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內容結合電視和新媒體新聞之產製,作者許志明及沈建宏,現職皆為新聞實務界總監,具有多年的電視和新媒體新聞操作經驗。前半部「電視新聞製作實務」,詳實介紹電視新聞頻道組織、電視新聞產製流程、新聞稿寫作方法、影像剪輯後製原則,並觸及新聞法律、新聞節目史、傳播管理和新聞職場學等領域。後半部「新媒體新聞操作實務」,作者首次公開經營社群媒體新聞五年來的寶貴實戰經驗,同時也探討國內、外新媒體未來發展趨勢。兼顧電視新聞與社群媒體新聞產製實務,並且提供具體案例示範,成為本書最大特色!
- 自序(許志明)
- 自序(沈建宏)
- 開場白
-
PART 1 電視新聞製作實務
-
第一篇 電視新聞基礎篇
-
第1章 電視新聞產業介紹
-
第2章 電視新聞部門組織介紹
-
第3章 電視新聞製作人
-
第4章 電視新聞訊息來源及種類
-
第5章 感官主義和社會責任
-
-
第二篇 電視新聞實務篇
-
第6章 電視新聞文稿
-
第7章 電視新聞採訪
-
第8章 電視新聞攝影
-
第9章 電視新聞專題製作
-
-
第三篇 電視新聞實戰篇
-
狀況一 採訪前的準備功夫
-
狀況二 「來者不善」的電視記者
-
狀況三 如何避免寫出「業配稿」?
-
狀況四 採訪完全陌生的領域怎麼辦?
-
狀況五 獨家新聞重要嗎?
-
狀況六 新聞得獎重要嗎?
-
狀況七 如何應付採訪現場突發狀況?
-
狀況八 隱匿身分採訪必要嗎?
-
狀況九 採訪時身陷險境怎麼辦?
-
狀況十 如何避免報導惹上官司?
-
狀況十一 電視臺工會能協助你什麼?
-
狀況十二 如何預防採訪對象的騷擾?
-
狀況十三 新聞與人情如何取捨?
-
狀況十四 電視臺招考和應徵履歷如何寫?
-
狀況十五 受訪者送錢或送禮物時怎麼辦?
-
狀況十六 電視臺記者要靠跳槽才能加薪?
-
狀況十七 長官的指示要全部照做嗎?
-
狀況十八 「新聞孤鳥」可以存活嗎?
-
-
第四篇 電視新聞記者的故事
-
一 前言
-
二 文字記者的冒險人生
-
三 被性騷擾的可怕經驗
-
四 攝影記者的鏡頭人生
-
五 終生難忘的調查報導採訪
-
六 二次瀕死的攝影記者
-
七 我控告了我的電視臺
-
-
-
PART 2 新媒體新聞製作實務
-
第1章 「新媒體」與「舊媒體」的快速演進史
-
一 眼球移動的全球地圖
-
二 誰是下一個數位霸主
-
三 社群媒體網路民主與自我實現
-
四 臉書的演算法設計
-
-
第2章 新聞網站和社群霸主的共生關係
-
一 社群、網站、App 的相互關係定位
-
二 網路媒體可能不依靠社群導流?
-
三 敷衍式 vs. 優質式社群經營法
-
四 內容農場與假新聞
-
五 如何打造高互動力的內容?
-
六 社群與廣告投放
-
-
第3章 點字成金的眼球大戰
-
一 以手機觀看定義使用者感受
-
二 給觀眾點擊「顯示更多」的理由
-
三 字數和換行的技巧
-
四 找到文字的喘息空間
-
五 貼文字數愈短愈好
-
六 端出好看的「蝴蝶結」
-
七 「#」和「@」的妙用
-
八 關鍵字/熱門字入標
-
九 把使用者當朋友
-
十 設定觀眾的情境感受
-
十一 以問句或 call to action 作結尾
-
-
第4章 FB 演算法及影片病毒式散布
-
一 影片的成功關鍵
-
二 記者從報導的故事中抽離
-
三 暖新聞的力量
-
四 掌握黃金 3 秒鐘!
-
五 設定觀眾一開始是靜音觀看
-
六 掌握影片的黃金長度
-
七 寧缺勿濫、寧短勿長
-
八 主題的挑選原則
-
九 字幕大比小好
-
十 標題和特效的使用技巧
-
十一 不要太在意拍攝工具
-
-
第5章 灑豆成兵的互動戰略
-
一 冷靜、高度、幽默感
-
二 PO 文後的回覆原則
-
三 遇網友誇獎的回敬
-
四 酸民的處理原則
-
五 遇重大攻擊的處理模式
-
六 關閉留言板和粉絲團?
-
七 本章結論
-
-
第6章 新媒體直播與節目
-
一 新媒體節目與電視節目之不同
-
二 新媒體新聞與節目產製流程
-
三 直播新聞性節目的產製技巧
-
四 新媒體新聞節目產製成本
-
-
第7章 新媒體工作者素描
-
一 網路編輯
-
二 記者:影文全能的特種部隊
-
三 新聞主管:技能融合的新聞人
-
四 網路媒體是一個沒有下班的工作?
-
-
第8章 新媒體國際發展趨勢
-
一 CNN(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
-
二 中國大陸新媒體市場
-
-
- 尾聲
- 附錄一
- 附錄二
- 參考書目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