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公司劳动争议案例精选与解析

出版日期
2021/01/01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302573784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书共分20章,按照劳动人事管理流程编排,涵盖整个用人流程,重点介绍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各个环节的权利和义务。采用*新法律法规,精选各地典型案例。点明具体案件如何适用相关法律,法律规则和裁判理念如何体现,对同类案件的处理具有参考和借鉴作用。 内容全面,逻辑清晰,案例丰富,实用性强,特别适合企业劳动人事管理工作者和普通劳动者阅读。 采用新的法律法规,全流程讲解公司用人问题,精选各地典型案例,让你拿来就用!
  • 封面页
  • 书名页
  • 版权页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前言
  • 目录
  • 第1章 招聘与录用
    • 1.1 招聘应明确劳动合同主要内容
    • 1.2 招聘主体必须合法
      • 1.2.1 用人单位尚未领取营业执照即开始招用劳动者
      • 1.2.2 用人单位丧失经营主体资格后继续用工
      • 1.2.3 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承包单位非法转包时的工伤保险责任承担
    • 1.3 招聘内容必须合法
      • 1.3.1 招聘中不能对劳动者存在限制或歧视的内容
      • 1.3.2 招聘信息不能存在国家法律禁止出现的内容
    • 1.4 招聘对象必须合法
      • 1.4.1 不得招用不满16周岁未成年人
      • 1.4.2 不得招用国家法律法规禁止招聘的人员
      • 1.4.3 特种作业人员应具备相应资质
    • 1.5 如何制定录用条件
      • 1.5.1 依据岗位提出具体标准
      • 1.5.2 进行公示
      • 1.5.3 用人单位对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负有举证责任
      • 1.5.4 应当在法定试用期内作出决定
    • 1.6 不同方式的录用通知发放及效力
      • 1.6.1 要约邀请
      • 1.6.2 要约
    • 1.7 特殊情况的录用
      • 1.7.1 录用涉外、涉港澳台人员应办理相应手续
      • 1.7.2 录用可能与其他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 1.7.3 录用存在有效保密协议或竞业限制的劳动者
  • 第2章 规章制度
    • 2.1 含义与效力
    • 2.2 工会与职工代表大会的重要作用
      • 2.2.1 工会与职工代表大会
      • 2.2.2 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重大事项时的讨论
      • 2.2.3 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重大事项时的平等协商
    • 2.3 规章制度的制定
      • 2.3.1 应以用人单位为主体制定
      • 2.3.2 内容必须合法
      • 2.3.2 内容应当合理
    • 2.4 规章制度的内容和制定步骤
      • 2.4.1 规章制度的内容
      • 2.4.2 规章制度的制定步骤
    • 2.5 规章制度必须进行公示
    • 2.6 其他应注意的问题
      • 2.6.1 规章制度应视客观情况变化及时修改
      • 2.6.2 劳务人员谨慎适用用人单位规章制度
  • 第3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 3.1 劳动合同订立的形式要求
      • 3.1.1 劳动合同应为书面形式,且中文合同文本为正本
      • 3.1.2 劳动合同应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共同签订
      • 3.1.3 劳动合同应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 3.2 劳动合同订立的时间要求
      • 3.2.1 劳动合同应当在劳动者入职后一个月内订立
      • 3.2.2 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
      • 3.2.3 用工之日起满一年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
      • 3.2.4 应当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形
      • 3.2.5 特殊岗位的劳动合同期限最长不超过八年
      • 3.2.6 与经许可来华工作的外国人签订劳动合同的特殊规定
    • 3.3 劳动合同订立的主体
      • 3.3.1 用人单位
      • 3.3.2 劳动者
    • 3.4 劳动合同的内容
      • 3.4.1 劳动合同的必备内容
      • 3.4.2 劳动合同的约定内容
    • 3.5 劳动合同的期限
      • 3.5.1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期限
      • 3.5.2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期限
      • 3.5.3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的期限
    • 3.6 劳动合同无效的情形
      • 3.6.1 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 3.6.2 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条款无效
      • 3.6.3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 3.7 集体合同
      • 3.7.1 集体合同、专项集体合同、行业性集体合同、区域性集体合同
      • 3.7.2 集体协商代表
      • 3.7.3 集体合同的订立、变更、解除和终止
      • 3.7.4 集体合同应报送劳动行政部门
      • 3.7.5 集体协商争议的协调处理
    • 3.8 其他应注意的问题
      • 3.8.1 用人单位应建立职工名册
      • 3.8.2 劳动合同的优先适用
      • 3.8.3 用人单位不得扣押证件、收取财物,也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
      • 3.8.4 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
      • 3.8.5 用人单位签订劳务合同也可能成立劳动关系
      • 3.8.6 不适用劳动法的几类人员
      • 3.8.7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不属于劳动合同
  • 第4章 试用期、培训与服务期
    • 4.1 试用期
      • 4.1.1 试用期的期限
      • 4.1.2 缩短试用期与延长试用期
      • 4.1.3 不得约定试用期的情况
    • 4.2 试用期的内容
      • 4.2.1 约定试用期的方式
      • 4.2.2 劳动者的工资及福利待遇
      • 4.2.3 试用期的评价标准
    • 4.3 试用期内如何解除劳动合同
      • 4.3.1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 4.3.2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 4.4 培训与服务期
      • 4.4.1 约定培训与服务期
      • 4.4.2 服务期在试用期内
      • 4.4.3 服务期在劳动合同期限内
      • 4.4.4 服务期长于劳动合同期限
    • 4.5 培训的内容
      • 4.5.1 培训参与人员
      • 4.5.2 培训协议内容
      • 4.5.3 违约责任
  • 第5章 保密与竞业限制
    • 5.1 商业秘密
      • 5.1.1 商业秘密的规定
      • 5.1.2 用人单位对商业秘密的保护方式
    • 5.2 如何签订保密协议
      • 5.2.1 签订保密协议的主体
      • 5.2.2 签订保密协议的内容
      • 5.2.3 违反保密协议的责任
    • 5.3 竞业限制
    • 5.4 如何签订竞业限制协议
      • 5.4.1 签订竞业限制协议的主体和时间
      • 5.4.2 签订竞业限制协议的内容
      • 5.4.3 竞业限制协议的解除
      • 5.4.4 竞业限制协议的补偿金
      • 5.4.5 保密费与竞业限制协议补偿金
  • 第6章 工资支付
    • 6.1 工资总额
      • 6.1.1 工资总额组成
      • 6.1.2 计时工资
      • 6.1.3 计件工资
      • 6.1.4 奖金
      • 6.1.5 津贴和补贴
      • 6.1.6 加班和加点工资
      • 6.1.7 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 6.2 最低工资规定
      • 6.2.1 最低工资标准
      • 6.2.2 正常劳动
      • 6.2.3 不计入最低工资的收入
      • 6.2.4 计件工资或提成工资亦不得低于相应的最低工资标准
      • 6.2.5 在试用期内用人单位给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的几个标准
    • 6.3 工资支付
      • 6.3.1 克扣工资
      • 6.3.2 拖欠工资
      • 6.3.3 工资应以法定货币形式支付
      • 6.3.4 工资应向劳动者本人发放,并出具工资清单
      • 6.3.5 工资应在约定的时间支付,至多以月为周期
      • 6.3.6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支付工资或生活费的情况
      • 6.3.7 劳动者完成一次性临时劳动或某些具体工作后的工资支付
  • 第7章 工作时间
    • 7.1 工作时间
      • 7.1.1 标准工时制
      • 7.1.2 不定时工作制
      • 7.1.3 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
    • 7.2 加班
      • 7.2.1 制度工作时间、日工资和小时工资
      • 7.2.2 加班费计算基数
      • 7.2.3 延时加班
      • 7.2.4 休息日加班
      • 7.2.5 法定休假日加班
      • 7.2.6 不定时工作制下是否存在加班
      • 7.2.7 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加班
      • 7.2.8 加班的举证责任
    • 7.3 用人单位的加班管理
      • 7.3.1 用人单位应明确加班的具体审批程序
      • 7.3.2 用人单位应保留加班费支付表
    • 7.4 未依法支付工资的法律后果
      • 7.4.1 未依法支付工资的形式
      • 7.4.2 未依法支付工资的后果
  • 第8章 请假与休假
    • 8.1 依据
      • 8.1.1 法定依据
      • 8.1.2 规章制度
    • 8.2 常见假期
      • 8.2.1 法定节假日
      • 8.2.2 每周休息日
      • 8.2.3 事假
      • 8.2.4 病假
      • 8.2.5 婚假
      • 8.2.6 产假
      • 8.2.7 丧假
      • 8.2.8 带薪年休假
      • 8.2.9 探亲假
      • 8.2.10 公假
  • 第9章 五险一金
    • 9.1 社会保险与公积金的强制性
      • 9.1.1 社会保险的强制性
      • 9.1.2 公积金的强制性
    • 9.2 基本养老保险
      • 9.2.1 适用范围
      • 9.2.2 缴费基数与比例
    • 9.3 基本医疗保险
      • 9.3.1 适用范围
      • 9.3.2 缴费基数与比例
    • 9.4 失业保险
      • 9.4.1 适用范围
      • 9.4.2 缴费基数与比例
    • 9.5 生育保险
      • 9.5.1 适用范围
      • 9.5.2 缴费基数与比例
    • 9.6 工伤保险
      • 9.6.1 适用范围
      • 9.6.2 缴费基数与比例
      • 9.6.3 未足额缴纳的法律后果
      • 9.6.4 工伤认定
      • 9.6.5 工伤申报的主体和时间
      • 9.6.6 工伤申报
      • 9.6.7 劳动能力鉴定
      • 9.6.8 工伤待遇
      • 9.6.9 对工伤职工的安置
    • 9.7 住房公积金
      • 9.7.1 住房公积金的缴存
      • 9.7.2 住房公积金的提取和使用
  • 第10章 企业年金
    • 10.1 企业年金
    • 10.2 企业年金受托人
    • 10.3 企业年金方案的订立、变更和终止
    • 10.4 企业年金方案的内容
    • 10.5 企业年金基金的账户管理
    • 10.6 企业年金的领取条件
    • 10.7 企业年金的监督管理
  • 第11章 员工持股与股权激励
    • 11.1 员工持股与股权激励
    • 11.2 股权不能作为工资
    • 11.3 常见持股方案的设置
    • 11.4 劳动者相关权益的确认
  • 第12章 安全生产
    • 12.1 用人单位自身应尽义务
      • 12.1.1 严格标准,设立规章制度
      • 12.1.2 确定范围与考核
      • 12.1.3 安全设备需符合标准
      • 12.1.4 应急救援
      • 12.1.5 新改扩建工程项目
    • 12.2 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应尽义务
      • 12.2.1 组织培训并记录
      • 12.2.2 发放劳动防护用品
      • 12.2.3 特种人员持证上岗
      • 12.2.4 如实告知义务
      • 12.2.5 不得强令劳动者冒险作业
  • 第13章 职业病防护
    • 13.1 用人单位自身应尽义务
      • 13.1.1 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
      • 13.1.2 建立、健全防护措施
      • 13.1.3 新改扩建项目
      • 13.1.4 专人负责日常监测
    • 13.2 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应尽义务
      • 13.2.1 如实告知
      • 13.2.2 做好培训
      • 13.2.3 定期进行职业病检查
      • 13.2.4 不得安排未成年人、特殊时期女职工从事限制从事的工作
      • 13.2.5 劳动者发生职业病的处理
      • 13.2.6 职业病病人的费用承担
      • 13.2.7 职业病病人变动工作岗位不影响其待遇
  • 第14章 劳动保护
    • 14.1 常见劳动保护
      • 14.1.1 防暑降温
      • 14.1.2 对在特殊情况下从事劳动或有特殊情况的劳动者应当缩短工作时间
    • 14.2 对未成年工的劳动保护
      • 14.2.1 招收未成年工应向劳动行政部门办理登记并取得登记凭证
      • 14.2.2 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
      • 14.2.3 用人单位应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体检
    • 14.3 对女职工的劳动保护
      • 14.3.1 不得安排女职工从事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
      • 14.3.2 用人单位不得对“三期”女职工采取不当对待
      • 14.3.3 女职工孕期劳动的特殊安排
  • 第15章 劳动合同的变更、中止和续订
    • 15.1 劳动合同的变更
    • 15.2 劳动合同的协商变更
    • 15.3 劳动合同的法定变更
      • 15.3.1 劳动者在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
      • 15.3.2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
      • 15.3.3 劳动者工伤致残的
      • 15.3.4 女职工孕期
      • 15.3.5 职业禁忌及健康损害调岗
      • 15.3.6 脱密期调岗
      • 15.3.7 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导致的调岗
    • 15.4 劳动合同变更的程序
    • 15.5 用人单位未依法依规变更劳动合同的后果
    • 15.6 劳动合同的中止
    • 15.7 劳动合同的续订
      • 15.7.1 用人单位于劳动合同期满前的应对措施
      • 15.7.2 视为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 15.7.3 应当续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一
      • 15.7.4 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二
      • 15.7.5 与外国人续订劳动合同应履行相关手续
  • 第16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 16.1 劳动合同法定终止情形
    • 16.2 劳动合同不得直接终止情形
    • 16.3 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
      • 16.3.1 协商时应体现自愿、平等、合法原则
      • 16.3.2 用人单位提出且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支付经济补偿
    • 16.4 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 16.4.1 劳动者应提前三十日或于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
      • 16.4.2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办理户口、提供住房等特殊待遇情况的处理
    • 16.5 过错性解除劳动合同
      • 16.5.1 过错性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 16.5.2 过错性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
      • 16.5.3 过错性解除劳动合同适用于全体劳动者
    • 16.6 非过错性解除劳动合同
      • 16.6.1 非过错性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 16.6.2 非过错性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
      • 16.6.3 非过错性解除劳动合同不适用于全体劳动者
    • 16.7 经济性裁员
      • 16.7.1 经济性裁员适用范围
      • 16.7.2 经济性裁员的实体要件
      • 16.7.3 裁减方案的确定
      • 16.7.4 经济性裁员的程序
    • 16.8 离职手续的办理
      • 16.8.1 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的离职手续
      • 16.8.2 劳动者应当履行的离职手续
  • 第17章 经济补偿金、赔偿金、违约金
    • 17.1 经济补偿金
      • 17.1.1 用人单位应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
      • 17.1.2 用人单位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
      • 17.1.3 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
    • 17.2 经济赔偿金
      • 17.2.1 用人单位应支付经济赔偿金的情形
      • 17.2.2 用人单位应赔偿损失的情形
      • 17.2.3 用人单位可能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情形
      • 17.2.4 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的情形
    • 17.3 违约金
      • 17.3.1 劳动者因违反服务期约定而应支付违约金
      • 17.3.2 劳动者因违反竞业限制约定而应支付违约金
  • 第18章 特殊用工
    • 18.1 劳务派遣
      • 18.1.1 劳务派遣及适用范围
      • 18.1.2 劳务派遣单位
      • 18.1.3 用工单位
      • 18.1.4 被派遣劳动者
    • 18.2 业务外包
      • 18.2.1 业务外包及适用范围
      • 18.2.2 发包方、承包方及外包员工
      • 18.2.3 业务外包与劳务派遣的差别
    • 18.3 非全日制用工
      • 18.3.1 非全日制用工及适用范围
      • 18.3.2 非全日制用工的特征
  • 第19章 劳动者违纪处理与取证
    • 19.1 违纪处理的依据
    • 19.2 举证责任分配
    • 19.3 证据种类
    • 19.4 对违纪劳动者处理的程序
  • 第20章 争议处理
    • 20.1 协商
    • 20.2 调解
    • 20.3 劳动仲裁
      • 20.3.1 劳动仲裁的适用范围
      • 20.3.2 劳动仲裁的时效
      • 20.3.3 劳动仲裁的主体
      • 20.3.4 劳动仲裁的管辖
      • 20.3.5 仲裁的一裁终局
      • 20.3.6 仲裁程序
    • 20.4 诉讼
      • 20.4.1 适用范围与时效
      • 20.4.2 管辖
      • 20.4.3 诉讼请求
      • 20.4.4 诉讼程序
  • 附录 防范职场性骚扰
  • 出版地 中國大陸
  • 語言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