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书旨在构建新型城镇化研究的理论体系,深入研究“四个机制”,探索“两种路径”。“一个体系”:基于发展型社会政策、社会融入、生态系统等理论的整合,结合政策和试点实践的研究总结,构建“农业转移人口发展融合型社会政策体系”。核心内容:“四个机制”,如何回应人的需求、尊重人的意愿、发挥人的能动性和创造力、实现人的社会权益,最终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成果转化为惠及整体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福祉。首先,以“内在驱动机制”为切入点,要回答如何促进城乡均衡、区域均衡、经济-社会-生态的平衡发展,以及农业转移人口群体性发展均衡的基本问题,结合地方试点实践分析国家应对新型城镇化内在矛盾的政策推进路径;其次,通过“评估瞄准机制”系统研究新型城镇化带来的社会分化,精准识别急剧社会变迁过程中不同群体的社会需求和迫切问题;再次,通过经济促进机制分析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源泉,从宏观层面探讨新型城镇对经济发展的复杂影响,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促进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完善社会保障,激发并释放农业转移人口及其家庭内需潜力,带动经济从投资驱动向消费驱动转变,并从微观分析层面提出差异化就业促进路径,逐步建立农业转移人口的科学评估、有序引导、重点扶持、分流安置现代管理体系;最后,系统研究政策行动机制如何实现发展目标,主要涉及四个层面:落户政策改革“去身份化”“去价值化”;社会福利保险城乡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转型社区的社会治理现代化,通过制度安排构建“农业转移人口发展融合型社会政策体系”。
“两种路径”:结合区域优势和发展特征探索异地城镇化和就近就地城镇化的实现路径,及其相互之间形成政策合力、协调联动,加快推进中西部地区欠发达地区就近就地城镇化,降低异地城镇化和跨省迁移的经济成本和社会代价,探索县域就近城镇化和特色小镇模式,形成从省市城镇化-县区城镇化差序推进的发展格局,打造生产、生活、生态融合的城镇化新样态,带动农民就近就业;参照总结试点经验,结合区域特征促进乡村振兴、异地扶贫搬迁与城镇化战略融合。
“两种路径”:结合区域优势和发展特征探索异地城镇化和就近就地城镇化的实现路径,及其相互之间形成政策合力、协调联动,加快推进中西部地区欠发达地区就近就地城镇化,降低异地城镇化和跨省迁移的经济成本和社会代价,探索县域就近城镇化和特色小镇模式,形成从省市城镇化-县区城镇化差序推进的发展格局,打造生产、生活、生态融合的城镇化新样态,带动农民就近就业;参照总结试点经验,结合区域特征促进乡村振兴、异地扶贫搬迁与城镇化战略融合。
- 封面
- 前折页
- 书名页
- “魁阁学术文库”编委会
- “魁阁学术文库”总序
- 目录
- 前言
-
绪论
-
一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背景
-
二 理论基础
-
三 研究对象与分析框架
-
四 对已有研究评述及进一步探讨、发展或突破的空间
-
五 本书的学术价值、应用价值和社会意义
-
-
第一章 国内外城镇化研究学术史梳理
-
一 以人为核心、提质增效的新型城镇化
-
二 中国城镇化相关研究的理论争议、发展脉络及评述
-
三 我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困境、机遇与挑战
-
四 中国城镇化路径的研究
-
五 国际城镇化研究脉络
-
-
第二章 新型城镇化的人口机制、经济机制及社会机制研究评述
-
一 新型城镇化的人口迁移流动机制研究评述
-
二 新型城镇化的经济机制研究评述
-
三 新型城镇化的社会机制研究评述
-
-
第三章 欠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的经济机制及就业促进研究
-
一 离乡不离土:外出租地失地农民的就业促进研究
-
二 社会关系网络的运用与建构
-
三 分层发展过程中的社会关系网络
-
-
第四章 欠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的行动机制及案例研究
-
一 欠发达地区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实践改革
-
二 社会治理项目评估模型应用
-
三 欠发达地区社会治理案例分析
-
- 参考文献
- 版权页
- 后折页
- 封底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 DOI : 10.978.75228/15756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