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戒律與佛教命脈:標宗顯德篇(2)

出版日期
2025/04/17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4473908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戒為無上菩提本
是佛教修行的根本
更是佛教命脈
沒有戒律就沒有修行

  《佛說希有校量功德經》云:「假使遍四天下,滿中辟支佛獨覺,譬如竹葦、甘蔗、稻麻。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滿十千年,復以四事供養恭敬,一切樂具給足如前,乃至滅度之後,收其舍利起七寶塔,一一寶塔,皆以華香、伎樂、燈燭、繒蓋、幢幡,種種供養。於意云何?彼善男子、善女人得福多不?」

  阿難白佛:「甚多。世尊!」

  佛言:「阿難!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以淳淨心,作如是言:『我今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所得功德,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分不及一,百千億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

  爾時,世尊復告阿難:「若有人能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乃至一彈指頃能受十善,受已修行,以是因緣得無量無邊功德。

  「阿難!若復有人能一日一夜,受八戒齋已,如說修行,所得功德勝前福德,千倍、萬倍、百千萬倍,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可見戒乃是修習一切善法的基礎,而佛教之根本精神亦在於戒律的尊嚴。因此,為佛弟子,不論在家、出家,均當受持清淨戒法。

  從本篇標題可以看出,其內容主要由標宗和顯德兩大部分組成。

  標宗,即標出本鈔宗旨。《行事鈔》全稱《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立足律藏,以戒為宗,其中又分戒法、戒體、戒行、戒相四科。戒法是律藏的所有內容,如《四分律》《五分律》等。戒體是通過如法受戒,將戒法納入心田而形成防非止惡的自製力。戒行是依戒體建立的持戒行為。戒相是由如法持戒所表現的外在威儀。

  顯德,即顯示受持戒律的功德。本篇主要從兩方面加以說明:一是順應戒律有哪些功德,一是違背戒律有哪些過患。按律宗的判教,將釋尊一代時教判為化教、制教兩種。化教為三藏中經藏、論藏的內容,開示佛法義理及止觀修習,達到化世導俗的功效。制教為三藏中律藏的內容,通過戒律規範三業行為,從而調整心行,趣向解脫。《行事鈔》中,道宣律師廣泛引用經、律、論三藏典籍,會通化制二教,對以上問題作了詳細闡述。學習《標宗顯德篇》,將使我們深入認識戒律在修行中的作用,以及戒律對住持正法的意義。
  • 第一章 律宗綱要
    • 第一節 敘宗勸學
    • 第二節 正明宗體
      • 一、戒法
      • 二、戒體
      • 三、戒行
      • 四、戒相
  • 第二章 引文顯德
    • 第一節 順戒法住
      • 一、化教
      • 二、制教
    • 第二節 違戒法滅
      • 一、破戒滅法
      • 二、廢學呵責
      • 三、現未衰惡
      • 四、不學滅法
  • 附錄一
  • 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標宗顯德篇
  • 第一章 律宗綱要
    • 第一節 敘宗勸學
    • 第二節 正明宗體
      • 一、戒法
      • 二、戒體
      • 三、戒行
      • 四、戒相
  • 第二章 引文顯德
    • 第一節 順戒法住
      • 一、化教
      • 二、制教
    • 第二節 違戒法滅
      • 一、破戒滅法
      • 二、廢學呵責
      • 三、現未衰惡
      • 四、不學滅法
  • 附錄二
  • 《四分律》精選.三則
  • 《四分律》精選一.讚戒偈頌
  • 《四分律》精選二.請佛結戒
  • 《四分律》精選三.佛讚戒德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