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纺织材料学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8/09/01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518052066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纺织材料学(第2版)》是在“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的基础上修订集成,为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本科生的基础教材,并适用于纤维科学、高分子材料科学相关专业教学参考用书。以纺织材料的定义与内涵为本,详细地介绍了纤维、纱线、织物和其他纤维集合体及复合体的结构与性能特征,成形和加工对其影响,测量和评价的依据与基本方法。内容涉及纺织材料的基础理论和应用范畴,包括纤维、纱线、织物的分类,结构与形态,力、热、光、电、湿、表面性质,纤维初加工和纤维的鉴别与质量评定。本文以纺织材料的结构和基本物理现象为基础,讨论纤维及其集合体的结构、性能及其相互关系,辨析现象产生与消失、性能改善与劣化、功能存在与变化的基本原因和影响因素,以使学生和读者能对纺织材料,这一柔性、多孔、各项异性的纤维及纤维制品有一个全面和基本的认识,具备一定的能力去探索和推进认知。《纺织材料学(第2版)》以纺织材料的定义、属性和内涵为本,介绍了纤维、纱线和织物等纤维集合体及其复合体的结构与性能特征,加工及使用对纺织材料的形(形态、尺度、结构和表面)、性(性质和功能)的影响和形、性测量与评价的方法。内容涉及纺织材料的基础理论和应用范畴,包括纤维的分类,结构与形态,力、热、光、电、湿、表面、初加工性质和纤维的鉴别与质量评定;纱线的分类、结构与形态特征、力学性质、可加工性能和纱线的鉴别与品质评定;织物的分类、结构与基本组织,耐久性、易护理性,风格、舒适性和应用功能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以及织物的使用保养、鉴别与品质评定。以了解纤维及其集合体的形、性特征为基础,明晰形与性之间的关系;辨析形、性产生与变化或不同的原因;和保持、改善、提升纺织材料使用性能的方法。从而使学生、读者能对纺织材料,这一柔性、多孔、各向异性的纤维制品有基本但全面的认知,而具备探索与推进认知的基本能力。《纺织材料学(第2版)》为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本科的基础教材,并适于纤维科学、高分子材料科学、造纸、人造革等相关学科专业的专科、本科、研究生、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的学习参考用书。
  • 封面
  • 版权信息
  • 内容提要
  • 插图
  • 第2版前言
  • 第1版前言
  • 绪论
    • 一、纺织材料的属性与内容
    • 二、纺织材料发展中的问题
    • 三、应关注的知识及思考
    • 思考题
  • 第一章 纤维的分类及发展
    • 第一节 纤维及其分类
    • 第二节 各类常用纤维简介
    • 第三节 纤维的成形加工
    • 第四节 纤维的应用与未来
  • 第二章 纤维的结构特征
    • 第一节 纤维基本结构的构成
    • 第二节 纤维的结构特征与测量
    • 第三节 典型纤维的结构与特征
  • 第三章 纤维形态的表征
    • 第一节 纤维的长度及其分布
    • 第二节 纤维的细度及其分布
    • 第三节 纤维的卷曲或转曲
    • 第四节 纤维的截面形状及表征
  • 第四章 纤维的吸湿性
    • 第一节 纤维的吸湿及吸湿机理
    • 第二节 吸湿性的测量
    • 第三节 吸湿对纤维形性的影响
  • 第五章 纤维的力学性质
    • 第一节 纤维的拉伸性质
    • 第二节 力学性能对时间依赖性
    • 第三节 纤维的弯曲、扭转与压缩
  • 第六章 纤维的表面性质
    • 第一节 纤维表面的内涵
    • 第二节 纤维的表面特征
    • 第三节 纤维的摩擦性质
    • 第四节 纤维的浸润性与芯吸
  • 第七章 纤维的热学、光学和电学性质
    • 第一节 纤维的热学性质
    • 第二节 纤维的光学性质
    • 第三节 纤维的电学性质
  • 第八章 纤维的初加工性
    • 第一节 天然纤维的初加工性
    • 第二节 化学纤维的初加工性
    • 第三节 纤维的损伤与清洁化加工
  • 第九章 纤维的鉴别与品质评定
    • 第一节 纤维的鉴别
    • 第二节 纤维的质量要素与评定
  • 第十章 纱线的分类与结构特征
    • 第一节 纱线的分类与命名
    • 第二节 纱线的加工与发展
    • 第三节 纱线的结构特征
  • 第十一章 纱线的基本特征参数
    • 第一节 纱线的细度与不匀
    • 第二节 纱线的捻度与捻缩
    • 第三节 纱线的毛羽与特征
    • 第四节 纱中纤维的转移与分布
  • 第十二章 纱线的力学性质
    • 第一节 纱线的拉伸性能
    • 第二节 纱线的断裂机理
    • 第三节 纱线的弯曲、扭转与压缩性质
    • 第四节 纱线的耐久性能
  • 第十三章 纱线可加工性与品质评定
    • 第一节 纱线的可加工性
    • 第二节 纱线的识别及方法
    • 第三节 纱线的品质要素与评定
  • 第十四章 织物及其分类
    • 第一节 织物的概念、分类及应用
    • 第二节 一般织物及名称
    • 第三节 特种织物
    • 第四节 织物加工及其发展
  • 第十五章 织物结构与基本组织
    • 第一节 机织物的结构与组织
    • 第二节 针织物结构与组织
    • 第三节 非织造布的结构
    • 第四节 编织物和间隔织物的结构
  • 第十六章 织物的基本力学性质
    • 第一节 织物的拉伸性质
    • 第二节 织物的撕裂性质
    • 第三节 织物的顶破性质
    • 第四节 织物的弯曲性质
  • 第十七章 织物的耐久性
    • 第一节 织物的力学耐久性
    • 第二节 织物的耐老化性
  • 第十八章 织物的保形性与色牢度
    • 第一节 抗皱性与褶裥保持性
    • 第二节 织物的悬垂性
    • 第三节 织物的起毛与起球性
    • 第四节 织物尺寸和色泽稳定性
  • 第十九章 织物的舒适性
    • 第一节 织物的透通性
    • 第二节 织物的热湿舒适性
    • 第三节 织物的刺痒作用
    • 第四节 织物的静电与湿冷刺激
  • 第二十章 织物的风格与评价
    • 第一节 织物风格概念与分类
    • 第二节 织物手感风格
    • 第三节 织物光泽与视觉风格
    • 第四节 织物风格与加工成衣性
  • 第二十一章 织物的防护功能及安全性
    • 第一节 织物的防火与阻燃功能
    • 第二节 织物的生化防护作用
    • 第三节 织物的物理防护作用
    • 第四节 织物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 第五节 织物的智能防护作用
  • 第二十二章 织物使用保养与品质评定
    • 第一节 织物的去污与防污
    • 第二节 织物的防霉与防蛀
    • 第三节 纺织品其他保养处理
    • 第四节 织物的鉴别
    • 第五节 织物的品质评定
  • 录附一 表总汇能性维纤织纺用常种几
  • 附录二 名词中英文对照索引
  • 附录三 各章参考书目号索引
  • 参考文献
  • 出版地 中國大陸
  • 語言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