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藝術基因改造
- 超越慣性,以子為師 林谷芳
- 講四個小故事 謝里法
- 兒童美術教育的新視野 倪再沁
- 感動與讚美 王季慶
- 這是一種對自由的嚮往 鄧美玲
- 心中有畫 林干鈴
-
觀念篇 藝術是人的天賦
-
美術教育的形與色
-
創造力的教與學
-
現代文明改變兒童眼界
-
學習需要時間
-
藝術是自然的再創造
-
做自己不需學習 塗鴉自由
-
讓每一次學習都是成功經驗
-
擺脫黑色輪廓線
-
問題重重的畫題
-
素描再定義
-
從基礎學起 新時代基礎點大不同
-
比賽的迷思
-
成人藝術再發現
-
參觀美術館的暖身訓練
-
從美術館到教室 藝術鑑賞教學的一貫作業
-
在家養成創作習性的方法
-
-
解讀篇 術是工具,美是目的
-
藝術大師也向兒童學畫
-
童畫的象徵與隱瞞
-
塗鴉是創造的開始
-
老師教不出的原創性
-
好像沒畫完 幼兒化的未來性
-
繪畫是成長的經驗記錄
-
孩子畫想的,不是畫看的
-
八歲繪畫的關鍵期
-
情緒宣洩轉移的功能
-
美是目標,術是工真
-
-
指導篇 美術教育通往美感與創造
-
過度指導的問題( 一 ) 孩子有「畫不像」的自由
-
過度指導的問題( 二) 老師介入的尺度
-
繪畫蒙太奇
-
破除慣性的約束
-
除了線條還有顏色
-
人的動態觀察
-
轉換視點的描繪訓練
-
概念畫的突破
-
平衡的美感
-
開發色彩感應力
-
示範畫法的殺傷力
-
透視一只談觀念,不教理論
-
色彩美學需要訓練 打破色彩的慣性概念
-
畫中的感性與詩情
-
多元時代多樣性表現法
-
大孩子需要先減後加
-
-
表現篇 現代藝術的多元多樣
-
逆向的思考
-
多元時代多元媒材的應用
-
認識協調色
-
破壞再重建 另一種創造手法
-
小孩子也能了解超現實主義
-
帶來驚奇的拼貼藝術
-
寫生 幼兒是寫意, 不是寫實
-
水與墨的融合
-
蠟筆混色的變化效果
-
用行動了解行動繪畫
-
從名畫中改寫轉化
-
色彩的情感力量
-
從材質變化領會「質感」
-
從結構進入「形」的解析
-
開發色感從混色練習開始
-
沒有作品的美術課 藝術欣賞
-
跨越時空探索異文化
-
故事插畫自己畫
-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