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喜悅甘露集(卷一)

出版日期
2022/05/01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9603336
叢集名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作者─雪莉‧雪莉‧阿南達慕提(Shrii Shrii Anandamurti)─為國際靈性社會服務組織阿南達瑪迦(Ananda Marga)的創始者及靈性導師。祂的弟子尊稱祂為巴巴(Baba)。此《喜悅甘露集》乃是由巴巴日常面見其弟子時之系列開示彙集而成。
此靈性開示系列,處處洋溢著生命之光,一字一句皆是上師的恩典,展書研讀猶如啜飲甘露般的喜悅、甜美。經典有云:梵咒的種子就是上師的話語,解脫的唯一要素就是上師的恩典。是故本系列叢書乃是生命無明大海的明燈,亦是解脫道上的智慧覺海之舟。

作者嘗言:
事實上,「聖地」(tiirtha)即意指一種境地,也就是說從此處如果你再往內在走一步,你將登上喜悅之地;而如果你往粗鈍的外在走一步,你就會回到粗鈍的物質世界。這就是「聖地」的意義。人應努力讓自己的心靈處在此環接點(tiirtha)上,如此,當你靜坐時,你便容易深入;一旦你開始從事世俗工作,也可立即上手。人應一直維持在這個位置、境界上,永遠在這個心靈聖地。每個人都有家庭要照顧,人怎麼可能永遠都去瓦拉那西(Varanasi)或阮昧希瓦拉姆(Rameshvaram)等地朝聖?這是不可能的。所以,真正的聖地在內在,非外在。
「哦,那些惰性的人,那些受惰性思想引導的人,四處遊蕩─這裡是聖地,這裡有一個聖湖,人應浸泡在此湖中,這是某某神像,這是這個、是那個─做這些事都不過是在浪費寶貴的時間、氣力和金錢。外在的聖地非真正的聖地。真正的聖地在裡面,不在外面。」

作者亦曾如此說道:
「你們應該知道偉大的人或好人總是佔少數,不會有幾百萬或幾億人之多,但這少數人卻是人類社會的火炬傳遞手,是開拓的先鋒。所以拯救人類是你們的責任。那些無法肩負自己責任的人,他們的責任就該由你們擔當起來。靈性修持者的生命是一種使命,你整體生命、所有的存在都是一種使命。這使命為何?就是拯救人類免於毀滅的危機。我希望你們成功,我不僅希望,更確信你們必會成功!」

如斯慈悲寬憫的法語,如斯睿智精鍊的箴言,乃叢書中採擷不盡的寶藏,亦是永恆激勵的泉源,它滋潤每一顆虔誠渴望的心,引領眾生走向生命至上喜悅的大道。
  • 第一講 顏色背後的秘密
  • 第二講 剃刀邊緣
  • 第三講 做第一等人
  • 第四講 至上的太陽
  • 第五講 眾生的庇護所
  • 第六講 靈性提昇的三要素
  • 第七講 虔誠的頂點
  • 第八講 超越宇宙力量的甘露
  • 第九講 神偷哈里
  • 第十講 上主,請成為我們的船吧
  • 第十一講 衪是一切
  • 第十二講 自由意志與心靈的結果
  • 第十三講 遠離束縛
  • 第十四講 克里斯那與羅摩
  • 第十五講 甚至居間媒介之人亦有所別
  • 第十六講 取悅上主
  • 第十七講 打開心扉而非關閉心扉
  • 第十八講 找尋至上的真理
  • 第十九講 你何所求
  • 第二十講 至上法性與動物的法性
  • 第二十一講 第一等人
  • 第二十二講 正確的智力
  • 第二十三講 上主的降臨
  • 第二十四講 現身背後的目的
  • 第二十五講 精神的平衡
  • 第二十六講 從事惡行之錯亂
  • 第二十七講 堅定不移
  • 第二十八講 至上喜悅的眼淚
  • 第二十九講 誰是取悅上主的人
  • 第三十講 虔誠
  • 第三十一講 創造者
  • 第三十二講 至上的目標
  • 第三十三講 單一的本體
  • 第三十四講 眾神之神
  • 第三十五講 至上的光輝
  • 第三十六講 從獸性到神性
  • 第三十七講 超越範疇
  • 第三十八講 上師慈悲的恩典無所不在
  • 第三十九講 虔誠者之殊勝處
  • 第四十講 無所不知的大宇宙心智本體
  • 第四十一講 至上的獨白
  • 第四十二講 愛是絕對必要條件
  • 第四十三講 上帝的主要屬性
  • 第四十四講 解脫與人之肉身
  • 第四十五講 至上魔術師
  • 第四十六講 從無所不在的宇宙力量中解脫
  • 第四十七講 至上的要素│認知能力
  • 第四十八講 個體生靈如何成為至上意識
  • 第四十九講 真理至上之境
  • 第五十講 智慧覺海之舟
  • 第五十一講 能量與認知
  • 第五十二講 心靈與認知能力
  • 第五十三講 感官回收與至上目標
  • 第五十四講 羅摩與那拉衍那的解釋
  • 第五十五講 克里斯那—宇宙的核心
  • 第五十六講 與善為伍
  • 第五十七講 大宇宙與小宇宙之差別
  • 第五十八講 至上認知能力的角色
  • 第五十九講 阿嘎瑪與尼嘎瑪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