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内容简介】 宋明理学是中国传统哲学发展的高峰,但在宋明之间,又存在着“得君行道”与“觉民行道”的不同追求。之所以会形成这一差别,主要是由宋明两代不同的政治生态造成的。宋代皇室尊士,前越汉唐,后逾明清,因而宋代士人也就形成了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表现在理论上,这就成为朱子的天理本体论体系。
-
导论
-
一、哲学史与思想史
-
二、体制、传统与思潮的交互作用
-
三、不同思潮的互动及其相互塑造
-
四、明清思潮的转向及其分期
-
-
第一章 明代的时代大势与思潮特征
-
第一节 明代社会的总体特征
-
一、元末的形势与明代政权的建立
-
二、明代统治者的基本国策
-
三、明代士人的地位
-
-
第二节 明代的思潮特征
-
一、三教概况
-
二、科举制的完善
-
三、朱学定于一尊
-
四、明代士人的追求
-
-
-
第二章 理学的顺承与演变———理气哲学的发展(上)
-
第一节 曹端的理学思想
-
一、太极的属性
-
二、理气关系
-
三、《夜行烛》及其对佛老的批评
-
-
第二节 薛的河东之学
-
一、无极而太极
-
二、理一分殊
-
三、格物与居敬
-
四、践履之儒及其学派学风
-
-
第三节 吴与弼的力行与胡居仁的主敬
-
一、吴与弼的“自治”与“力行”
-
二、胡居仁的“主敬”
-
三、胡居仁的理气关系及其对佛老的批评
-
-
-
第三章 理学的顺承与演变———理气哲学的发展(下)
-
第一节 罗钦顺的理气、心性与儒佛之辨
-
一、理气之辨
-
二、心性与儒佛之辨
-
三、罗钦顺与王守仁之辩
-
-
第二节 王廷相的元气论哲学
-
一、“元气之上无人无物”
-
二、人性观及其对双重人性论的批评
-
三、对佛道与理学的批评
-
-
第三节 吴廷翰的气论思想
-
一、“气为万物之祖”
-
二、对理学的批评
-
三、道德修养论
-
-
第四节 顾宪成朱王互救其失的哲学思想
-
一、东林党的学术活动(哲学思想)
-
二、先天良知与后天工夫并重
-
三、“无善无恶”辩
-
-
第五节 高攀龙的格物知本之学
-
一、格物与知本
-
二、悟与修
-
三、敬与顺乎自然
-
-
-
第四章 理学的变革与革命———心性之学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陈献章的“自得”与“自然”之学
-
一、独特的成学经历
-
二、自得之学
-
三、学宗自然
-
四、静坐与诗教
-
-
第二节 湛若水的“随处体认天理”
-
一、“心体物不遗”
-
二、“随处体认天理”
-
三、与阳明的格物之辩
-
-
-
第五章 王守仁的心性之学
-
一、为学路径
-
二、心即理的提出
-
三、致良知的形成
-
四、知行合一的工夫路径
-
五、四句教的圆融
-
-
第六章 阳明后学与心学的发展(上)
-
第一节 钱德洪与浙中学派
-
一、浙中三子的不同走向
-
二、钱德洪的“四有教”
-
三、为善去恶的工夫
-
-
第二节 王畿的先天正心之学
-
一、先天正心之学
-
二、寂与感
-
三、致知之辩
-
四、良知的现在说与现成说之分歧
-
-
第三节 邹守益与江右学派
-
一、“至善无恶”
-
二、“戒惧”工夫
-
三、对同门偏离阳明宗旨的批评
-
-
第四节 欧阳德的体用动静之学
-
一、良知与知识之辩
-
二、体用一贯之学
-
三、动静合一
-
-
-
第七章 阳明后学与心学的发展(下)
-
第一节 聂豹的“归寂通感”之学
-
一、归寂以通感
-
二、执体以达用
-
三、致知议辩之分歧
-
-
第二节 罗洪先的主静之学
-
一、从“主静”到“流行”
-
二、对现成良知说的批评
-
-
第三节 王时槐的“透性研几”之学
-
一、虚静与生生
-
二、透性
-
三、研几
-
-
第四节 李材的“止修”之学
-
一、知与性
-
二、止修宗旨
-
三、修身与治平
-
-
-
第八章 泰州学派与阳明学的变化
-
第一节 王艮父子与泰州学派
-
一、出身与经历
-
二、百姓日用是道
-
三、现成良知说
-
四、“知本”与“乐学”
-
-
第二节 罗汝芳的“赤子良心”之学
-
一、大道只在此身
-
二、“天明”与“光景”
-
三、当下顺适
-
四、王门二溪
-
-
第三节 耿定向的“不容已”之学
-
一、真机不容已
-
二、平实之旨
-
三、学有三关
-
-
第四节 李贽的“童心”与“异端”之学
-
一、童心说
-
二、自然之性与清净本原
-
三、身后影响
-
-
-
第九章 理学的外缘影响———从传统的佛道二教到天主教的传播
-
第一节 明代的佛教哲学
-
一、佛教概况
-
二、四大高僧的融通趋向
-
-
第二节 明代的道教哲学
-
一、南宗与北宗
-
二、正一道与《道门十规》
-
三、全真道与《性命圭旨》
-
四、三一教之特色
-
-
第三节 西学东渐与天主教的传播
-
一、西学东渐的历史与进程
-
二、中西学术的“格义”与会通
-
三、利玛窦的贡献及其影响
-
-
-
第十章 刘宗周的诚意慎独之学
-
一、生平境遇及其从政生涯
-
二、意与诚意
-
三、心性与慎独
-
四、对心学的检讨与对气学的点评
-
- 主要参考文献
- 人名索引
- 后记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 DOI : 10.978.7214/258618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