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傳說中,與中國禪宗的開山祖師達摩祖師同一人
帕當巴桑傑大師重要遺教
證悟的聖者帕當巴桑傑,在當時的定日(位在西藏與尼泊爾邊境)有眾多弟子。其中有一位親近的弟子在與年邁的聖者見面時,難過地徵詢他的上師,在上師涅槃之後,自己與其他弟子們該如何是好?要如何修行?心要寄託、依止於誰呢?慈悲的聖者帕當巴桑傑遂宣說了最後100個重要的教言……
帕當巴桑傑大師即達摩祖師,其遺教之重要性可見一斑
帕當巴桑傑原是印度南方某國的王儲,透過在佛法上不斷地精進禪修終究獲得成就,成為一位偉大的修行者。在西藏的歷史裡認為,帕當巴桑傑大師與中國的達摩祖師係同一人,傳說他住世的時間逾五百多年,也曾到過中國與西藏數次。達摩祖師是中國禪宗的開山祖師,此遺教之重要性可見一斑。
《定日百法》內容深且廣,漸進有次第地從個人日常生活擴及佛法的修行。其中,佛法內容的見地、觀修、行持與果位(見修行果),相關的甚深教導也有論及。因教導的內容篇幅達100條;所以,這個法的名稱就稱作《定日百法》,又名《定日百頌》或《修日百頌》。
100條日常修行指南,有助於令「所知」落實於「所行」
權勢、情愛、財物、姣好的面容、安逸的生活……人生在世能夠心生貪著的標的實在太多了。在《定日百法》中,收錄了100條修行者可以參酌的導正或重建的心態。
舉例來說:在社會上,「誰有權勢彼即有罪業」,在家庭裡面,在團體裡面,在國家裡面,某個人的權勢、權力很大,就會變得蠻橫無理,這是因為權勢大帶給他貪念、瞋恨、愚痴的煩惱就變得強烈,還有他的身、口、意三門的行為、造作的罪業也會變多。《定日百法》提醒,一個人的權勢越大,造作的不善業就越多,因此對專橫求取權勢的心,應該要捨棄掉。
又比方說,佛陀曾經開示:「合最後就是分,生的最後就是死。」親朋好友能夠齊聚一堂,當然是「合」的狀態;但因為無常的變化,最後終究是會分開的。一切萬法都是無常,親朋好友當然也是。因此,切莫因為親朋好友的苦樂而受影響,使自己內心也跟著傷感、苦樂,或忐忑不安,或讓自己陷溺在苦樂與傷感之中……
帕當巴桑傑大師重要遺教
證悟的聖者帕當巴桑傑,在當時的定日(位在西藏與尼泊爾邊境)有眾多弟子。其中有一位親近的弟子在與年邁的聖者見面時,難過地徵詢他的上師,在上師涅槃之後,自己與其他弟子們該如何是好?要如何修行?心要寄託、依止於誰呢?慈悲的聖者帕當巴桑傑遂宣說了最後100個重要的教言……
帕當巴桑傑大師即達摩祖師,其遺教之重要性可見一斑
帕當巴桑傑原是印度南方某國的王儲,透過在佛法上不斷地精進禪修終究獲得成就,成為一位偉大的修行者。在西藏的歷史裡認為,帕當巴桑傑大師與中國的達摩祖師係同一人,傳說他住世的時間逾五百多年,也曾到過中國與西藏數次。達摩祖師是中國禪宗的開山祖師,此遺教之重要性可見一斑。
《定日百法》內容深且廣,漸進有次第地從個人日常生活擴及佛法的修行。其中,佛法內容的見地、觀修、行持與果位(見修行果),相關的甚深教導也有論及。因教導的內容篇幅達100條;所以,這個法的名稱就稱作《定日百法》,又名《定日百頌》或《修日百頌》。
100條日常修行指南,有助於令「所知」落實於「所行」
權勢、情愛、財物、姣好的面容、安逸的生活……人生在世能夠心生貪著的標的實在太多了。在《定日百法》中,收錄了100條修行者可以參酌的導正或重建的心態。
舉例來說:在社會上,「誰有權勢彼即有罪業」,在家庭裡面,在團體裡面,在國家裡面,某個人的權勢、權力很大,就會變得蠻橫無理,這是因為權勢大帶給他貪念、瞋恨、愚痴的煩惱就變得強烈,還有他的身、口、意三門的行為、造作的罪業也會變多。《定日百法》提醒,一個人的權勢越大,造作的不善業就越多,因此對專橫求取權勢的心,應該要捨棄掉。
又比方說,佛陀曾經開示:「合最後就是分,生的最後就是死。」親朋好友能夠齊聚一堂,當然是「合」的狀態;但因為無常的變化,最後終究是會分開的。一切萬法都是無常,親朋好友當然也是。因此,切莫因為親朋好友的苦樂而受影響,使自己內心也跟著傷感、苦樂,或忐忑不安,或讓自己陷溺在苦樂與傷感之中……
- 封面
- 【序】給渴望改變今後生活的你
- 【前言】帕當巴桑傑──達摩祖師最後遺教《定日百法》
-
帕當巴桑傑親誡定日百法
-
001 於身口意勤奮於正法,業則大轉變矣定日人。
-
002 身口意三託付予三寶,自然出加持矣定日人。
-
003 棄捨此世心希求後世,即是上等目標定日人。
-
004 夫妻無常市場客人般,盼莫惡劣訟諍定日人。
-
005 財物實為如幻之欺騙,莫為慳結所縛定日人。
-
006 蘊身不淨物之袋子般,盼莫求好擦拭定日人。
-
007 親人如同幻相無諦實,盼斬傷感糾纏定日人。
-
008 庄園如同牧民牧帳地,盼莫耽著貪戀定日人。
-
009 父母六道有情所共通,盼莫執己與我定日人。
-
010 生時之晨即出死記號,相續盼念無暇定日人。
-
011 無渙散而勤奮於正法,死後引道端矣定日人。
-
012 業力異熟因果定真諦,至盼恥罪不善定日人。
-
013 已作諸事如同夢境般,至盼無作勤修定日人。
-
014 於何心生耽著盼棄彼,任皆無必要矣定日人。
-
015 於此世間未久安住故,盼即準備行囊定日人。
-
016 林內猴猻心想安樂矣,林外烈火周匝定日人。
-
017 生老病死大河無灘橋,舟船已備妥否定日人?
-
018 生死中陰守候險關處,五毒土匪再再嚴佈陣,至盼尋師護送定日人。
-
019 定無欺誑皈處即上師,無離盼能頂戴定日人。
-
020 若師護送定抵欲往處,至盼勝解敬彼定日人。
-
021 誰有錢財彼即有慳吝,至盼無偏布施定日人。
-
022 誰有權勢彼即有罪業,盼棄專橫求權定日人。
-
023 專橫多財之人無安樂,胸前盼攏十指定日人。
-
024 後世處所親友實鮮少,至盼心託於法定日人。
-
025 渙散路上目標一團亂,盼即下定決心定日人。
-
026 死神大魔不定何時來,至盼時時警覺定日人。
-
027 死日清晨任誰未能助,至盼己能獨立定日人。
-
028 若思死亡任皆無必要,至盼衷心憶念定日人。
-
029 日沉西山影子如何般,死神閻羅不留近近來,盼速準備逃法定日人。
-
030 鮮花前時雖美後時凋,心莫托於身矣定日人。
-
031 活命之時如同天神身,死亡之時較惡魔恐怖,幻相此身誑矣定日人。
-
032 店舖客人買畢各返家,友伴定分手矣定日人。
-
033 如幻壘石終亦倒下故,盼即結下緣起定日人。
-
034 內心雄鷹任亦定翱翔,盼即決定騰空定日人。
-
035 六道有情大恩父母親,盼修慈心悲心定日人。
-
036 瞋敵業力輪迴之惑顯,盼斷瞋恚惡心定日人。
-
037 頂禮繞行淨化身罪業,盼棄世間俗事定日人。
-
038 唸誦皈依淨化口罪業,莫言凡俗閒聊定日人。
-
039 虔敬勝解淨化心罪業,至盼頭頂上師定日人。
-
040 定將離棄俱生肉與骨,莫執壽為常時定日人。
-
041 認定正境即本然永境,彼則無遷誤矣定日人。
-
042 把握心性大藏為正財,彼則無耗盡矣定日人。
-
043 享用等持勝味為正食,則無飢餓苦矣定日人。
-
044 暢飲憶念甘露為正飲,彼則無中斷矣定日人。
-
045 尋找自然本智為正友,彼則無聚散矣定日人。
-
046 尋找覺性稚童為正子,彼則無生死矣定日人。
-
047 盼於空狀揮旋了悟矛,見地無阻擋矣定日人。
-
048 無妄念上遣無散斥堠,修時無沉掉矣定日人。
-
049 盼於自然無遮練力道,行持無取捨矣定日人。
-
050 四身無別本覺心中圓,於果無期疑矣定日人。
-
051 輪涅根本攝於覺性心,心無實有法矣定日人。
-
052 貪瞋所顯鳥行無痕般,覺受無耽著矣定日人。
-
053 法身無生如同日精華,光則無明暗矣定日人。
-
054 妄念為敵空屋遇賊般,錢財無得失矣定日人。
-
055 感受無痕如同水中圖,無執惑顯後矣定日人。
-
056 習氣憶執天空彩虹般,貪戀無認定矣定日人。
-
057 浮動自清天空雲朵般,心則無朝向矣定日人。
-
058 無執自解拂面涼風般,於境無耽執矣定日人。
-
059 覺性無實天空彩虹般,覺受無阻擋矣定日人。
-
060 見法性義啞子夢境般,離詞離名言矣定日人。
-
061 證悟覺受青年快樂般,喜樂無詮說矣定日人。
-
062 明空無別水中明月般,任皆無貪礙矣定日人。
-
063 顯空無別如同虛空般,心則無中邊矣定日人。
-
064 憶念無渙美女明鏡般,彼則無宗義矣定日人。
-
065 覺空無別鏡中影像般,彼則無生滅矣定日人。
-
066 樂空無執雪山日出般,彼則無認定矣定日人。
-
067 閒聊無痕谷音空洞般,於聲無所執矣定日人。
-
068 苦樂惑輪琵琶弦體般,因緣業力合矣定日人。
-
069 輪涅自解稚童遊戲般,心則無生滅矣定日人。
-
070 外在戲論攝於己內心,冰塊溶成水矣定日人。
-
071 無明惑輪草原冒水般,無可擋而除矣定日人。
-
072 輪涅惑顯如同驚遇敵,援軍勝上師矣定日人。
-
073 五身自明如看金洲般,期疑取捨無矣定日人。
-
074 暇滿人身如同金珍寶,盼莫無義虛耗定日人。
-
075 大乘法理如意寶珠般,雖尋亦難獲矣定日人。
-
076 此世衣食如何皆亦可,至盼專注正法定日人。
-
077 至盼年青之時當苦修,老時身體未堪定日人。
-
078 生煩惱時盼對治即到,相執原地解脫定日人。
-
079 盼常憶念輪迴之痛苦,即是滋養虔信定日人。
-
080 現在發奮精進登本地,死後無生何處定日人。
-
08 1壽無空暇如同草頭露,盼除懈怠懶惰定日人。
-
082 世尊聖教如同雲中日,唯是此次明矣定日人。
-
083 雖思苦樂二者由他報,緣本在己手矣定日人。
-
084 虔信助緣轉變近道故,盼思輪迴過患定日人。
-
085 若交損友自然染惡行,至盼遠棄罪友定日人。
-
086 若交益友自然出功德,至盼依善知識定日人。
-
087 狡詐謊話亦誑自與他,至盼以心為證定日人。
-
088 無明迷惑損耗鬼之本,盼以念知緊擒定日人。
-
089 若摧五毒三毒路途近,盼依有力對治定日人。
-
090 精進力勢弱則難成佛,至盼披甲前來定日人。
-
091 久伴習氣故後常追逐,莫逐過去之後定日人。
-
092 若心了悟淺小則祈請,自然出證悟矣定日人。
-
093 若欲後世幸福應耐苦,面前即有佛矣定日人。
-
094 相聚之晨即出別離兆,分合耗內心矣定日人。
-
095 多數友伴已去後世處,親友路糧有否定日人。
-
096 一切痛苦從由罪業出,至盼亦去小惡定日人。
-
097 一切安樂從由善業出,至盼亦行小善定日人。
-
098 由善惡因出苦樂之果,至盼去惡行善定日人。
-
099 遊方士者未留定日離,現在斬斷增益定日人。
-
100 我則無渙散而已禪修,至盼汝亦隨後定日人。
-
- 帕當巴桑傑親誡定日百法藏文原文
- 處理佛書的方式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