埔山人
- 補記
- 版權頁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