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百卉清供:瓶花與盆景畫特展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8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5628048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全文需連結至索引數位平台或閱讀器上使用,版權來源為國立故宮博物院。】


今年適逢臺灣舉辦世界花卉博覽會,本院特以「百卉清供-瓶花與盆景畫特展」為主題,將賞心悅目的花藝插作與盆景藝術結合,透過繪畫之美,與此次花事盛會相互呼應。長久以來,植物一直是藝術家創作靈感的來源,其枝幹、花葉的繁複構造與多樣的色彩面貌,展現出大自然奧妙與季節的變化。花木可在土地自然生長,亦可經由人工培育,再移入室內賞玩。而將植物轉化為審美對象與藝術題材,其形式除折枝寫生外,常見還有「瓶花」與「盆景」。「瓶花」顧名思義,即用容器插貯四季花卉,花枝剪裁講求比例姿態;「盆景」乃將木本、草本植物經過修剪、攀紮移種於盆盎,兩者皆著重表現人為的造化之美。瓶花始於六朝至唐代禮佛供花而來;歷經宋、元的發展,花卉品種增多,培植技術成熟,加上陶瓷工藝蓬勃發展,折枝插瓶逐漸形成風尚。明、清園藝繁榮興盛,文人雅士蒔花藝卉,對花木、湖石審美的講究,眾多品賞專著相繼問世,更促成了盆景的精緻化。

栽培有畫意的盆景,或插出有韻致的瓶花,皆是陶冶性情之雅事。所謂「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畫家筆下的瓶花、盆景作品,反映其觀察力與美感創意,以及傳統民俗豐富的象徵意涵。此次精選院藏佳作共四十二組件,希望觀眾品賞百卉丹青之間,能由衷體會萬物之美,進而深思如何與自然環境和諧共生。
  • 展覽概述
  • 第一單元:瓶中之花
    • 1. 宋 無款 人物
    • 2. 宋 李嵩 花籃
    • 3. 清 馬荃 蘭菊海棠
    • 4. 傳 五代 周文矩 水榭看鳧
    • 5. 清 姚文瀚 芳亭採花
    • 6. 元人 畫第四嘎禮嘎尊者
    • 7. 明 丁雲圖 羅漢
    • 8. 明 丁雲鵬 大士像
    • 9. 明 陳洪綬 仙人獻壽圖
    • 10. 清 丁裕 浮槎
    • 11. 清 沈源 畫獻芝圖
    • 12. 明 陳淳 瓶荷寫生
    • 13. 明 陳洪綬 玩菊圖
    • 14. 清 戴臨 秋園寓興、巖谷心賞
    • 15. 傳 宋人華春富貴圖
    • 16. 傳 明 邊文進 歲朝圖
    • 17. 傳 元人 天中佳景
    • 18. 傳 元人 豐登報喜圖
    • 19. 清 汪承霈 繪御製詩意百福繁生圖
    • 20. 清 綿億 繪宜春呈瑞
    • 21. 清 陳兆鳳 博古花草
  • 專論
    • 瓶花繪畫賞析
  • 第二單元:盆中之景
    • 22. 宋 無款 松陰庭院
    • 23. 傳 宋 錢選 荷亭消夏
    • 24. 明 唐寅 倣唐人仕女
    • 25. 明 仇英 林亭佳趣
    • 26. 傳 宋人 十八學士圖(琴)
    • 27. 傳 宋 繡盆菊詩意簾
    • 28. 清 畫院 畫十二月月令圖 九月
    • 29. 清 費而奇 盆梅
    • 30. 清 王圖炳 聖製冬月盆菊詩/清 王圖炳 盆菊
    • 31. 清 王圖炳 聖製盆梅詩二律/清 王圖炳 盆梅
    • 32. 清 鄒一桂 畫古榦梅
    • 33. 清 汪承霈 畫萬年花甲
    • 34. 清 沈煥 萬年青花盆
    • 35. 清 黃鉞 霜花秋藝
    • 36. 清 陳書 歲朝麗景
    • 37. 清 金廷標 畫曹大家授書圖
    • 38. 清 鄒一桂 畫盎春生意
    • 39. 清 蔣廷錫 月來香圖
    • 40. 清 余省 仿御筆盆橘圖
    • 41. 清 郎世寧 畫海西知時草
    • 42. 清 沈全 墨牡丹
  • 專論
    • 盆景繪畫賞析
  • 參考書目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中英對照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