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全文需連結至索引數位平台或閱讀器上使用,版權來源為國立故宮博物院。】
作者研究員游國慶埋首於「銅器」、「銘文」、「璽印」、「篆刻」、「漢字」、「書法」等學術研究30餘年,於本院器物處與教育展資處等服務20餘載,戮力研究外也策劃「文存周金-故宮西周金文特展」、「故宮博物院院藏璽印篆刻展」、「鐘鼎彝銘-漢字源流展」、「武丁婦好」、「赫赫宗周」等,研究範圍廣且創作能量豐碩。
月刊叢書係從故宮文物月刊歷來之發表作,擷取精彩質優的文章,經過重新審視整理,本書為讀者整合歸納為銅器與銘文、璽印與篆刻及漢字與書法等三項主題,研究年代從商周以降跨越至民國長達數千年,銅器從祭祀、酒器、食器,到成為家訓、約定的重器佐證,其衍生之獨特自成體系的記載例證,刊刻的文字變化多樣栩栩如生,反應當下的社會民俗;璽印是中國與西方共有的古老文明,至今仍是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璽印是一門藝術,於方寸間展現文字與工藝極致;淵源流長的正體字,出自於人與自然的互動,帶給人們知識與靈動的感受。
本院所典藏的華夏文物精彩且傲人豐富,透過研究與剖析,除展示活動外,藉由出版品的延伸,不遺餘力的帶給廣大的觀眾與讀者,從不同朝代所累積的智慧,細數進步的歷程,處處呈現收獲與驚喜。
作者研究員游國慶埋首於「銅器」、「銘文」、「璽印」、「篆刻」、「漢字」、「書法」等學術研究30餘年,於本院器物處與教育展資處等服務20餘載,戮力研究外也策劃「文存周金-故宮西周金文特展」、「故宮博物院院藏璽印篆刻展」、「鐘鼎彝銘-漢字源流展」、「武丁婦好」、「赫赫宗周」等,研究範圍廣且創作能量豐碩。
月刊叢書係從故宮文物月刊歷來之發表作,擷取精彩質優的文章,經過重新審視整理,本書為讀者整合歸納為銅器與銘文、璽印與篆刻及漢字與書法等三項主題,研究年代從商周以降跨越至民國長達數千年,銅器從祭祀、酒器、食器,到成為家訓、約定的重器佐證,其衍生之獨特自成體系的記載例證,刊刻的文字變化多樣栩栩如生,反應當下的社會民俗;璽印是中國與西方共有的古老文明,至今仍是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璽印是一門藝術,於方寸間展現文字與工藝極致;淵源流長的正體字,出自於人與自然的互動,帶給人們知識與靈動的感受。
本院所典藏的華夏文物精彩且傲人豐富,透過研究與剖析,除展示活動外,藉由出版品的延伸,不遺餘力的帶給廣大的觀眾與讀者,從不同朝代所累積的智慧,細數進步的歷程,處處呈現收獲與驚喜。
- 序一
- 序二
- 作者的話
-
一、銅器與銘文
-
「古典文明」策展雜志—待看推陳已出新
-
「銅」顏不老—二○○八年故宮文物赴奧地利展覽簡介
-
故宮西周銅器銘文巡禮
-
彝銘淵雅說鐘鼎
-
毛公鼎的字數問題—兼述銘文內容並語譯
-
乃孫作祖己鼎
-
甗銘妙古老‧籀篆出摩登—細說卯甗
-
-
二、璽印與篆刻
-
印象深刻—故宮院藏璽印展
-
雍正皇家對篆字的「卓識」─從「為君難」印說起
-
雲章仙藻搜奇篆—說乾隆屬治石印「鴛錦雲章」與「璿璣仙藻」
-
姓名人識鬢成絲—從故宮譚氏捐贈展側記齊白石的畫印與交誼
-
-
三、漢字與書法
-
從「書法與空間的對話」談書法藝術的本質
-
另類共鳴—從美伊戰爭反思「書法」的文化認同與民族自信心
-
馬王堆簡牘帛書之書法藝術
-
「赤壁之戰」前後百年的書法轉變
-
國寶 漢字—百年國寶展與漢字藝術節的漢字書法呈現
-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