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大悟自在:步佛足跡(上)

出版日期
2016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3583844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以白話講解的方式,深入淺出地介紹佛法的義理。
◎搭配具體實用的修習方法,融入生活、時事、寓言故事,易讀易懂。

回歸佛陀最原始的教法,白話直解佛陀本懷
照見五蘊皆空 度一切苦厄

★作者繼《見緣起即見佛》後,又一佛法修行著作。

話說,有位農夫來到佛陀座前,向佛陀傾訴生活的種種煩惱並詢問解決之道。
佛陀回答:「很抱歉呀!我無法幫助你解決這些痛苦。」
「佛陀,您是偉大的導師,一生都在教導弟子離苦得樂,解脫煩惱不是嗎?」農夫不解地說。
「親愛的老農,事情是這樣的,所有的人類都有八十三種煩惱。這些煩惱來來去去,有時解決了,但很快又會生起其他的煩惱。活著,就都有這八十三種煩惱。」
農夫更加不解:「那您說一大套的道理又有什麼用呢?」
佛陀答道:「我的教法雖然無法解決這八十三種煩惱,不過也許能幫助人們解脫第八十四個煩惱。」
農夫急著問道:「那第八十四個煩惱是什麼?」
佛陀答曰:「第八十四個煩惱就是『我根本不想要有任何煩惱』。」

本書藉著「苦集滅道」四個修行真理的大架構,來闡述佛陀的核心教法,將佛法與現代生活型態相結合,從如實知苦、探索痛苦的原因,到止息憂悲苦惱,引導讀者「步佛足跡」,最後以八正道的修習方法來契入涅槃,抵達離苦得樂的解脫境界!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9863583844.pdf

佛學家。自幼聰穎勤奮,精研佛理、中醫,曾被已故的國語日報社盧總經理譽為「神醫」。同時還精研武術,赴日特訓。
在台開創星流派復國實戰空手道總館,武藝高超禪武合一,達至空手道九段。之後,放下俗世一切出家修行,近乎歸隱山林。
出家近四十年以來,博覽經藏,教化無數弟子。
近年不僅教導向學佛法者邁向解脫之道,更秉著地藏王菩薩的精神,於矯正機關各監所教化收容人,孜孜不倦。
2008年榮獲教育部社教公益個人獎、2009年榮獲中華民國第八屆金舵獎、2011年續獲教育部社教公益團體獎,足見法師用心於社會教化,成果卓著。
現為真如佛教研修學院院長、社團法人台灣佛學心理輔導學會理事長。
與釋慧空合著有《見緣起即見佛》(白象文化出版)


釋慧空

台大政治系公共行政組畢業、中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班課程修畢。專修根本佛法、心智哲學與認知科學哲學。
從踏出台大校園後,徵得父母家人同意即進入台灣雲居山真如禪寺了空無雲 上人座下修行。
興趣於意識流的研究,2008年參加國際意識科學研究學會,在高度篩選下,以Is the Mind equal to the Brain? 論文入選,之後結束學術研究,常住僧團專心修行。
與了空無雲和尚合著有《見緣起即見佛》(白象文化出版)。
近年來亦將生命奉獻於矯正機關的教化課程,2015年榮獲中華民國第十四屆金舵獎;有感於了空無雲上人所說:「寬恕別人、解脫自己」給別人一個良善的機會,也是給自己一個看見內在生命良善的機會。

  • [推薦序一]「四聖諦」實修導引
  • [推薦序二]步佛足跡
  • 前言 第八十四種煩惱──我不想要任何煩惱
  • 上冊
    • 卷一 苦聖諦──苦如實知
      • 【第一章】明明有樂?為何說苦?
      • 【第二章】現象的真理──無常、無我
      • 【第三章】痛苦來自五取蘊
    • 卷二 苦集聖諦──探索痛苦煩惱的原因
      • 【第四章】緣起的流轉──看見苦的緣由
      • 【第五章】覺知──當離除執著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