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全文需連結至索引數位平台或閱讀器上使用,版權來源為國立故宮博物院。】
花鳥妍麗的色彩,充滿律動的生命力,總能令人興起圖寫塑形的意念,早在商周時期,花鳥就已是器物裝飾的重要元素,到唐代繪畫技法趨於純熟,「花鳥」成為獨立的畫科。五代的技法表現更為豐富多樣,進入成熟期。宋代花鳥畫蓬勃發展,應物象形的寫生觀念蔚為風尚。元代文人畫觀念興起,花鳥畫亦受影響,平添水墨澹逸的氣息。明清時期,承續前代各種風貌,寫意花鳥畫興盛。歷代花鳥畫家不斷與自然對話,通過精湛的技法,寓興寫意,造就畫作豐富多彩的風貌。除繪畫之外,花鳥亦是緙絲與刺繡喜愛的題材,運用靈活的針法,熟練的織造技巧,摹緙再現。宋代以來出現純供欣賞的緙、繡藝術品,運絲如運筆,工藝表現卓越。本圖錄精選院藏花鳥題材的繪畫與緙繡作品五十組件,以「觀物之生」、「裝飾之美」、「構圖之趣」、「寓興之意」與「技藝之妙」等五單元,帶領觀眾悠遊於自宋迄清跨越千年的花鳥藝術創作世界,介紹藝術家們「師法自然」的創作觀念與寓意深遠的象徵意含,並集結繪畫、緙繡、漆箋與古籍版畫等,以對比手法說明花鳥作品間的傳承關係。除展覽概述、單元說明及選件介紹外,策展人特別詳考緙絲與刺繡的發展脈絡,論述繪畫與緙繡的淵源與技法,撰成〈繪畫與緙繡工藝〉一文,增添了圖錄的學術分量,讓觀眾賞覽之際,能對花鳥藝術的多元面向,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花鳥妍麗的色彩,充滿律動的生命力,總能令人興起圖寫塑形的意念,早在商周時期,花鳥就已是器物裝飾的重要元素,到唐代繪畫技法趨於純熟,「花鳥」成為獨立的畫科。五代的技法表現更為豐富多樣,進入成熟期。宋代花鳥畫蓬勃發展,應物象形的寫生觀念蔚為風尚。元代文人畫觀念興起,花鳥畫亦受影響,平添水墨澹逸的氣息。明清時期,承續前代各種風貌,寫意花鳥畫興盛。歷代花鳥畫家不斷與自然對話,通過精湛的技法,寓興寫意,造就畫作豐富多彩的風貌。除繪畫之外,花鳥亦是緙絲與刺繡喜愛的題材,運用靈活的針法,熟練的織造技巧,摹緙再現。宋代以來出現純供欣賞的緙、繡藝術品,運絲如運筆,工藝表現卓越。本圖錄精選院藏花鳥題材的繪畫與緙繡作品五十組件,以「觀物之生」、「裝飾之美」、「構圖之趣」、「寓興之意」與「技藝之妙」等五單元,帶領觀眾悠遊於自宋迄清跨越千年的花鳥藝術創作世界,介紹藝術家們「師法自然」的創作觀念與寓意深遠的象徵意含,並集結繪畫、緙繡、漆箋與古籍版畫等,以對比手法說明花鳥作品間的傳承關係。除展覽概述、單元說明及選件介紹外,策展人特別詳考緙絲與刺繡的發展脈絡,論述繪畫與緙繡的淵源與技法,撰成〈繪畫與緙繡工藝〉一文,增添了圖錄的學術分量,讓觀眾賞覽之際,能對花鳥藝術的多元面向,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 Ⅰ 序
- Ⅱ 展覽概述
-
Ⅲ 單元說明
-
觀物之生
-
1. 宋人竹石鳩子圖 軸
-
2. 宋沈子蕃緙絲花鳥 軸
-
3. 宋繡梅竹山禽圖 軸
-
-
裝飾之美
-
4. (傳)五代南唐徐熙玉堂富貴圖 軸
-
5. 宋緙絲富貴長春 軸
-
6. 宋繡菊花簾(一) 軸
-
-
構圖之趣
-
7. 明呂紀秋渚水禽 軸
-
8. 宋緙絲芙蓉雙雁 軸
-
9. 明李士達瑞蓮圖 軸
-
10. 宋緙絲荷花 軸
-
11. 宋緙絲翠羽秋荷 冊
-
12. 明曹有光翠鳥鯈魚圖 冊
-
13. 清陳書綠水芙蓉 冊
-
14. (傳)宋李迪秋塘水鳥 冊
-
15. 宋朱克柔緙絲鶺鴒紅蓼 冊
-
16. 無款花鳥 冊
-
17. 明織山茶翠鳥 冊
-
18. 清惲壽平萱草 冊
-
19. 宋緙絲萱蓉芝秀圖 軸
-
20. (傳)明仇英牽牛花 冊
-
21. 民國謝書賢繡寫意花卉 軸
-
22. 清惲壽平水仙 冊
-
23. 宋緙絲花鳥 軸
-
-
寓興之意
-
24. 明呂紀杏花孔雀 軸
-
25. 宋緙絲孔雀 軸
-
26. 明呂紀秋鷺芙蓉圖 軸
-
27. 宋緙絲蓉塘戲鷺 軸
-
28.(傳)宋人歲朝圖 軸
-
29. 明呂紀寒雪山雞圖 軸
-
30. 宋緙絲歲朝花鳥 軸
-
31. 明邊文進春花三喜 軸
-
32. 元織雙喜圖 軸
-
33. 元繡先春四喜 軸
-
34. 清賀清泰畫白鷹 軸
-
35. 宋繡白鷹 軸
-
36. 宋繡白鷹 軸
-
37. 明林良畫鷹 軸
-
38. 明林良秋鷹 軸
-
39. 宋崔愨杞實鵪鶉 冊
-
40.(傳)明陸治薔薇燕子
-
41. 宋朱克柔緙絲花鳥 冊
-
42. 清繡繪叢蘭山雀 冊
-
-
技藝之妙
-
43. 清夏宗輅畫壽字花卉 冊
-
44. 漆箋畫冊 冊
-
45. 宋緙絲花間行龍 冊
-
46. 宋緙絲仙山樓閣 冊
-
47. 清緙絲飛燕迎春 冊
-
48. 清繡線閬苑長春 冊
-
49. 十竹齋書畫譜-翎毛譜 冊
-
50. 文美齋詩箋譜 冊
-
-
- Ⅳ 專文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中英對照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