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阿拉伯裔的基督教牧師亞歷斯‧阿瓦德(Alex Awad)以自己母親凱蒂的一生為主軸,記述了家庭在巴勒斯坦過去百年的紛亂歷史中,遭遇到的苦難和如何掙扎求存。他們的經歷,正是眾多因著1948年戰爭引致的災難而改變了命運的巴勒斯坦家庭寫照,也為本書提供了活生生的歷史證據和材料。
凱蒂的丈夫在1948年於耶路撒冷遇害,一家人更失去了家園。但這位單親媽媽並沒有放棄,在面對著種種困難和挑戰之下,她仍決心要活出人生,照顧和養育她的七名兒女。憑著對上主的信心,她勝過了生命的苦難,並且成為「彼此相愛」及「愛仇敵」的一個美麗生命見證。這確是一個充滿堅忍和信心的故事。
凱蒂的努力沒有白費,她的其中三位孩子成為了巴勒斯坦社會中有名的和平使者——創辦伯利恆聖經學院的比沙拉,成立了巴勒斯坦非暴力研究中心的穆巴拉克,還有服侍東耶路撒冷浸信會的亞歷斯。她的其中一位孫兒,森米隨後亦成立了聖地基金。儘管各強權大國多年來對當地和平仍然是紙上空談,作者和許多和平人士一樣,仍然期盼公義和平有一天能實踐實現,致使兩族人民復和修好。
除此以外,本書也從巴勒斯坦人的視角去闡述這些年來所發生的事,盼望照亮這一常被大眾傳媒忽略或歪曲的暗角故事。書中附上多幅地圖,幫助讀者進一步了解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的衝突背景。對於並不熟識以巴衝突中的「另一方」,並希望持平了解當中錯綜複雜的讀者,本書提供了豐富和有用的資料。
凱蒂的丈夫在1948年於耶路撒冷遇害,一家人更失去了家園。但這位單親媽媽並沒有放棄,在面對著種種困難和挑戰之下,她仍決心要活出人生,照顧和養育她的七名兒女。憑著對上主的信心,她勝過了生命的苦難,並且成為「彼此相愛」及「愛仇敵」的一個美麗生命見證。這確是一個充滿堅忍和信心的故事。
凱蒂的努力沒有白費,她的其中三位孩子成為了巴勒斯坦社會中有名的和平使者——創辦伯利恆聖經學院的比沙拉,成立了巴勒斯坦非暴力研究中心的穆巴拉克,還有服侍東耶路撒冷浸信會的亞歷斯。她的其中一位孫兒,森米隨後亦成立了聖地基金。儘管各強權大國多年來對當地和平仍然是紙上空談,作者和許多和平人士一樣,仍然期盼公義和平有一天能實踐實現,致使兩族人民復和修好。
除此以外,本書也從巴勒斯坦人的視角去闡述這些年來所發生的事,盼望照亮這一常被大眾傳媒忽略或歪曲的暗角故事。書中附上多幅地圖,幫助讀者進一步了解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的衝突背景。對於並不熟識以巴衝突中的「另一方」,並希望持平了解當中錯綜複雜的讀者,本書提供了豐富和有用的資料。
- 封面
- 誠意推薦
- 再版序:我們的「納克巴」仍然持續
- 柏祺序:對亞歷斯‧阿瓦德牧師及其不平凡的家族致敬
- 吳序:認知的轉折
- 張序:第三條道路
- 楊序:這位母親了不起
- 致中文版讀者
- 前言
- 簡介
- 第一部分 凱蒂‧以利亞‧阿瓦德:一位巴勒斯坦母親的故事
- 第一部分 圖輯
-
第二部分 巴勒斯坦人的故事
-
第一章 巴勒斯坦人災難的源起
-
第二章 阿以戰爭及難民危機
-
第三章 軍事佔領及第一次起義
-
第四章 令和平變得渺茫的機詐路徑
-
第五章 阿克薩起義
-
第六章 以色列在西岸和加沙地帶的軍事攻勢
-
第七章 恐怖統治
-
第八章 美國的角色
-
第九章 進一步的和平計劃
-
第十章 聖經與基督教錫安主義
-
第十一章 解開纏網
-
第十二章 有關阿以衝突的常見問題
-
- 原著後記
- 中文版後記
- 第二部分 圖輯
- 附錄一 阿以衝突辭彙表
- 附錄二 重要人物簡介
- 附錄三 有關阿以衝突的國際法律文件(節錄)
- 附錄四 主要和平建議全文
- 附錄五 有助深入瞭解或參與的資源及組織名單
- 參考書目
- 註釋
- 索引
- 地圖
- 版權頁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