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國際能源格局×地緣政治×石油經濟從安全到定價,七大要素建構石油權力格局解讀「三角關係」,剖析全球能源賽局背後的真相 【石油權力的本質與變遷】 本書以「石油權力」為核心主題,運用已故知名國際政治經濟學學者蘇珊.史翠菊(Susan Strange)的「結構性權力理論」為框架,分析美國、沙烏地阿拉伯及沙烏地阿美石油公司之間的「三角關係」及其演變歷程。書中指出石油作為全球最重要的不可再生資源,具有不可忽視的戰略性,影響國際政治、經濟乃至安全格局。作者透過對「安全、生產、金融、知識、市場、運輸、定價」七大石油權力要素的量化研究,揭示了不同行為體如何在石油體系中形成權力競爭與合作的關鍵邏輯。 【理論與實證結合的分析】 全書基於國際政治經濟學(IPE)的視角,聚焦二戰以來的全球石油體系,特別是中東地區的石油政治。作者以大量歷史事件為案例,分析不同行為體在不同行權階段的角色和影響,並透過理論驗證與數據資料,提煉出石油權力變遷的核心規律。作者細緻地劃分了四個主要時期和九個子階段,並透過專家評分與量化模型,構建了「結構性權力指數」,從而使理論分析更加清晰直觀。 【美沙阿三角關係的演變】 書中深入剖析了美國、沙烏地阿拉伯和沙烏地阿美之間的特殊關係,從二戰以後「石油換安全」的聯盟建立,到沙烏地阿美的國有化,再到全球油氣市場的劇烈波動。三者關係被劃分為「產油國與消費國」、「消費國與石油公司」以及「產油國與石油公司」三組主要互動模式,並分析其各自的矛盾與合作。書中對沙烏地阿拉伯政府如何逐步掌控沙烏地阿美、並詳盡闡釋其轉變為全球最大的國有石油公司的過程,突顯了沙烏地阿拉伯在石油權力演進中的主導作用。 【全球石油政治的現實意義】 本書並不僅限於歷史回顧和理論建構,還深入探討了當前全球石油政治的實際問題。作者指出儘管新能源技術的發展與能源多元化的推進,石油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仍將是全球經濟與政治的重要基石。 ➔通俗與學術的完美結合儘管本書是一部具有高度學術價值的研究著作,但其表達風格卻通俗易懂。作者以易懂的說法剖析複雜的國際關係與能源經濟問題,使非專業讀者也能迅速掌握其要義。此外,書中穿插了豐富的案例故事和圖表分析,提升了閱讀的趣味性和說服力。 本書特色:本書以「結構性權力理論」為核心,分析了美國、沙烏地阿拉伯和沙烏地阿美石油公司之間的「三角關係」及其演變,並量化分析石油權力的七個要素。書中分階段描繪了結構性權力的變遷規律,結合案例檢驗理論,提出改進建議。本書同時兼具學術價值和通俗性,文字深入淺出,讀來易於理解。
- 推薦序 產油國、消費國和跨國公司— 是最脆弱的一環?
- 自序
-
第一章 世界石油體系與石油權力
-
第一節 世界石油體系:結構與運行特徵
-
一、國際體系與世界石油體系
-
二、構成世界石油體系的單位
-
三、世界石油體系的三個重要行為體: 消費國、產油國和國際石油公司
-
四、世界石油體系中的「三角關係」
-
-
第二節 石油權力:全球石油體系的核心
-
一、石油權力:一種「結構性權力」
-
二、石油權力的六種子權力
-
三、發達消費國和國際石油公司 往往擁有更大的石油權力
-
-
第三節 二戰後石油權力的演變與變遷
-
一、發達消費國主線: 國家安全和國際金融是影響世界石油體系變遷的主要因素
-
二、國際石油公司主線: 資本、技術和管理的重大突破是 世界石油體系變遷的關鍵
-
三、發展中產油國(出口國)主線: 歷次影響世界的國有化運動才是關鍵
-
-
-
第二章 沙烏地阿拉伯與中東石油政治
-
第一節 中東石油政治的歷史與現狀
-
一、中東石油政治的表現形式
-
二、中東石油政治的特點分析
-
-
第二節 從基礎到全貌:沙烏地阿拉伯石油產業
-
一、上游油氣勘探開發
-
二、中游油氣管道及相關基礎設施
-
四、下游石化工業
-
五、油氣工程服務
-
-
第三節 沙烏地阿美:從外資主導到國家掌控
-
一、沙烏地阿美石油公司發展大事記
-
二、1930年代: 與沙烏地阿拉伯王室簽署「特許經營權」合約
-
三、二戰期間:戰時受挫+戰時輝煌
-
四、1950、1960年代: 圍繞產量與標價, 與沙烏地阿拉伯政府的角力
-
五、1970、1980年代: 沙烏地阿拉伯王室開始啟動「國有化」
-
六、1990年代至21世紀第一個十年: 在波斯灣戰爭中挺了過來,邁向21世紀
-
-
第四節 沙烏地阿美的21世紀全球策略
-
一、21世紀以來的沙烏地阿美
-
二、沙烏地阿美總體發展策略
-
三、沙烏地阿美尋求合作的重點
-
-
-
第三章 美國、沙烏地阿拉伯 與沙烏地阿美的「三角關係」
-
第一節 美沙關係的核心:「石油換安全」的互動模式
-
一、美沙「石油換安全」特殊關係的建立
-
二、1973年以後美沙關係的演變
-
三、美沙關係的其他五個層面
-
-
第二節 沙烏地阿美石油公司與沙烏地阿拉伯政府: 「漸進式」國有化的歷程與影響
-
一、沙烏地阿美石油公司 與沙烏地阿拉伯王室「打成一片」
-
二、沙烏地阿美石油公司 與沙烏地阿拉伯王室、英法等國勢力 在沙烏地阿拉伯的角力
-
三、沙烏地阿美石油公司 在沙烏地阿拉伯的石油合約
-
四、「漸進式國有化」— 沙烏地阿拉伯政府「贖買」 沙烏地阿美石油公司的三步驟
-
五、國有化後 沙烏地阿美石油公司的獨立性分析
-
-
第三節 沙烏地阿美與美國: 合作與分歧的平衡關係
-
一、美國政府對沙烏地阿美石油公司的支持
-
二、沙烏地阿美石油公司對美國政府的支持
-
三、沙烏地阿美石油公司的 私人石油公司特徵和其獨立性
-
四、沙烏地阿美的策略
-
-
-
第四章 結構性權力理論的實踐與 「三角關係」解析
-
第一節 結構性權力理論的解讀與延伸
-
一、結構性權力與關係
-
二、四種基本結構與四種次級結構
-
三、史翠菊的結構性權力理論 與其他國際關係結構理論的比較
-
-
第二節 「三角關係」的階段性演變分析
-
一、「三角關係」的階段性劃分
-
二、每一階段的細分—基於領導力的變化
-
-
第三節 從理論到數據: 「三角關係」中的結構性權力層級與數理分析
-
一、每個層次對應的權重分配
-
二、七個評估要素的影響因素及分數確定
-
-
-
第五章 「三角關係」中 結構性權力評估及量化分析
-
第一節 第一階段: 二戰後至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前
-
一、第一子階段:1945年至1953年
-
二、第二子階段:1953年至1964年
-
三、第三子階段: 1964年至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前
-
-
第二節 第二階段: 第一次石油危機至蘇聯解體期間
-
一、第四子階段: 1973年10月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至 1975年3月費薩爾國王去世
-
二、第五子階段:1975年至1982年
-
三、第六子階段:1982年至1991年
-
-
第三節 第三階段:1991年至2015年
-
一、第七子階段:1991年至2005年
-
二、第八子階段:2005年至2015年
-
-
第四節 第四階段:美國頁岩革命後
-
-
第六章 結構性權力指數分析 及其應用價值
-
第一節 結構性權力指數的評估與解析
-
一、結構性權力從高到低依次是美國、 沙烏地阿拉伯和 阿美(沙烏地阿美)石油公司
-
二、美國和沙烏地阿拉伯的石油權力 總體在上升、 沙烏地阿美石油公司總體在下降
-
三、三個行為體 本身的結構性權力指數呈波浪式變化
-
四、「三角關係」結構性權力變化的總體趨勢
-
-
第二節 結構性權力指數 在石油體系中的應用與影響
-
一、結構性權力指數 可以用來預測美沙關係的變化
-
二、結構性權力指數 可以用來印證國際油價的走勢
-
三、結構性權力指數 可以用來解釋消費國和產油國 誰更脆弱的問題
-
四、結構性權力指數可以運用到 「消費國—產油國—國際石油公司」 三角組合關係中
-
-
-
附錄
-
第一節 基本概念與關鍵字界定
-
第二節 文獻綜述與研究背景
-
一、關於國際政治經濟學的研究
-
二、關於石油政治的研究著作和重要文獻
-
三、關於美國和沙烏地阿拉伯 關係研究的著作和論文
-
四、關於國際石油公司的重要研究成果
-
五、其他
-
六、現有研究的局限性
-
-
-
參考文獻
-
(一)中文著作
-
(二)中文譯著
-
(三)中文期刊、論文
-
(四)外文原著
-
(五)外文期刊論文
-
- 版權頁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