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生活需要分寸感

作者
出版日期
2019/04/01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511378156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生活需要分寸感》的理念源自中华传统中庸之道,基于《中庸》原文解读,并在当下时代背景下融合更多实用内容,指导我们现代人更好地交际、生活、管理及与社会和谐共处,从而让自己做一个久处不厌、人缘爆棚的人,一个事业成功、生活幸福的人,一个能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智者。
  • 封面
  • 自序
  • 第1章 所谓分寸感,就是中和之道
    • 1.直指人心,明心见性
    • 2.慎独——越是别人看不到听不到的地方越要谨慎
    • 3.中和的境界
  • 第2章 分寸感是君子和庸人的分界线
    • 1.你是君子还是庸人,就看分寸感
    • 2.君子言行合宜适中,庸人言行肆无忌惮
  • 第3章 分寸感是至高无上的品德,做到者必是人中龙凤
    • 1.分寸感至高无上,极少人才能做到
    • 2.范蠡的分寸感——商圣的启示
  • 第4章 为什么我们常常失去分寸感——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缘由
    • 1.不要聪明过头,也不要愚不可及
    • 2.不要贤德过头变虚伪,也不要无品无德不像样
  • 第5章 中庸高手是如何把握分寸感的
    • 1.不耻下问,任何人都有可学之处
    • 2.隐恶扬善——像古代高手一样把握分寸感
    • 3.针对民众过头和不及的弱点,采取中庸之道
  • 第6章 人性的弱点——聪明人是如何失掉分寸感的
    • 1.面对利欲的陷阱,聪明人有时也不知躲避
    • 2.选择中庸之道,聪明人也需“笨功夫”
  • 第7章 颜回是个好榜样——学习分寸感的态度
    • 1.颜回的中庸之道
    • 2.精诚专注的学习进修态度
  • 第8章 完全做到分寸感是不可能的,但离开分寸感却是万万不能的
    • 1.国可平治,中庸之道却做不到——唐玄宗的启示
    • 2.爵禄可辞,中庸之道却做不到——刘伯温的启示
    • 3.利刃可蹈,中庸之道却做不到——项羽的启示
  • 第9章 强大的分寸感——和而不流,中立不倚
    • 1.打破界限——既不过于容忍,也不过于强悍
    • 2.和而不流——与人和睦相处而不同流合污
    • 3.中立不倚——把握中庸的分寸感而不偏不倚
  • 第10章 践行自己的分寸感,世人哪怕不理解也没关系
    • 1.不要过于标新立异
    • 2.正道而行,绝不半途而废
    • 3.根据分寸感去做事,哪怕不被人理解也不后悔
  • 第11章 大事小事都有分寸感——人生处处是中庸
    • 1.分寸感就藏在日常生活之间
    • 2.分寸感的奥妙——浅近处匹夫能行,高深处圣贤难懂
  • 第12章 分寸感的修为——中庸之道的要点
    • 1.分寸感的基础
    • 2.分寸感的两大关键字
    • 3.分寸感的准则——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 4.君子的四大修为——你的分寸感价值何在
    • 5.有余,不敢尽——万事留有余地
    • 6.言行一致,说到做到
  • 第13章 摆正位置、安于本位,做人做事才有分寸感
    • 1.安于本位,不受外界诱惑
    • 2.摆正自己的位置——不攀附上位之人,也不欺凌下位之人
    • 3.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绝不怨天尤人
    • 4.默默耕耘待时机,绝不冒险赌运气
  • 第14章 治家的分寸感——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
    • 1.不要好高骛远——从近处和低处做起
    • 2.管理好你的家庭,才能做成你想干的所谓那些大事
  • 第15章 神秘的分寸感——让自己无处不在但又神秘莫测
    • 1.修炼神秘感
    • 2.领导者如何让形象深入人心但又时刻保持神秘感
  • 第16章 大德的分寸感——成就功德的秘诀
    • 1.大德必得其位,必立功于天下
    • 2.能成材的帮着培育,不能成材的淘汰
  • 第17章 祖业传承的分寸感——如何让先祖的功德代代相传
    • 1.一脉相承的功业
    • 2.无论身份贵贱,慎终追远都是必须的
  • 第18章 管理的分寸感——不可不知的管理要诀
    • 1.管理逻辑: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 2.如何才能修身管天下:修身、事亲、知人、知天
    • 3.天下共通的五道——有些祖训别误读
    • 4.天下共通的三德:智、仁、勇
    • 5.殊途同归的学习力
  • 第19章 分寸感是修出来的1——知行合一的境界
    • 1.修身三要:好学、力行、知耻
    • 2.修身、知人、治天下——分寸感是修出来的
    • 3.御世九经,让我们摆平这个复杂的世界
  • 第20章 分寸感是修出来的2——知行合一的策略
    • 1.如何修身明道
    • 2.如何劝勉贤德人才
    • 3.如何劝勉家族亲戚
    • 4.如何劝勉高层员工
    • 5.如何奖劝知识分子
    • 6.如何奖劝基层员工
    • 7.如何奖劝技术工匠
    • 8.如何优待远方来客
    • 9.如何感召各路人马
  • 第21章 分寸感是如何把握到位的——准备工作很重要
    • 1.成事的秘诀:豫则立,不豫则废
    • 2.讲话前有定准,到时就不会语屈词穷
    • 3.做事行动前有定准,到时就不会困窘
    • 4.冷庙烧热香,急时有人帮——最忌无交而求
  • 第22章 立身于世的分寸感——从让父母顺心到让领导信任
    • 1.如何取得上位之人的信任
    • 2.如何取信于上司——先取信于朋友
    • 3.如何取信于朋友——先让父母顺心
    • 4.如何让父母顺心——先反省自身是否至诚
    • 5.如何诚身有道——先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不善
  • 第23章 学习的分寸感——愚昧者变聪明,柔弱者变刚强
    • 1.学习至诚的关键
    • 2.学习的分寸感——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 3.愚昧者如何变聪明,柔弱者如何变刚强
  • 第24章 在雕琢中保持灵性——如何平衡天性与教化之间的分寸感
    • 1.天性和教化之间的区别
    • 2.如何融合天性与教化最有分寸感
  • 第25章 改变自我和改变世界的分寸感
    • 1.至诚精进,才能发挥自我本性和潜能
    • 2.从改变自己开始,化育天地万物
  • 第26章 教化的分寸感——如何在5分钟内打动人心
    • 1.从格物致知到感动人心——教化的逻辑
    • 2.唯天下至诚为能化——成功教化需要至诚之心
  • 第27章 内圣外王的分寸感——成就自我,成就万物
    • 1.保持至诚初心,走好自己选择的人生路
    • 2.成就自己,成就万物——内圣外王的仁智之道
  • 第28章 专注的分寸感——用至诚之心持久努力
    • 1.至诚无息——广博高远的境界是这样炼成的
    • 2.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功到自然成
  • 第29章 万物皆可为师——藏在天地山水之间的分寸感
    • 1.向天地参悟分寸感——天、地、山、水
    • 2.周文王的分寸感——践行向天地学来的“道”
  • 第30章 你能把握这些分寸感吗——伟大的道理其实很简单
    • 1.广博与精微之间的分寸感
    • 2.高明与中庸之间的分寸感
    • 3.温故与知新之间的分寸感
    • 4.自我的分寸——居上不骄横,居下不悖逆
    • 5.言论救世与沉默避祸之间的分寸感
  • 第31章 不懂分寸感,灾祸降其身——别聪明反被聪明误
    • 1.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
    • 2.生在今世,却要返回古人的世界
    • 3.不是领导,别做领导的事
    • 4.即使是领导,没有领导之德也危险
  • 第32章 治学的分寸感——辨别考证依据的可信度
    • 1.治学要以严谨考证为依据
    • 2.孔子和周礼——学古代礼仪可以“让你像模像样”
  • 第33章 领导的分寸感——参悟分寸奥秘,修炼人格大魅力
    • 1.无征不信——领导者有经验,才能取信于人
    • 2.不尊不信——如果地位不尊,很难取信于人
    • 3.如何创立合理的制度——打造完美制度的五大方略
    • 4.如何让远处的人仰望,让近处的人不厌倦
  • 第34章 大势与大同——万物和谐共处的分寸感
    • 1.天时地利让你事半功倍
    • 2.和谐价值观——万物并育不害,道并行不悖
  • 第35章 圣明的分寸感——做到这些分寸感,人们尊崇和爱戴你
    • 1.圣明六诀——做到这些,人们纷纷投奔你
    • 2.榜样人物——表现让人崇敬,说话让人信服,行事让人喜悦
  • 第36章 少数派的分寸感——向那些探索天下奥秘的人致敬
    • 1.唯有至诚之人,方能洞察天下奥秘
    • 2.不被理解的少数派
  • 第37章 藏露的分寸感——韬光养晦和高明统御的智慧
    • 1.即使你很有才华,也要懂得韬光养晦
    • 2.三省吾身,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内修努力
    • 3.用钱奖赏和厉声厉色都是下下策
  • 参考书目
  • 出版地 中國大陸
  • 語言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