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一本書解析人口與經濟的微妙關係在理論研究的基礎上提出具體建議和解決方案以邊際效用×高齡化×技術進步等經濟理論為基礎剖析婚姻、生育、教育和老齡化等社會現象對經濟的作用與反作用 ▎多視角分析:婚姻、生育與人口挑戰本書從婚姻經濟學開始切入,探討了婚姻制度的演變如何與經濟需求相適應。例如,現代自由戀愛婚姻的市場發現過程既反映了個體選擇自由,也呈現出風險和機會成本的博弈。在生育層面,作者分析了生育率下降與經濟發展的關聯性,並指出邊際效用遞減和生育成本上升是全球低生育率的主要因素。本書還從不同國家的生育政策中總結經驗,對低生育率社會的應對措施進行了理性分析。 ▎尋找平衡的路徑:老齡化社會與經濟挑戰針對老齡化社會帶來的壓力,本書提出了一系列應對策略,包括延遲退休、強化養老保障和降低養育成本等。特別是在老齡化與技術進步的雙重背景下,作者從提高人力資本的角度指出了突破經濟瓶頸的方向。例如,如何利用科技進步彌補勞動力不足,如何透過教育提升年輕一代的競爭力,這些都是老齡化時代實現經濟平衡的重要課題。 ▎經濟轉型的必然:從人口紅利到人力資本作者用生動的案例和數據,闡述了人口紅利的結束和人力資本提升之間的關係。在經濟發展進入轉型階段後,單純依靠人口數量成長已無法支持經濟的持續繁榮,必須透過提升人力資本來增強國家競爭力。本書指出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將成為推動經濟結構轉型的核心動力。 ▎數據與案例:經濟學視角的深入探索全書運用了豐富的數據與案例來佐證觀點,例如各國在不同階段的人口政策對經濟發展的影響、人口結構變化對社會支出的挑戰,以及人工智慧對勞動市場的潛在衝擊。這些實證分析使本書不僅具有理論深度,更為實用性決策提供了依據。 本書特色:本書探討人口變遷與經濟的相互關係,從婚姻、勞動力、教育、老齡化等視角揭示生育率下降、高齡化及技術進步對經濟的影響。作者結合理論與現實,分析邊際效用遞減、人力資本轉型,提出提升人力資本、完善保障等對策。以經濟學視角清晰呈現人口與經濟平衡,兼具理論深度和實用價值,是探討經濟轉型的必讀之作。
- 序:追問
- 前言
-
婚姻經濟學: 制度演變與風險分攤的解析
-
婚姻與風險
-
如何理解婚姻?
-
01 活下去
-
02 別富貴
-
03 休皇帝
-
04 投資品
-
-
-
人口經濟學: 低生育率與高齡化的理性檢視
-
生育率為何走低?
-
01 生育效用遞減,機會成本遞增
-
02 邊際收益遞減,馬爾薩斯陷阱
-
03 邊際收益遞增,人力資本福利
-
-
如何應對高齡化?
-
01 低生育率與高成本
-
02 高齡化與養老保障
-
03 自主性與人口危機
-
-
如何提升人力資本?
-
01 人口紅利:量化成長模式
-
02 人力資本:效率型成長
-
03 未富先老:制度性成本
-
-
延遲退休:高齡化的必然?
-
01 社會保險靠青年餵養
-
02 延遲退休引發公平性爭議
-
03 有比延遲退休更好的辦法
-
-
-
教育經濟學: 知識資本與人力資本的邏輯
-
何謂大學?
-
01 大學:人類思想市場的高地
-
02 思想:人類文明延續的產品
-
03 勇氣:人類社會突破的品格
-
-
參考文獻
-
如何創新?
-
01 文組誤國論掩蓋創新病症
-
02 人文科學為科技創造空間
-
03 寬容文化是發達教育底色
-
-
參考文獻
-
-
社會經濟學: 就業、科技與社會資源再分配
-
機器人會搶走我們的工作嗎?
-
01 樂天派:為何不用勺子挖土?
-
02 悲觀派:誰能預測技術創新?
-
03 折衷派:技術性失業存在嗎?
-
-
發展製造業與擴大就業相悖嗎?
-
01 製造業與就業相悖
-
02 製造業與經濟邏輯
-
03 製造業與數位經濟
-
-
內捲化焦慮
-
01 內捲化慣性
-
02 開放性生存
-
03 全球化內捲
-
-
參考文獻
-
家,會消失嗎?
-
01 低生育難題:人口多還是少?
-
02 高齡化陷阱:養老難在哪裡?
-
03 弱家庭趨勢:家庭會消失嗎?
-
-
參考文獻
-
-
大家治學: 經濟學思想的 流變與方法論創新
-
薩繆森和他的《經濟學》
-
01 芝加哥與哈佛
-
02 凱因斯與漢森
-
03 新古典與困境
-
-
-
經濟思想: 技術革命與資料主權的新時代
-
資料特權、資料產權與資料主權
-
01 資料特權
-
02 資料產權
-
03 資料主權
-
-
參考文獻
-
資訊技術與經濟引擎
-
01 生產力悖論: 資訊技術革命成果是否被高估?
-
02 抵消效應:生產率提升還是降低?
-
03 效率革命:何謂第三次技術革命?
-
-
參考文獻
-
- 版權頁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