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六位同事被殺,遭判十五年重刑
我持續寫下真相,只因我愛我的國家
我比普丁更愛它
第一本來自俄國內部的真實紀錄,最後一位俄羅斯獨立記者發出的自由之聲
你不知道嗎?從小就教育我們要反法西斯的偉大俄羅斯,
早就變成了另一個法西斯。我們都成了法西斯。
這一切是從什麼時候,又是從哪裡開始?
★ CNN、《時代雜誌》、《大誌雜誌》、《紐約時報》、《紐約客》最受矚目選書
★ 諾貝爾文學獎、和平獎得主齊聲推薦:看見俄羅斯的真相之書
從有記憶以來,伊蓮娜就愛著自己土生土長的俄羅斯。但她的愛與官方倡導的不同,不是普丁與俄國政府所帶來的死亡、噤聲與謊言,而是看見所愛之物最真實的模樣。愛一個國家,就得把光照進國家最黑暗的角落。
過去十七年來,伊蓮娜見證了普丁統治下的俄羅斯,如何一步步走向極權法西斯。她記錄下原住民、少數民族、同性戀、性工作者、精神病患,以及新聞記者與政治工作者等群體,如何一個個被消失。她也刻劃了國家對外不斷發動的屠殺或戰爭,從車臣、喬治亞、哈薩克、克里米亞到烏克蘭。
這是一份俄國社會如何從根本上崩壞的真實紀錄,也是伊蓮娜從小到大的人生心路。透過樸實而犀利的文字,她寫下俄羅斯人的愛與恨,挫折與憤怒,夢想與希望。最重要的是,她還寫下這些自認無辜的老百姓,這些過著平凡過活的普通人,這些伊蓮娜日常相處過的鄰人,如何都成了暴政的幫兇,迫使全世界生活在恐懼裡。
本書特色
只要你曾經對自己的國家,自己所見的真相,以及自己文字的力量感到迷惘,這本書就是為你而寫。
寫的是俄羅斯,卻是屬於全世界的故事,因為任何地方都有可能出現不寬容的法西斯,都有人在共享著伊蓮娜的故事。
我持續寫下真相,只因我愛我的國家
我比普丁更愛它
第一本來自俄國內部的真實紀錄,最後一位俄羅斯獨立記者發出的自由之聲
你不知道嗎?從小就教育我們要反法西斯的偉大俄羅斯,
早就變成了另一個法西斯。我們都成了法西斯。
這一切是從什麼時候,又是從哪裡開始?
★ CNN、《時代雜誌》、《大誌雜誌》、《紐約時報》、《紐約客》最受矚目選書
★ 諾貝爾文學獎、和平獎得主齊聲推薦:看見俄羅斯的真相之書
從有記憶以來,伊蓮娜就愛著自己土生土長的俄羅斯。但她的愛與官方倡導的不同,不是普丁與俄國政府所帶來的死亡、噤聲與謊言,而是看見所愛之物最真實的模樣。愛一個國家,就得把光照進國家最黑暗的角落。
過去十七年來,伊蓮娜見證了普丁統治下的俄羅斯,如何一步步走向極權法西斯。她記錄下原住民、少數民族、同性戀、性工作者、精神病患,以及新聞記者與政治工作者等群體,如何一個個被消失。她也刻劃了國家對外不斷發動的屠殺或戰爭,從車臣、喬治亞、哈薩克、克里米亞到烏克蘭。
這是一份俄國社會如何從根本上崩壞的真實紀錄,也是伊蓮娜從小到大的人生心路。透過樸實而犀利的文字,她寫下俄羅斯人的愛與恨,挫折與憤怒,夢想與希望。最重要的是,她還寫下這些自認無辜的老百姓,這些過著平凡過活的普通人,這些伊蓮娜日常相處過的鄰人,如何都成了暴政的幫兇,迫使全世界生活在恐懼裡。
本書特色
只要你曾經對自己的國家,自己所見的真相,以及自己文字的力量感到迷惘,這本書就是為你而寫。
寫的是俄羅斯,卻是屬於全世界的故事,因為任何地方都有可能出現不寬容的法西斯,都有人在共享著伊蓮娜的故事。
- 封面
- 書名頁
- 作者/譯者
- 寫在臺灣版出版之前
- 事件地圖
- 大事記
-
第一章 電視上的男人
-
〈演普丁的那個很久了,可是梅德韋傑夫超難選的〉
-
-
第二章 告別童年
-
〈HZB〉
-
-
第三章 莫斯科不等於俄羅斯
-
〈遊隼號沿線的生活〉
-
-
第四章 正義與恰當
-
〈從日出到日出〉
-
-
第五章 無助之境
-
〈數字〉
-
-
第六章 身為女人
-
〈公路旁〉
-
-
第七章 我隱匿而真實的愛
-
〈懷著愛與傷悲〉
-
-
第八章 不是俄羅斯人
-
〈最後的直升機〉
-
-
第九章 母親與克里米亞,我的第一場戰爭
-
〈你丈夫自願上火線〉
-
-
第十章 記憶的抹除
-
〈貝斯蘭之夢〉
-
-
第十一章 黑暗無心
-
〈鏽蝕〉
-
-
第十二章 睜開你的眼,這國家法西斯很久了
-
〈精神療養院〉
-
-
第十三章 戰爭開出的血紅花朵
-
〈米科萊夫〉
-
- 結語 《新報》與我,我們是個邪教
- 致謝
- 譯者之言
- 《我深愛的國家》讀後 文字能拯救把它說出來的人嗎?
- 譯名對照表
- 版權頁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