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台灣神學美學專研學者彭盛有博士撰序推薦:
「書中的二十五篇文章,猶如夏夜天幕裡的星群,看似遙遠隱微,卻爍閃著雋永的生命恩惠。透過這些熠熠星光,把讀者引入歷史長廊裡的美學想像……」
可見的形體之美,充斥於市井,比比皆是。但是隱含於形體之中或形體之後的美,卻有待我們去探索、欣賞,並以之豐富我們的生命。誰曾想到從畫作、詩、音樂、電影拍攝手法來探討緩慢與靜止的美?若你對生命中的美仍有訴求,我高度推薦這本書作為你行旅的手冊,指引你開發及欣賞神學、哲學、文學、藝術、音樂……中的美以及與神相遇所綻放的光芒。
——香港神學院榮休院長 褚永華牧師
本書通過探討各類文藝的審美經驗所帶來的信仰培育與提升,「神學地」析論文藝,點破華人信徒缺乏美學觸覺的盲點;旁證聖經詮釋和靈性體驗的藝術性,讓人從過度追求科學、理性與功能的罪梏中釋出創意、想像和愛的深度。
——資深藝評人 吳美筠博士
作者竭力全方位多維度探討神學美學的關係,任務艱巨,旅程崎嶇,亮出的風景卻美不勝收。美,肩負使命。人生行旅中,我們被美感召喚,建立存在的意義。當哲思與詩結盟,神學跟文學碰撞,我們竟和陌生的上主相遇。美,有形有體有愛,上帝的榮耀透過創造的萬物和基督的形像朗現出來,叫我們默觀中醒覺到上帝的美,並得以與形而上的位格擦出火花。
——阡陌文學工作室總監 黎海華老師
「書中的二十五篇文章,猶如夏夜天幕裡的星群,看似遙遠隱微,卻爍閃著雋永的生命恩惠。透過這些熠熠星光,把讀者引入歷史長廊裡的美學想像……」
可見的形體之美,充斥於市井,比比皆是。但是隱含於形體之中或形體之後的美,卻有待我們去探索、欣賞,並以之豐富我們的生命。誰曾想到從畫作、詩、音樂、電影拍攝手法來探討緩慢與靜止的美?若你對生命中的美仍有訴求,我高度推薦這本書作為你行旅的手冊,指引你開發及欣賞神學、哲學、文學、藝術、音樂……中的美以及與神相遇所綻放的光芒。
——香港神學院榮休院長 褚永華牧師
本書通過探討各類文藝的審美經驗所帶來的信仰培育與提升,「神學地」析論文藝,點破華人信徒缺乏美學觸覺的盲點;旁證聖經詮釋和靈性體驗的藝術性,讓人從過度追求科學、理性與功能的罪梏中釋出創意、想像和愛的深度。
——資深藝評人 吳美筠博士
作者竭力全方位多維度探討神學美學的關係,任務艱巨,旅程崎嶇,亮出的風景卻美不勝收。美,肩負使命。人生行旅中,我們被美感召喚,建立存在的意義。當哲思與詩結盟,神學跟文學碰撞,我們竟和陌生的上主相遇。美,有形有體有愛,上帝的榮耀透過創造的萬物和基督的形像朗現出來,叫我們默觀中醒覺到上帝的美,並得以與形而上的位格擦出火花。
——阡陌文學工作室總監 黎海華老師
- 封面
- 彭序
- 自序
-
神學,可以很美
-
1 美是……難的
-
2 藝術政治化
-
3 遊戲‧藝術
-
4 用藝術眼睛看世界
-
5 神學,可以很美
-
6 上帝的形象,很美
-
7 看,救贖很美
-
8 聽覺藝術與神學
-
9 視覺藝術與靈性
-
10 圖像──凝望天堂之窗戶
-
11 當神學遇上電影
-
12 當神學遇上文學
-
-
靈思,可以很文藝
-
1 《生命真精彩》讀後感
-
2 久違了的夢想
-
3 金權統治,情是何價?
-
4 愛是最美的藝術
-
5 愛慕不可言說之神秘
-
6 「看與被看」的關係
-
7 凝望霧中風景的浪人
-
8 萬物靜觀皆自得
-
9 緩慢與靜止的美
-
10 希臘悲劇之美
-
11 死亡‧殺誡─荒謬‧美
-
12 受苦上帝的遺言
-
13 離開,是為了……
-
- 版權頁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