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 作者序
-
第一章 親密關係暴力現象與防治
-
第一節 親密關係暴力現象概況
-
第二節 傳統社會對親密關係暴力的回應
-
第三節 從私人到公共議題─國際婦女權益倡議與防暴運動
-
第四節 台灣家庭暴力防治工作的發展
-
第五節 結語
-
-
第二章 認識親密關係暴力
-
第一節 親密關係暴力的定義
-
第二節 親密關係暴力行為類型與內涵
-
第三節 親密關係暴力的特性
-
第四節 多元族群之親密關係暴力特性
-
-
第三章 親密關係暴力的影響
-
第一節 對被害人的傷害與影響
-
第二節 對兒少的影響
-
第三節 對社會的影響
-
第四節 結語
-
-
第四章 親密關係暴力的解釋理論
-
第一節 親密關係暴力的類型與加害人的分類
-
第二節 個別特徵觀點
-
第三節 互動系統觀點
-
第四節 社會文化觀點
-
第五節 結語
-
-
第五章 危險評估與安全計畫
-
第一節 危險評估的重要性與方法
-
第二節 危險評估相關因素
-
第三節 危險評估工具
-
第四節 安全計畫與網絡合作
-
第五節 結語
-
-
第六章 民事保護令制度
-
第一節 保護令制度設計與作用
-
第二節 民事保護令的聲請、審理與執行
-
第三節 民事保護令實施情形
-
第四節 民事保護令有關問題探討
-
第五節 結語
-
-
第七章 被害人困境與需求
-
第一節 求助行為
-
第二節 易受傷害族群的求助行為
-
第三節 被害人的困境或需求
-
第四節 結語
-
-
第八章 社政系統的回應:被害人社工處遇服務
-
第一節 服務體系的建立
-
第二節 開案評估
-
第三節 被害人服務的開展
-
第四節 結語
-
-
第九章 社政系統的回應:被害人團體處遇與家庭服務
-
第一節 被害人團體處遇
-
第二節 目睹兒少服務
-
第三節 夫妻/伴侶服務
-
第四節 結語
-
-
第十章 家暴社工之服務準備
-
第一節 暴力防治服務之原則與有效性
-
第二節 家暴社工之專業知能
-
第三節 社工的自我照顧
-
第四節 結語
-
-
第十一章 加害人處遇與相對人服務
-
第一節 加害人處遇計畫
-
第二節 加害人處遇工作原則與處遇模式
-
第三節 相對人服務方案
-
第四節 結語
-
-
第十二章 醫療系統的回應
-
第一節 親密關係暴力受害者的醫療需求
-
第二節 醫療系統的角色與服務
-
第三節 對醫療系統的政策指引
-
第四節 我國醫療系統的回應現況與困境
-
第五節 結語
-
-
第十三章 警察系統的回應:角色與職責
-
第一節 警察角色功能與警察任務
-
第二節 警察在親密關係暴力防治扮演的角色變遷
-
第三節 家庭暴力防治法中的警察職責
-
第四節 警察工作要求與政策指引
-
第五節 結語
-
-
第十四章 警察系統的回應:防治策略與實務
-
第一節 我國警察系統防治策略
-
第二節 警察實務運作與執行現況探討
-
第三節 影響警察回應因素與策進建議
-
第四節 結語
-
-
第十五章 司法系統的回應
-
第一節 刑事司法系統在家庭暴力犯罪的角色功能
-
第二節 家庭暴力案件之刑事程序
-
第三節 司法系統之回應策略
-
第四節 司法系統近十年的回應分析(2010~2019)
-
第五節 結語
-
-
第十六章 親密關係暴力防治政策之展望
-
第一節 基礎工作
-
第二節 初段預防
-
第三節 二段預防
-
第四節 三段預防
-
第五節 結語
-
- 參考文獻
-
附錄
-
附錄1:台灣親密關係暴力危險評估表(TIPVDA)
-
附錄2:高危機列管案件社工服務被害人評估表
-
附錄3:高危機列管案件警察約制查訪加害人評估表
-
附錄4:高危機列管案件加害人/被害人衛生醫療問題評估表
-
附錄5:高危機列管案件相對人服務評估表
-
附錄6:警察處理家庭暴力案件作業程序
-
附錄7:警察執行保護令案件作業程序
-
附錄8:警察處理家庭暴力罪及違反保護令罪逮捕拘提作業程序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